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亮眼、資本重倉、股價狂飆,愛奇藝真成了中國奈飛?【氫媒】互聯網+
導讀
優愛騰們還要競爭很久,燒錢虧損誰能熬得住就會贏,短期來看BAT這場燒錢大戲只會越來越精彩。 這也從側面提醒愛奇藝,
優愛騰們還要競爭很久,燒錢虧損誰能熬得住就會贏,短期來看BAT這場燒錢大戲只會越來越精彩。 這也從側面提醒愛奇藝,別為了短期的營收壓力,忽視了用戶體驗,在互聯網監管日趨完善和嚴格的前提下,這種竭澤而漁的做法要不得。
中國最大的視頻網站之一的愛奇藝于本周四美股盤后公布了其去年四季度及全年財報,2018財年愛奇藝總營收達到25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2%,其中四季度營收為7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5%。財報發布之后,愛奇藝盤后股價上漲近5%。
此外,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最新數據顯示,高瓴資本最近重倉了愛奇藝,持有愛奇藝240,191,174股A類普通股,占愛奇藝A類股比例為11%。 今年以來,愛奇藝股價迅速飆升,僅兩個多月時間,已經累計上漲超過53.06%,一改去年的頹勢。
亮眼的財報,股價狂飆,以及資本重倉,重獲市場青睞的同時,似乎正在坐實喊了多年的“中國版的奈飛”的坐標,但這種強勢能否持續?
1、并沒有那么優秀
愛奇藝的增長速度之快超乎想象,該公司第四季度訂閱會員規模達到8740萬,付費會員占比達到98.5%,從側面證明該視頻流媒體平臺正越來越受歡迎。
然而驚人增速的背后,愛奇藝在短暫的上市期內,其虧損也十分驚人,甚至超過了預期,要實現盈利仍需數年時間。
財報顯示,2018年全年運營虧損83億元,運營虧損率為33%,2017年這兩數字為40億元和24%。
值得一提的是,愛奇藝自從上市以來,其股價波動較大,屢次經歷大漲大跌,52周股價范圍在14.35-46.23美元之間。 雖然開年以來大漲50%,但6個月股價仍累計下跌15.83%,遠低于去年的高點,較去年上市以來的最高點下跌了51.68%。 與奈飛所有的營收來自于會員付費訂閱,愛奇藝主要收入則包括廣告、會員服務、內容發布及其他。 2018年愛奇藝全年會員收入106億,中國視頻行業付費會員收入首次突破百億大關,創歷史新高。
投資者在關注公司會員數持續增長的情況之外,也較關注內容成本是否持續擴大,以及廣告收入是否繼續下滑從而拖累營收。 成本控制方面,愛奇藝前四季度內容成本為39億元、47億元、60億元和60億元,同比增速為44%、47%、66%和97%。
盡管虧損驚人,內容成本高居不下,有增無減,但從全球市場來看,依靠會員付費模式的奈飛已經實現了盈利,這賦予中國版奈飛愛奇藝在扭虧為盈上極大的想象力。 不過,目前奈飛在內容投入產出率上整體較為穩定,而愛奇藝在這方面明顯低于前者。 內容的投入是吸引用戶、實現用戶付費的根基和前提,進而產生收入,從這方面來看,愛奇藝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2、優愛騰三國鼎立局面下很難一枝獨秀 起步晚于大多數同行的愛奇藝,可以說恰逢其時。 有賴于奈飛的成功引路,網絡視頻行業的收入結構正在發生變化,由依靠內容賣廣告,轉向依靠會員付費模式。 而在吸取了優酷、土豆、搜狐視頻、酷六等深刻的教訓后,往移動互聯網轉型方面也更敏捷,又讓資本在其身上找到了奈飛的影子。 《紙牌屋》等爆款美劇讓奈飛一飛沖天,已經是市值高達千億美金的公司,在內容公司里,可以和迪斯尼相媲美。
在自制劇方面,愛奇藝的《延禧攻略》大獲成功,對愛奇藝的會員增長做出了較大貢獻。 自7月19日《延禧攻略》上線,截至10月30日該電視劇累計播放量182億,微博話題粉絲量達到9.4萬,討論量超過1千萬,閱讀量超過100億。
2018年四季度,愛奇藝的付費會員數量8740萬,騰訊視頻和優酷暫未公司四季度會員數量,其截止三季度的付費會員數量分別為8200萬和7000萬。
愛奇藝付費會員數量的高速增長,2018年的的爆款古裝宮廷劇《延禧宮略》貢獻不小。統計數據顯示,愛奇藝獨播劇《延禧攻略》為其帶來了1200萬的會員拉新。
