魯冠球:從農民自行車地攤到全球萬向系帝國的傳奇之路金融

萬向的產權架構是企業所有,魯冠球進而提出了,聲稱魯冠球的萬向節出現了裂紋。
魯冠球的訃告在網絡傳遞,大多數年輕人并不熟悉他的名字,他是一個低調的實干家,他很少接受采訪,也很少出現在電視媒體,只是在每年胡潤排行榜上,偶爾看到他的名字,驚呼他的低調,龐大的規模,強大的實力。他曾豪言,戰士的終點,就是墳墓。沒有退休計劃,突然間不在了,就是退休了。如今,他真的離開了,小編來跟你一起來梳理一下他傳奇的一生。
時代傳奇
他從文化大革命的時代就開始創業,他在改革開放之前就開始引進企業管理制度,他把鄉鎮企業干成全國最大的汽車配件公司,他走出國門,兼并美國電動車企業,他是一個田野里走出來的農民企業家,他的企業集團被稱為“萬向系”。
許多名聲響徹天下的“民營資本企業”,如“德隆系”、、“格林柯爾系”、“涌金系”、“方正系”等都已敗落,德隆唐萬新入獄,涌金魏東自殺,涌金的關系人王益入獄,方正證券的李友也因權力爭斗、內幕交易而入獄,“復星系”的郭廣昌、“泛海系”的盧志強也在發展。而創業最早的魯冠球的“萬向系”,已經海外業務的營收超過國內業務,成為真正的跨國企業集團。
篳路藍縷的創業伊始
他自小流浪鄉里,文化水平只有小學畢業,先學打鐵,后修自行車,25歲那年,他東借西湊4000元,帶著6個人辦起了“寧圍公社農機廠”。他終其一生,他都保持著學習的習慣。
魯冠球辦廠,一窮二白起家。工廠沒有地方買原材料,他蹬著一輛破自行車到杭州城里,走街串巷地收廢舊鋼材。他為周邊公社的農具提供配套生產,如飼料機上的榔頭、打板,柴油機上的油嘴,拖拉機上的尾輪叉,。
剛剛改革開放,那時候,被鄧小平點名支持而名噪一時的傻子瓜子年廣久,還只能雇傭幾個工人。而在1978年,魯冠球的工廠已有400號人,年產值300余萬元,有“寧圍農機廠”“寧圍軸承廠”“寧圍鏈條廠”“寧圍失蠟鑄鋼廠”四個工廠牌子。老半個世紀以來,萬向集團的總部,從來都沒有離開過他出生的地方--浙江寧圍。
企業管理和股權變革
在1969年建廠之際,他就實行了基本工資制,定好基本工資、按月出勤結算。,他提出了計件工資制,按勞分配。那還是在文化大革命時期,是個一不小心扣上資本主義帽子,就丟命的年代。
1980年魯冠球做了一個決定,他把掛在廠門口的七八塊廠牌都一一撤了下來,最后只剩下一塊“蕭山萬向節廠”。取消多元化,專注一向業務,精耕細作,那就是汽車的易耗零配件“萬向節”上。這是中國國企2000年以后才確立的主業突出,減少副業的發展方向。
破釜沉舟抓質量
有一天,一家客戶來退貨,聲稱魯冠球的萬向節出現了裂紋,魯冠球當即組織幾十個員工去全國各地盤查清貨,收回三萬多套萬向節。他把這些價格幾十元的產品當作六分錢一斤的廢鐵全部賣掉,工廠因此損失43萬元。80年代這是個天文數字。
魯冠球的這次傳奇的行為,如同張瑞敏砸冰箱一樣傳奇,讓他領導的鄉鎮企業一開始具備了大工業的氣質。
1985年,萬向節就打入了美國市場,比鄧小平南巡講話還要早。美國的《商業周刊》以《中國新時代的英雄》為題報道了魯冠球,他被譽為“從田野走向世界”的企業家。
產權明晰,積極回饋社會
魯冠球被視為“共同富裕的典型”,在《鄉土奇葩》雜志中,記者大加稱贊到,魯冠球是一個無私的共產黨員,是共同致富的領路人?!斑@把火(指通過創辦企業擺脫貧困)要燒到圍墻外面去,讓全鄉人民逐步富裕起來?!?/p>
如魯冠球把自己應得的25萬元承包收入全部“捐”給了企業。他說:“如果我的收入與工人的收入懸殊太大,就會出現緊張關系,而我希望工人努力工作,如果他們看到我比他們拿的多得多,他們就會失去自己是工廠主人翁的感情,而這對于事業是不利的?!?/p>
他提出了“企業利益共同體”的新概念,魯冠球進而提出了“花錢買不管”。他將萬向節廠的凈資產評估為1500萬元,然后與鎮政府談判,提出將其中的750萬元歸鄉政府,其余歸“廠集體”所有。
產權明確,這比柳傳志在聯想的產權界定早了整整五年,更高明的是,魯冠球的產權設計外部邊界清晰,內部邊界模糊,魯冠球沒有為自己爭取個人股份,他大度又聰明地繞開了中國社會輿論最敏感的地方。
魯冠球后來總結說:萬向的產權架構是企業所有,是企業的員工“全員”所有,產權越向上越模糊,水至清則無魚,每個人都有隱私,企業也有自己的“隱私”。
萬向系沖向世界
1992年,那一年小平南巡講話,魯冠球讓自己21歲的兒子魯偉鼎出任萬向集團的副總裁,而他自己則忙著飛北京跑公司上市事宜。一年后,“萬向錢潮”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1994年,萬向美國在芝加哥城市成立。“萬向系”以“股權換市場、參股換市場、設備換市場、讓利換市場”等多種形式收購多家海外公司,構建了覆蓋全球50多個國家的國際營銷網絡。美國伊利諾伊州政府甚至將每年的8月12日定為“萬向日”。
2010年,萬向集團與美國Ener1公司合資,在杭州建立全自動化電池生產基地;2014年,收購美國超豪華電動車菲斯科公司。萬向美國與競爭者進行了19輪競買而取勝,而他的對手,是亞洲首富李嘉誠之子——李澤楷。
魯冠球談起自己的“造車夢”,“我這一代成功不了,我兒子也要繼續;兒子成功不了,我孫子繼續”,魯冠球這種愚公移山的精神、終生學習奮斗的精神值得敬重。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