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洗牌后 未來存留下來的P2P或只有10%?金融
風聲鶴唳的互聯網金融尤其是P2P該何去何從?
風聲鶴唳的互聯網金融尤其是P2P該何去何從?7月29日,由前海國際資本管理學院、江西財經大學深圳研究院、深圳市互聯網金融商會等機構主辦的中國(深圳)第四屆“創互聯網金融無限未來”高峰論壇在深圳進行一場頭腦風暴。
“科技在越來越深刻影響人類社會的同時也在改變金融,P2P網貸、互聯網小貸、眾籌等網絡融資方式,以及移動支付、智能投顧、區塊鏈、網絡征信、監管科技等新科技,對傳統金融帶來了巨大挑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原所長張承惠發表關于《科技改變金融》的主題演講,全面解讀國家互聯網金融政策和行業發展趨勢。
張承惠認為,越來越多的傳統金融機構將科技金融作為戰略重構的重要內容和競爭的重要工具,科技公司則通過信息技術進入高壁壘的金融領域,真正從根本上提升了金融的服務效率”。南都記者在現場走訪看到,金融監管成為焦點熱詞。張承惠對此分析,正是因為風險不斷暴露,監管部門開始加強對P2P的監管,開始持續關注技術風險。所以最先進行監管的就是網貸。銀監會出臺的網貸管理辦法,金融所對這個管理辦法進行了第三方評估,在這個管理辦法出臺之后,整的P2P行業面臨著一次大的洗牌,將來存留下來的P2P公司還有5%到10%就不錯了。
“大量新技術的產生,對習慣于傳統方式的監管部門來說是特別大的挑戰。”站在監管層面,張承惠提醒,中國金融監管已經開始關注和研究開發適合中國的RegTech(監管科技),未來在降低金融創新的合規成本及反欺詐、網絡安全等方面將發揮作用。面臨新政策與新挑戰,深圳市人大常委經濟工委委員、深圳市互聯網金融商會會長向雋認為,互聯網金融歷經一年的專項整治和行業自律休整,已經脫胎換骨,告別了野蠻生長的混亂時代,進入良性健康發展的軌道,像互金小貸、P2P網貸、黃金理財、消費金融等業態全面開花。值得玩味的是,就在本周,深圳最大網貸機構之一紅嶺創投宣布三年內清盤兌付并退市,在業界引起軒然大波和恐慌。南都記者注意到,近年來以大標項目為主打特色的紅嶺陷入了轉型困局。對于這個現象,論壇上深圳不少網貸大佬提出了真知灼見。某網貸平臺董事長齊洋認為,紅嶺創投這個舉措等于向監管層表態:“不合規的資產端不做”,這個做法其實是一種正能量。他認為,今后那些不擅長、不看好或沒有優勢的P2P平臺會選擇良性退出,行業會更加健康。某網貸平臺聯合創始人則表示,不需要過分解讀這一件事情,企業其實只是根據自己的優勢、資源去選擇自己合適的道路,并不代表P2P這條路就走不通。而不論哪條路,合規經營才有發展空間。
某網貸平臺CEO告訴記者,大浪淘沙、該收則收,紅嶺創投其實傳遞了正能量。他下半年預計政策執行和落地更嚴格,時間也更緊迫。作為中國第一家互聯網金融商會組織,記者還看到,本屆論壇上除主題演講、主題分享、行業沙龍外,主辦方為了促進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可持續發展,表彰對行業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先鋒模范企業和單位,現場舉行了深圳互聯網金融公益聯盟、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白名單”、中國互聯網金融服務商聯盟成立授牌儀式。
【來源:南方都市報 】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