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凈利暴跌93.53%,責任真的在“智己”?快訊
10月30日收盤,上汽集團發布三季報,前三季度凈利潤跌幅39.45%,第三季度凈利潤暴跌93.53%——發布完半年報,上任僅3個月的王曉秋、賈健旭,迎來了上汽最慘的季度報。
10月30日收盤,上汽集團發布三季報,前三季度凈利潤跌幅39.45%,第三季度凈利潤暴跌93.53%——發布完半年報,上任僅3個月的王曉秋、賈健旭,迎來了上汽最慘的季度報。
頗有深意的是,歷經多年,華為智駕憑借著強大的能力站穩第一梯隊之余,并拓展了合作范圍,即便是一度放棄合作的廣汽也重拾舊情,與華為在智駕上開展深度合作,頭部比亞迪亦持以更開放的態度,旗下方程豹品牌的新車,也將搭載華為乾崑智駕。反觀上汽,似乎還在堅定最初的信念,智己悄然舉辦完智駕發布會,欲與華為試比高。
最慘的季度報
今年第一季度,上汽集團凈利潤27.14億元,同比下滑2.48%,危機初顯;今年上半年,上汽凈利潤66.28億元,同比下滑6.45%,公布半年報時,原董事長陳虹已經退休離職,新任董事長王曉秋和新任總裁賈健旭,不得不面對這份慘淡的成績單。
這還沒完,危機未解,還在加大。第三季度,上汽凈利潤直接下滑93.53%;另外,第三季度總營收1457.96億元,同比下滑25.91%。
凈利潤沒有保住,營收沒有保住,說明銷量也在大幅度下滑。對此,上汽在季度報中也直接說明:“主要因燃油車市場下滑、價格戰空前激烈,公司銷售收入減少,毛利下降,現金流入減少。”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上汽總產量264.92萬輛,同比下滑22.02%,總銷量264.93萬輛,同比下滑21.56%。根據月份來看,7-9月份銷量下滑的幅度確實高于上半年的幾個月份。
責任在智己
客觀來說,大環境是合資的銷量都在下滑,故而上汽大眾、上汽通用難以保住銷量,并沒有讓人感到意外。況且為了應對危機,上汽大眾采取了各種措施,不至于讓份額丟失得嚴重,這里邊,有曾經擔任上汽大眾總經理的賈健旭的一份功勞。
然而當下,已經升任上汽總裁的賈健旭,不可能再只盯著一個上汽大眾,而且即便再多做何等的努力,合資品牌“原地踏步”已可能是最好的結果,所以目光,應當移向自主品牌新能源的身上。
數據顯示,1-9月份,智己汽車累計銷量37492輛,同比增長147.96%。看似增幅極大,但平均開來,智己汽車每月的銷量只有4000輛出頭,這等業績,明顯闖不進主流。
令人疑惑的是,事實上,智己汽車的產品性價比并不低,設計、技術也不差,價格具備很強的競爭力,但為何新車上市,聲量不高,且銷量也頗為低迷呢?對此,有人道出原因,以其他車企為例,同樣不缺乏競爭力強悍的車型,卻銷量不高,問題可能出現在渠道、營銷以及人員的身上。
優先搞好自主品牌
不愿交出靈魂的廣汽,與華為再度聯手,欲借華為之手實現逆風翻盤,不管怎么說,埃安獨立經營多年,具有一定的底子,現在就差一個“賦能”,或許便能展翅高飛;強如比亞迪,也與華為展開合作,在方程豹 豹8 ( 圖片 )身上搭載了華為乾崑智駕,攜手前行。
上汽這邊,智己汽車所推出的智駕,有種不亞于華為智駕的感覺,但始終沒能獲得大眾的認同;同樣情況的還有,榮威所用的DMH技術,按其官方的說法“數一數二”,到頭來榮威的車型沒有一款是爆款,和比亞迪的車型銷量有著天壤之別。
數據顯示,1-9月份,上汽乘用車累計銷量48.13萬輛,同比下滑26.01%,曾經一度引以為傲的榮威,也已是到了至暗時刻;此外,飛凡汽車太久沒有了聲音,現在的情況究竟如何,外界難以得知。
可以說,過去的上汽,雖然深度捆綁合資,但自主品牌也有一定的成績。這下,大環境逼得合資沒有了出路,而自主品牌可大行其道的背景下,上汽卻“失速”,致使銷量、營收、凈利潤紛紛大跌,原因為何?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