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鈴:從《中國汽車四十年》看4S店的“革命之路”觀點

的關口 中國汽車市場經過四十年的發展,市場驅動發展,當下的汽車銷售市場。
文|曾響鈴
來源|科技向令說(xiangling0815)
除了賈躍亭造車、特斯拉私有化等輿論熱點,作為最大的制造業領域,汽車這個行當從來就不缺話題。
最近,一本《中國汽車四十年》突然火爆起來,懷舊夾雜著新生,受到汽車行業及相關的從業者熱捧。而其中,關于汽車銷售模式的演化成為核心內容之一,在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的今天,不得不讓人想起4S店這個多年來一直未能有突破性進步的存在。
毫無疑問,在汽車銷售長河中,滯后于時代的4S店到了必須變革的關口,而借助外部力量進行數字化或許是突圍的機會,只是這條路也不會太順暢。
四十年,汽車銷售到了“迷惘”的關口
中國汽車市場經過四十年的發展,汽車消費也經歷了幾個階段,在互聯網的沖擊下,下一個模式就差臨門一腳。
1、汽車銷售到了“第三跳”
從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開始,全國陸續建立了500家汽車交易市場,大賣場進入了鼎盛時期。在當時只求貨源不求服務的年代,沒有什么比大賣場更能集中滿足蓬勃的汽車購買需求。
摘自《中國汽車四十年》插圖: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
然而,隨著絕對的賣方市場開始動搖,汽車售后服務理念的興起,承擔“新車銷售、部件銷售、車輛維修、搜集顧客反饋信息”一攬子需求的4S店模式應運而生,“打消顧客購買后的顧慮,讓顧客開心地用車”,賣場模式走向衰落。
現在,移動互聯網升級了普通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和理念,傳統4S店陳舊的經營模式疲態顯露,在抓住趨勢這件事上,許多4S店有想法但無處著手。不論如何,進入后4S店時代已經是一種必然。
2、4S店本身仍難以被替代
4S店因用戶需求而生,盡管用戶需求發生了巨大變化,但基礎的“4S”需求仍然不會改變,這樣一家標準化門店的存在,仍然可以成為用戶購車的定心丸。
此外,對汽車品牌而言,4S店仍然會是建立營銷渠道提供實體支撐,并積極觸達客戶形成售后信息反饋鏈條,改進產品與服務的最好方式。
在汽車市場徹底變成買方市場后,通過4S店的模式,汽車品牌廠家在比拼產品質量之外,有了體系化競技的權利,贏得市場競爭、贏得用戶選擇有更多可能。當下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可能都拿不出比"4S店"模式更為先進的營銷模式。4S店背后的營銷理念或許需要更新,但4S店本身不應被淘汰。
摘自《中國汽車四十年》插圖:最早在國內推出4S店營銷模式的本田
所以,4S店的“新模式”成了汽車銷售三級跳第三跳的可行方案,順理成章,圍繞如何推進4S店模式創新將是汽車銷售賽道里的創業熱點。
4S店逃不掉的“發展三段論”
把4S店放到時代大潮中,當做一個普通的對外經營企業的案例,也就能用企業發展的三段論來理解4S店當下面臨問題的根源,以及破局的方式。
1、經濟環境中的企業發展固有三段論
在任何市場環境中,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三個階段:通過市場驅動發展;通過管理驅動發展;通過創新驅動發展,這個階段可以與管理驅動發展同時存在。
而很明顯,當下的汽車銷售市場,正在逐漸走出市場驅動發展。城市瘋狂擁堵背后,人口紅利帶來的買車潮逐漸走向冷卻,“水漲船高”市場驅動發展放緩。
2、躺著掙錢的流毒顯露
過去,4S店憑借優質的服務,加之人口高峰、收入增長、城市化等利好的疊加,買車大軍形成了典型的“市場發展驅動”,多數4S店憑借一定檔次的裝潢,坐地賣車、售后,日子過得十分舒坦。
現在,人口高峰過去,城市化進程放緩,車商競爭加劇,市場驅動發展階段基本宣告完結。但是,在這個階段浸淫太久后,溫室花朵4S店沾染了“頑疾”,在創新突破力方面十分不足,其中最關鍵是完全喪失當下最重要的電商基因,缺乏一體化整合能力。
而這種內在的能力,恰恰是管理驅動發展和創新驅動發展所必備的,躺在市場驅動發展的功勞簿上太久,4S店都忘了怎么奮斗。
3、外部輸入或成“解藥”
汽車銷售市場已經相對成熟,對必然要進行“第三跳”的4S店來說,進入管理驅動發展和創新驅動發展是大勢所趨,如此才有機會形成4S店的創新模式。
不過,面臨重重競爭壓力同時又在過去慣性思維下運營的4S店,要從管理要效益,要創新業務提升效率或者尋找新的增長點困難重重,雖然不是不可能,但在機會瞬息萬變的當下,對每個單獨的4S店而言,沒有那么多時間,也沒有實力改造陳舊的思維和模式實現自我進化。
這時候,理所當然地,外部能力輸入就成了首選的方案。
已合作近五千家4S店的樂車邦想要破局?
