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95億美元全資收購餓了么,外賣市場“三國殺”變“雙龍會”通信
2月26日下午消息,傳阿里將收購餓了么,已簽排他,3個月內阿里按95億美元(每股0.6517)現金收購餓了么全部股份,隨后這一消息得到了確認。
2月26日下午消息,傳阿里將收購餓了么,已簽排他,3個月內阿里按95億美元(每股0.6517)現金收購餓了么全部股份,隨后這一消息得到了確認。
但是,對于具體收購細節,阿里和餓了么均未給出更多回應。
外賣市場的2年3變
經過2014-2015年外賣公司不斷燒錢補貼的貼身肉搏,在人口增長基本觸頂的環境下,外賣市場形成“三國”格局。比達數據顯示,2016 年第一季度,中國第三方餐飲市場交易規模為 231.1 億元,其中餓了么市場份額(按交易額計)為 30.4%,美團外賣為 28.3%,百度外賣為 18.3%。2017 年第一季度,交易規模為 843.2 億,其中餓了么占 36.5%,美團外賣 33.0%,百度外賣 17.3%。去年8月份,在百度外賣被餓了么收購以后,外賣市場的戰局由“三國殺”演變為“雙龍會”。
從外賣市場格局來看,自餓了么收購百度外賣后,就演變成了美團對決餓了么。但回看餓了么的融資背景,無論是2017年6月的10億美金的融資,還是2016年4月的12.5億美金的融資,背后都只有阿里(螞蟻金服)。所以這場外賣大戰實際上是阿里和美團之間的戰爭。
有分析指出,阿里之所以謀求全資控股餓了么,目的是希望盡快將旗下的口碑外賣與餓了么進行融合,以發揮出更大的市場競爭力。
從O2O到新零售,阿里巴巴與騰訊的較量
O2O的細分領域很多,大體包括地圖、出行、團購、旅行、外賣、商場。這些領域,阿里跟騰訊都有布局,但相比之下在團購和外賣上阿里并不占優勢,因為騰訊掌握了美團點評。
2011年,阿里以3億元成為美團B輪的投資方,2014年5月又跟投了C輪投資。雖然具體占股比例未知,但美團妥妥的成為阿里系代表,這也為美團打贏團購戰爭奠定基礎。
到了2015年,美團與大眾點評合并,阿里與美團關系開始破裂的開始。
當時阿里集團持有合并新公司美團點評大約7%的股份。相比之下,騰訊則持有大眾點評20% 股權,合并后騰訊持有美團點評超過10%的股權。不僅如此,騰訊還將加投10億美元進美團點評公司。通過這一系列操作,騰訊在O20領域有了更大的話語權,阿里失去了對美團點評的掌握。
隨后阿里低價甩賣了估值達10億美元的美團點評股份,與美團的關系也從“父子情深”變成了“恩斷義絕”。而后阿里決定復活旗下的口碑網,并找上了餓了么。
餓了么與阿里及螞蟻金服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獲得12.5億美元投資,阿里一躍成第一大股東。2017年4月,阿里和螞蟻金服再次增持餓了么,總投資金額為4億美元,占股比例超過30%,進一步鞏固第一大股東地位。
餓了么定位很明確,就是重新讓阿里在O2O外賣領域重掌話語權,并結合口碑網,以及支付寶實現閉環,即從線上決策、排隊等,到線下的團購、優惠買單、配送等一系列的動作。
然而,在騰訊扶植下美團點評除了外賣,還涉獵了如酒店、旅行、吃住行游購娛等領域,力圖打造一站式生活平臺。2017年5月美團點評公布最新業績顯示:公司日完成訂單量超1800萬,年度活躍買家2.4億。美團旅行酒店日入住間夜量超120萬;美團旅行景點門票單日入園人次超115萬。而且8月初,有消息稱美團點評計劃融資30億至50億美元,騰訊計劃參與這一輪融資。
由此看出,美團點評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勢必會威脅到阿里旗下的飛豬、窮游等市場,特別是酒店業務,阿里一直很弱。現在從外賣領域切入就是在動搖美團根基。
現在O2O領域上,目前僅有團購、旅行、外賣、商場這些領域還處在多強爭霸局面,背后阿里和騰訊的玩法也正在趨同,由建立自有業務,直接參與競爭,向著投資、收并購這樣的間接競爭發展。
2016 年,阿里不再提 GMV,從私有化銀泰、入股蘇寧、投資三江購物,到2017年與百聯集團達成戰略合作,馬云提出2017 年是新零售元年的概念。從O2O到新零售,阿里巴巴與騰訊的較量還將繼續。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