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觀點 | 白云峰:好未來將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給更多的孩子互聯網+

?3月26日至29日,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在中國海南博鰲舉行。
3月26日至29日,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在中國海南博鰲舉行。本屆年會主題為“共同命運 共同行動 共同發展”。28日,好未來教育集團總裁白云峰受邀參加本屆博鰲年會“‘共享經濟’的未來”主題論壇,與共享經濟各領域的頭部企業代表——小豬短租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陳馳,Booking.com繽客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馬佳,新加坡Grab集團總裁馬明,法國橋智庫主席周瑞等,共話“共享經濟”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
白云峰表示,技術正在驅動教育模式的變革,好未來一直致力于“用科技推動教育進步”, 當下及未來更長時間,好未來通過種種手段,將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給更多的孩子,讓他們享受到更高質量、更公平的教育。
消費升級催生教育需求共享經濟迎來廣闊空間
中國的基礎教育在過去四十年取得了巨大進步。中國家庭的消費升級,催生了中國基礎教育數億中小學生對優質教育資源的強烈渴望。
對此,白云峰指出,目前的基礎教育仍然存在兩大核心問題,一是教育資源不均衡,二是優質教育資源供給遠遠小于需求。而共享經濟,將有機會解決教育資源不均衡、供給不平衡的現狀。“在過去16年,好未來大力投入教研、師資和技術研發,但遠遠無法滿足中國家庭對基礎教育的強烈需求。共享經濟的出現擴展了基礎教育的增量空間,它的起步也源于基礎教育領域的進步與沉淀。”
“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下,更多教育形態得以產生,尤其是知識獲取,因在線教育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白云峰表示,目前共享經濟和教育正實現有機結合。“過去3-5年,中國在線教育的年復合增長率遠高于線下增速,在線教育的發展潛力也遠高于傳統教育模式。”“共享經濟+教育”正在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
科技助力教育創新“育人”本質不會改變
互聯網催生的共享經濟,改變了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局面,而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正在創造更多教育新業態。“未來的共享經濟,將在技術的驅動下改變連接方式和生產關系。”白云峰如是說。
自成立以來,好未來一直大力投入科技和人才建設,助力教育個性化發展。他介紹,在過去三年,好未來的科技和研發投入超過10億元,擁有數千名產品、技術、教學研究的工程師和教研員,持續發力教育新技術、新模式。
白云峰認為,共享經濟在本質上并沒有改變教育本身。“AI分開了教和育。教是‘AI+’模式,科技拓寬了優質教育資源的邊界。而在育這個維度,人依然占據主導作用,無論科技手段如何變化,教的方式發生什么變化,育人的本質都不會發生改變。”
“今天,孩子們學習知識的方式應該有所改變。教育應該有保持不變的元素,也應該有改變和創新的元素。”白云峰表示,好未來將持續堅持“用科技推動教育進步”的使命,通過研究學習的科學,讓更多孩子更科學地學習。
國家監管推動行業有序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成共同期待
為了規范行業發展,近年來國家出臺了系列法律法規,規范教育行業發展。這些重拳,規范了市場準入,壓實了企業責任,構建起了綜合治理機制,為教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對此,白云峰表示,無論是傳統經濟體在B2C模式中對質量和過程的嚴格監控,還是新興經濟體對共享經濟的探索,監管部門相關政策對教育行業的約束和規范,都是為了實現更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
去年,好未來宣布“重新定義”,以智慧教育和開放平臺引領戰略轉型,持續向全行業、全社會開放、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對此,白云峰表示,“在共享經濟時代,我們希望激活每個獨立的教育細胞單元,讓更多人以更高效、更低價的方式,獲得原來接觸不到的教育資源,實現整個教育行業的共同命運、共同行動和共同發展。”
“通過共享經濟探索,好未來希望服務公辦教育、助力民辦教育,以優質技術、產品為行業賦能,服務更多有需要的中國家庭和學生。”白云峰表示,好未來也將持續遵守國家政策、承擔凈化產業環境的重任,持續發掘共享經濟新動能,助力中國教育實現“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宏偉目標。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