這也足以證明爆款內容在拉動用戶付費方面的重要力量,用戶愿意為優秀的演員和高質量的作品買單,且在完成拉新后保持用戶高粘性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App Annie數據顯示,2018年,電影和電視在線視頻服務在用戶支出排行榜上高居榜首,中國在線視頻App按用戶支出排名,2018年騰訊視頻排名第一,二三名則依次是愛奇藝和優酷。
值得一提的是,整個中國互聯網在2018年,MAU超過4億的國內應用只有8款,依次為微信、QQ、愛奇藝、騰訊視頻、支付寶、淘寶、優酷、微博,愛奇藝能排到第三。
盡管付費會員不及騰訊視頻,但在運營和制作能力上都超過了前者,數據顯示2018年三大視頻平臺會員劇占比中,愛奇藝有36%,騰訊視頻和優酷各占26%。
愛奇藝的《延禧宮略》在知名度上則遠超騰訊視頻的《如懿傳》和優酷的《鎮魂》,形成了巨大的流量和口碑效應。
2018年愛奇藝有18部劇集采用“VIP會員看全集”模式播放,騰訊視頻和優酷只有1-2部劇集嘗試,“VIP會員看全集”模式有助于迅速聚攏核心用戶,用戶體驗更佳。
此外,愛奇藝網大(網絡大電影)覆蓋率最高,2018年愛奇藝上線836部,占大盤63%,騰訊視頻2018年網大上線8%,優酷平臺上線為24%,遠不及愛奇藝。
2018年,在網大分賬超過1000萬TOP10中占6部,是目前網大最主要的發行平臺。其中,《靈魂擺渡黃泉》分賬票房突破4500萬。
同時,愛奇藝還在嘗試跨平臺的會員特權,比如和京東會員權益互通,和攜程合作送會員,和漢堡王、vivo等和愛奇藝用戶重合度高的品牌推出愛奇藝VIP會員專享套餐以及優惠券。
值得一提的是,在少兒內容方面,由于少兒內容的粘性更強,消費力更高,是撬動付費訂閱的一個巨大動力。
2018年,愛奇藝奇巴布新播的少兒動漫付費作品占比為44%,騰訊視頻的小企鵝樂園占比25%,優酷的小小優酷占比19%,愛奇藝優勢明顯。
這是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優愛騰們都希望能夠擁有自己的內容來吸引用戶。 盡管背靠百度,又有小米和高瓴資本等重倉加持,但相比騰訊視頻和優酷,愛奇藝在這三分天下中短期內拉開差距很難。 相比百度,后兩者所背靠的大股東給予的支持力度相對更大,隨著競爭日益激烈,這一差別或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平臺的競爭力。 對于在美上市公司愛奇藝而言,在三強分立的市況下,大家所投入的成本勢必將逐步擴大。 愛奇藝去年四個季度的內容成本分別為39億元、47億元、60億元和65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44%、47%、66%和97%。 四季度,內容成本占總成本的比重達76%(三季度為78%),這是愛奇藝最重要的成本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三、四季度,愛奇藝短期內虧損額逐步擴大,四季度雖然在成本控制上有一定收獲,目前來看,在縮小虧損上暫無實質性進展。 好內容是提升用戶付費的硬通貨,但單純依靠類似《延禧宮略》爆款內容帶來付費用戶,也有喜有憂,因為平臺并沒發保證可以長期持續的產出足夠優質的內容滿足用戶的需求。 可以說,劇集質量的起伏對平臺的正負影響太大,在這種情況下一味為了縮小虧損實現盈利來控制成本,也是一道矛盾題。 這對于平臺的劇集儲備豐富度,以及運營優化和創新排播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戰。目前,三家平臺消都在效仿奈飛的會員看全集模式。 相比于在海外市場所向披靡的奈飛,愛奇藝在中國市場想要一枝獨秀并沒有想象中的容易。 面對三足鼎立的競爭之勢,未來的壓力只會有增無減。 3、別為他人做嫁衣
事實上,近期好事環繞的愛奇藝有一個負面新聞被媒體曝了出來。
據《楚天都市報》報道,愛奇藝有部分會員反應,花錢買了會員看劇仍然遭遇插播廣告,甚至部分熱門劇需要積贊才能觀看,而且有的廣告有色情、虛假內容,成人看了都眼紅。
從上述負面新聞來看,為了提振股價,努力擺脫虧損的困境,愛奇藝可謂使出了渾身解數,從側面反映出其營收壓力較大。
愛奇藝廣告業務包括大量品牌廣告業務以及少量信息流廣告。數據顯示,愛奇藝2018年全年廣告營收93億元,四季度廣告營收22億元。
在用戶本身就對會員業務和廣告業務雙輪驅動的平臺不滿的時候,愛奇藝這種短視行為無異于是為對手做嫁衣。
對于愛奇藝而言,目前還遠沒有到可以完全拋棄廣告收入,和奈飛一樣依靠會員付費訂閱來生存的發展階段。
但這種左手收廣告費,右手收去廣告費,以及色情虛假廣告內容充斥頁面的行為,用犧牲用戶體驗的行為來創收值嗎?
