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四大舉措”開放中國之門,每個汽車人都應該知道觀點
無論是展示中國的信心與誠心,還是讓外資企業安心與放心,都是在講一句話: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國家領導人4月10日上午在海南博鰲參加博鰲亞洲論壇時釋出重大利好,提出“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主動擴大出口”四項重大舉措。可以說,這一滿是信心與誠心的講話,不但為全球經濟復蘇打開了“中國之門”,更為中國汽車行業的持續發展鋪就金光大道。
今天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40年來,按照可比價格計算,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約9.5%。中國人民生活從短缺走向充裕、從貧困走向小康……
今天的中國汽車行業已經成為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行業。中國汽車制造,已經從上世紀的普通機床搞革新、零件制造靠手工的作坊式工廠,發展為擁有自主研發、執行靈活生產、帶動上下游經濟的產業鏈;中國汽車市場,已經從2000年的年銷208萬輛,發展到2017年年銷2887.9萬輛;中國家用車消費,已經從不知私家車為何物,到擁有私人汽車18695萬輛……
在博鰲亞洲論壇,國家領導人以839個字闡述“四大舉措”,不僅展示中國的信心與誠心,也讓外資企業安心與放心。
“放寬外資股比限制”,展示中國制造的信心。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汽車幾無制造能力,更無制造體系可言,所以才有了外資準入、股比限制等門檻與扶手。四十年后的今天,中國制造正逐漸成為全球標準,華為、海爾已經成為國際市場的沖浪者;中國汽車更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不但形成自主研發體系、工藝制造體系,更擁有了全球采購體系與人才培養體系……今天談開放股比限制,有利于汽車產業形成更高層級的對外開放,獲得長遠發展的新動力。
“相當幅度降低汽車進口關稅”,表達中國政府多邊貿易的誠心。有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進口汽車總額為3422億元,出口汽車總額的3.8倍;中國對美出口整車20999輛,且單車價格普遍集中于10萬元以下。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中國政府承諾降低汽車進口關稅,既有避免中美貿易戰的“示好”,也有小批量進口車難以撼動市場的自豪。
“創造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讓投入資金、擴大規模的企業可以安心。在汽車行業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的過程中,看似省略了內燃機、變速箱等傳統汽車動力總成,但車輛對于動力電池、控制單元、高精度傳感器的需求更廣泛、要求更嚴苛。現在,正是帶動中國制造向高端制造領域、向科技創新中心轉型的絕佳時機。毫無疑問,依法辦事、鼓勵競爭、反對壟斷,可以讓投資環境得到凈化,讓更多的資本愿意進入中國制造領域,與中國制造業一同迎接新一輪工業革命的到來。
承諾”保護在華外資企業合法知識產權“,讓來到中國的新技術、新設計可以放心。在公平與效率成為社會行為準則的時刻,“知識產權保護”的缺位,令外企談引入、交流而色變——時至今日,仍有車企樂于抄襲成熟設計,跳過調查、研發與驗證的周期,產品直接生產進入市場,獲得時間成本與市場掌聲。毫無疑義的是,變革創新是推進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根本動力,但抄襲與模仿不是。
無論是展示中國的信心與誠心,還是讓外資企業安心與放心,都是在講一句話: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想了解汽車嗎,想環游世界嗎?關注二維碼 ↓ 環球汽色——期待不期而遇的你)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