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bike的瘋狂擴張,是夢想還是妄想觀點
幾乎是前后腳,摩拜單車進駐韓國,ofo小黃車解鎖西班牙、葡萄牙。當國內共享單車雙雄在過去一天先后宣布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時,國內市場老三的位置卻悄然易主,并且還在加快它的擴張步伐。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幾乎是前后腳,摩拜單車進駐韓國,ofo小黃車解鎖西班牙、葡萄牙。當國內共享單車雙雄在過去一天先后宣布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時,國內市場老三的位置卻悄然易主,并且還在加快它的擴張步伐。
然而,當看到那一排排擺放整齊、秩序井然的單車靜默佇立在街邊的時候,不禁讓人嘆息,這樣的行業第三名究竟有何意義?
近來,可能很多上班族已經注意到,曾經泛濫于華東地區的Hellobike(哈羅單車)又悄無聲息地搶占了更多城市,大量投放旗下的共享單車。資料顯示,截止今年9月Hellobike已經進駐全國超過100個二三線城市,并且取代小藍單車成為行業第三。
但是,Hellobike的野心不止于此。在7月初那一輪融資之后,Hellobike方面宣稱今年要逐漸擴張到150個城市,投放300萬輛單車。而在不久后的一次共享單車領域論壇上,Hellobike官方甚至還表示,預計今年進入至少300家城市,投放500萬輛單車,目標用戶1億人。
不得不說,Hellobike的“宏偉”計劃令人驚嘆。不過,我們也都看到了,此前有冒進行為的酷騎單車和小藍單車已經先后出現資金斷裂、難以運營的情況,那么Hellobike為何還要這樣盲目擴張,冒進撞到的會是風口還是風險?
“獨辟蹊徑”的另類路線
國內這場從2016年8月正面交火的共享單車大戰,經過一年多的膠著仍在繼續,只不過參戰團隊經歷了一個“拋物線”般的變化。
起初,共享單車的戰爭發生在摩拜和ofo這兩個最先布局的企業之間,而它們引發的風口陸續吸引了小藍、小鳴、小白、優拜等數十家共享單車初創團隊參戰。然而,經過一輪一輪的融資、投放、擴張之后,共享單車市場的洗牌卻提前到來,悟空單車、3Vbike、町町單車等先后撤離戰場。
就好像人們只能記得住阿姆斯特朗,卻不知道落在月球上的第二雙腳印是誰的,共享單車市場也一樣。我們看到,資本和市場的注意力越來越集中在摩拜和ofo身上,其他玩家的處境越發艱難,即便曾一度成為行業第三名的小藍,也遇到了融資困難、擴張乏力的困境。而現在,共享單車市場的活躍企業仍在減少。
但總有一些人不按套路出牌,喜歡“另辟蹊徑”,Hellobike就是一個代表。Hellobike從去年9月創立初期,就選擇了一條不一樣的路線,不是對新生事物接受度更好、市場使用率更高的一線城市,而是避開ofo和摩拜,主攻一些二三線城市。
或許是風口正盛,或許是“路線正確”,Hellobike成立兩個月后就獲得了紀源資本領投的A輪融資。雖然Hellobike始終沒有對外公布第一次的融資金額,但這筆資金成了Hellobike初期研發、造車的關鍵。
Hellobike的投放從出生后的第三個月開始,主要在東南沿海省份的二三線城市,比如杭州、廈門等。其中,Hellobike僅在杭州一地就先后投放了16萬輛單車,占據杭州市場最大的份額。去過杭州或者就在杭州的朋友都能看到,Hellobike的市場占有率的確驚人。
Hellobike后續又在1月和4月分別獲得了A+輪、B輪融資,市場也從杭州、廈門,擴展到寧波、福州、泉州、武漢等16座二三線城市。其官方數據顯示,今年4月中旬Hellobike累積投放了70萬輛單車,用戶注冊數達1100萬,單日訂單數超過300萬。而到了7月,Hellobike不僅進駐了南京、東營等90個城市,還獲得了B+輪融資。
面對另類布局二三線城市、市場占有率并不高的Hellobike,是什么原因讓它在成立不足一年時間就能獲得4輪融資呢?