盯住4S店的玩家有很多,既有騰訊這樣的大佬,也有樂車邦這樣積極布局的創業者。其中,從輕型電商平臺切入4S店領域的樂車邦,近段時間動作頻頻,繼2月份收購人和島之后,6月新入19個城市,還宣布年內要拓展到上百家城市,破局4S店轉型升級的意圖十分明顯。
目前,樂車邦已覆蓋全國4500+家4S店,累積注冊用戶1400萬+,實現4.8/5.0的好評率,復購率87%,按官方說法,要在2018年年底實現每4.5家4S店就有一家被樂車邦覆蓋。
而基于這些業績和數據,樂車邦不斷加碼在B2B零部件以及4S托管業務版塊的布局,逐步加強對4S店體系的滲透,并形成了一個S2b2C的有機生態體。
所謂的S2b2C,此前也闡述過,是對新零售、新商業未來的創新思考。S端定義:既能提供Sass化工具,也能整合上游供應鏈,提供增值服務,幫助B共同服務C,其核心能力是供應鏈整合能力,核心表現是對小B的各種賦能。S作為平臺,其精髓在于平臺雙邊關系的拉動是否能形成精密、規范、機制的系統。
樂車邦作為面向4S店端的S,是如何賦能4S店的呢?
1、流量賦能
所謂流量賦能,說白了,就是樂車邦作為整合式的網絡平臺,為傳統線下找不到線上商業模式出路的4S店提供了新路徑,依托的就是樂車邦利用互聯網技術對于4S店閑置資源整合能力,以及能夠快速聚集C端用戶資源的線上流量資源整合能力。
4S店一般車輛保養維修高峰進場時間是10:00-14:00,其他時間工位大部分空閑。樂車邦以此為商機,一邊幫助4S店把線下服務搬到線上,幫助其整合閑忙資源、實現價格透明、在線預約等服務升級,一邊用從4S店拿到閑時時段超低折扣的維修保養、鈑金噴漆、清洗養護等高品質服務,通過自身平臺推廣以及入駐包括天貓、微信、滴滴等175+主流流量巨頭平臺,迅速吸引大量C端用戶聚攏。
這對于傳統線下4S店或者小的經銷商集團是很難辦到的。某種意義上,樂車邦提供的4S店電商平臺與平臺型B2C電商有些類似,品牌們可以自建電商,但也可以通過入駐大流量平臺的方式分享流量紅利,不少品牌可以借助平臺一步到位。
2、供應鏈賦能
樂車邦通過線上實現C端用戶聚攏,用戶規模的加大反向拉動了4S店店端對于零部件備貨的需求。這時供應鏈的成本問題就凸顯出來。根據市場數據統計,4S店每年從上游非原廠采購零配件金額達1000億,任何的“節約”都可能實現明顯的效益提升,同時通過讓利改變4S店高價服務印象拉攏車主的心。
樂車邦供應鏈交易,最大的優勢在于其覆蓋4500+家4S店,能夠走量,不論是談價還是優先供給都有底氣。作為中間平臺,4S店向樂車邦下單,樂車邦以平臺身份向廠家集采,并以低于獨立市場采購價批發給4S店。對4S店而言,既能通過超低價格采購到優質的配件,同時線上用戶和采購系統與樂車邦打通之后,對于采購量、庫存量能夠及時調整,不會產生庫存壓力和成本浪費。
3、管理賦能
流量賦能和供應鏈能夠在局部幫助4S店獲得改善,但經營管理能力的提升才是根本。
很大一部分4S店已經開始意識到自身模式及管理上的短板,期望能夠更深入借助外力改善。樂車邦4S店托管業務為這部分無力經營的4S店投資人找到了解決方案。目前,樂車邦旗下品牌人和島通過派駐管理團隊的方式,已經駐扎進入120多家4S店進行標準化管理體系改造,致力于以創新技術賦能4S店實現新零售轉型。
這種集中賦能的托管做法,對樂車邦而言,是把合作4S店聚攏形成一個所有權分散而管理權集中的全新模式的大型4S店托管集團陣營。
對應前文,綜合樂車邦的三個賦能做法,本質上它是在幫助4S店完成由“市場驅動發展”往“管理驅動發展”以及“創新驅動發展”的轉變,同時進一步挖掘“市場驅動發展”的剩余紅利。這是任何盈利性組織都逃不掉的發展階段。
改變4S店?不只有這么簡單
但是,樂車邦的三大賦能讓“傳統4S店”轉型為“新零售型4S店”,還面臨著不小的挑戰。
1、改造用戶信任
多年來,4S店在瘋狂擴張的過程中,積累了諸多頑疾,除了發展模式和管理上的問題,也逐漸在廣大車主中喪失了充分的信任感。不少車主在談及4S店時,總會心有余悸,“被坑過”是普遍印象,這也讓4S店之外的汽車后市場得以發展,去熟人的小修理店反而成為不少人的選擇。長期來看,樂車邦不僅要幫助4S店提升服務標準,還必須幫助4S店重新贏得用戶信任,行業才能良性發展。
2、新模式的沖擊
馬云說自己有時候睡不著覺,擔心突然出來個什么東西就把阿里顛覆了。雖然還談不上顛覆,但拼多多的出現證明此言非虛。
而馬云搞出來的汽車無人售賣也讓4S店們著實出了一把冷汗,過于傳統的4S店面臨著時時刻刻的未知挑戰,不論是市場環境還是商業模式上,“新零售”或許只是4S店第三跳的一個起步而已。
而這一切更多是未知的,在汽車后市場這個龐大的市場里,盯著的眼睛有無數雙。對于樂車邦這種創新平臺方而言,其賦能玩法本身也必須不斷升級,才能時刻準備好面對更多未知的挑戰。
【完】
曾響鈴
1、鈦媒體、品途商業評論等2016年度十大作者;
2、虎嘯獎評委;
3、AI新媒體“智能相對論”創始人;
4、作家:【移動互聯網+ 新常態下的商業機會】等暢銷書作者;
5、《商界》《商界評論》《銷售與市場》等近十家雜志撰稿人;
6、鈦媒體、界面、虎嗅等近80家專欄作者;
7、“腦藝人”(腦力手藝人)概念提出者,現演變為“自媒體”,成為一個行業。
8、現為“今日頭條問答簽約作者”、多家科技智能公司傳播顧問;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