懂懂筆記通過走訪一些共享單車領域業內人士得知,這或許與Hellobike和阿里若隱若現的關聯有一定關系。雖然從Hellobike公布的投資者名單中,并沒有看到阿里系相關的名字,但其初創團隊中的CTO和COO都出身阿里系,這可能就是Hellobike早期能夠獲得資本青睞的主要原因。
可能只是看上去很美
隨著摩拜、ofo的第一梯隊格局逐漸穩定,以及一系列不具備實力的小平臺陸續退出,人們開始以為共享單車市場可能不會再有很大的變化。但實際上,共享單車市場的第二梯隊里卻始終沒有停止更迭,尤其是走另類路線的Hellobike。
就在Hellobike一輪輪融資之后,它的野心也更大。在7月獲得B+輪融資的時候,Hellobike開始計劃拓展北方市場,根據其官方公布的計劃顯示,Hellobike預計以山東東營為基地輻射山東、河南、河北、山西、甘肅、寧夏、內蒙、黑龍江、吉林、遼寧等省份,逐漸進入這些地區的150個二三線城市,投放約300萬輛單車。
這時候,Hellobike的動作看起來已經稍顯瘋狂,但各項數據的增長讓它嘗到了甜頭。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Hellobike擴張的同時,又適逢小藍融資遇阻資金鏈斷裂,其無法繼續投放更多車輛,市場份額逐漸被超越。
隨著自身份額的增長,和最主要的競爭對手的下滑,Hellobike成了共享單車市場第二梯隊的領先者。而它的野心逐漸成為野望,甚至計劃在年內進入至少300個城市,投放500萬輛單車。
但需要強調的是,企業投放量不等于市場需求量。Hellobike如此規模的投放一定程度上是能提高它的進駐城市及單車總量數據,但市場作用其實并不理想,可能只是看上去很美。
無錫市投放的Hellobike
日前,懂懂筆記在無錫市中心的蘇寧廣場及縣前東街附近發現,有大量的Hellobike共享單車被整齊的擺放在路邊。但有趣的是,懂懂筆記通過幾天早晚上班時間觀察發現,這些車即便在上下班高峰期也幾乎很少被人使用,靜靜地佇立在原地。
懂懂筆記向當地市民詢問原由,一位于女士告訴懂懂筆記,不止是蘇寧廣場附近,市區里還有很多地方都停放著Hellobike,大多也是無人問津。“無錫的公共自行車數量很多,使用也方便,而且這邊雨水比較多,很多時候不適合騎單車。”
單從數據上來看,Hellobike的確成了僅次于摩拜和ofo的第三名。但根據無錫、保定等城市的實際使用情況來看,Hellobike越來越快的擴張步伐其實并沒有換來相對應的用戶使用數據,單車日訂單量遠低于摩拜和ofo。
更讓人難以理解的是,在很多三線城市的共享單車使用率已經很低,而Hellobike甚至連一些縣級市都投入了大量的單車,比如麻城(湖北黃岡下轄的縣級市)。這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Hellobike為了快速擴張城市占有率,提高進駐城市數量,已經不在乎單車投放到市場之后是否會大量變成“僵尸車”。
爭得第三背后的盤算
損壞的小藍車
看到Hellobike這種猛鋪二三線城市,甚至一些縣級市場的做法,我們不免心生疑問。懂懂筆記通過與多位共享單車行業內人士交流發現,誘使Hellobike有這種操作可能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其一,吸引資本關注、投資。一位專注共享單車行業的投資人士告訴懂懂筆記,共享單車市場發展初期,很多共享單車企業都是通過快速擴張,做出好看的市場數據來吸引投資人和資金,Hellobike很可能也是希望通過提高市場占有率和單車投放量,來吸引資本投入。
其二,希望被行業巨頭收購。“Hellobike早期的融資次數和融資金額較一般的共享單車企業要多,這也的確給它提供了瘋狂擴張的本錢,但投資人所有的投資項目最終目的都是賺錢,而Hellobike目前的使用情況并不樂觀。” 共享單車領域分析人士對懂懂筆記表示,Hellobike希望共享單車能重演互聯網行業前幾年的慣例,競爭到一定階段就發生并購,這可能也是它的投資人所愿意看到的。
不過,懂懂筆記的分析可能就要給Hellobike潑些冷水了。
先來看吸引投資這一點,根據目前的共享單車行業現狀來看,Hellobike已經很難延續前期的吸金勢頭。首先,從數據來看,摩拜在全球180多個城市,投放了700多萬輛共享單車,日訂單量超過3000萬次;ofo同樣進駐了全球180多個城市,投放800萬輛單車,日訂單量超2500萬。因此,共享單車行業的資本注意力和資源都越來越向摩拜和ofo傾斜,其他玩家的機會愈發減少。其次,從資本熱度來看,共享單車行業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國內的市場規模已經接近瓶頸,市場上又出現更多投資項目,資本的關注點也不再盯著共享單車這一個行業。
再說到收購,雖然共享單車行業出現了并購的言論,但細心觀察就會發現,ofo的早期投資人對這件事最活躍,而上述投資人士向懂懂筆記透露,摩拜和ofo等共享單車企業及其他投資人并不看好共享單車并購,而且他還強調,頭部平臺完全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做到的事情,為什么要花大價錢去收購呢。
這其中的原因大概有三點:第一,共享單車的用戶重疊率很高,并購不能給共享單車企業帶來很大的用戶增長;第二,共享單車行業內的企業估值過高,即使排名靠后的企業也存在估值虛高的問題;第三,各個共享單車企業所擁有的單車形象千差萬別,收購后對品牌形象會產生負面的影響。
其實,據懂懂筆記了解,此前小藍卯足了勁爭第三就是抱著被收購的想法,也曾試圖與行業前兩名其中的一家進行過交流。至于結果已是顯而易見,不僅丟了第三的排名,甚至被爆出押金提現困難等問題。
小藍的經歷可以折射出,在共享單車行業內即使拿到了第三名,也不代表可以高枕無憂或者心想事成。尤其是這個行業仍然變化不斷,資本和市場的注意力又幾乎全部集中在前兩名身上,這就使得其他參與者的前景更加撲朔迷離。
眼下Hellobike的情況不比以前的小藍樂觀,瘋狂的擴張換回來的可能不只有數據的增長,還有比以前更大的風險。
【來源:藍鯨TMT網 作者:董軍】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