目前,優愛騰三家的規模都大同小異,都曾對標奈飛,靠的也是會員和廣告雙輪驅動的模式前進,又都背靠BAT三個巨頭,短期內很難拉開差距。
可以斷言的是,在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由新興進入成熟后,三者比拼的除了優質內容的制作能力和運營能力外,最主要的是用戶體驗的差異,甚至將決定最后的勝敗格局。 QuestMobile數據顯示,盡管國內視頻平臺付費會員在增加,但大家對長期付費的意愿卻并不算高。 2018年,僅有12.8%的用戶每年花在付費視頻上的費用超過了150元,這意味著大部分用戶更多是月卡或次卡,內容或體驗無法滿足用戶需求,付費的意愿就會下降。
在2019年,優愛騰們想要拉開差距,就需要提供更出色的用戶體驗,今后誰的劇質量好,誰的用戶體驗優,用戶數和付費會員也會更多,當形成一定的數量后,就會形成規模壁壘。 目前,優愛騰們還要競爭很久,燒錢虧損誰能熬得住就會贏,短期來看BAT這場燒錢大戲只會越來越精彩。
這也從側面提醒愛奇藝,別為了短期的營收壓力,忽視了用戶體驗,在互聯網監管日趨完善和嚴格的前提下,這種竭澤而漁的做法要不得。
此外,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最新數據顯示,高瓴資本最近重倉了愛奇藝,持有愛奇藝240,191,174股A類普通股,占愛奇藝A類股比例為11%。 今年以來,愛奇藝股價迅速飆升,僅兩個多月時間,已經累計上漲超過53.06%,一改去年的頹勢。

財報顯示,2018年全年運營虧損83億元,運營虧損率為33%,2017年這兩數字為40億元和24%。
值得一提的是,愛奇藝自從上市以來,其股價波動較大,屢次經歷大漲大跌,52周股價范圍在14.35-46.23美元之間。 雖然開年以來大漲50%,但6個月股價仍累計下跌15.83%,遠低于去年的高點,較去年上市以來的最高點下跌了51.68%。 與奈飛所有的營收來自于會員付費訂閱,愛奇藝主要收入則包括廣告、會員服務、內容發布及其他。 2018年愛奇藝全年會員收入106億,中國視頻行業付費會員收入首次突破百億大關,創歷史新高。
投資者在關注公司會員數持續增長的情況之外,也較關注內容成本是否持續擴大,以及廣告收入是否繼續下滑從而拖累營收。 成本控制方面,愛奇藝前四季度內容成本為39億元、47億元、60億元和60億元,同比增速為44%、47%、66%和97%。
盡管虧損驚人,內容成本高居不下,有增無減,但從全球市場來看,依靠會員付費模式的奈飛已經實現了盈利,這賦予中國版奈飛愛奇藝在扭虧為盈上極大的想象力。 不過,目前奈飛在內容投入產出率上整體較為穩定,而愛奇藝在這方面明顯低于前者。 內容的投入是吸引用戶、實現用戶付費的根基和前提,進而產生收入,從這方面來看,愛奇藝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2、優愛騰三國鼎立局面下很難一枝獨秀 起步晚于大多數同行的愛奇藝,可以說恰逢其時。 有賴于奈飛的成功引路,網絡視頻行業的收入結構正在發生變化,由依靠內容賣廣告,轉向依靠會員付費模式。 而在吸取了優酷、土豆、搜狐視頻、酷六等深刻的教訓后,往移動互聯網轉型方面也更敏捷,又讓資本在其身上找到了奈飛的影子。 《紙牌屋》等爆款美劇讓奈飛一飛沖天,已經是市值高達千億美金的公司,在內容公司里,可以和迪斯尼相媲美。

在自制劇方面,愛奇藝的《延禧攻略》大獲成功,對愛奇藝的會員增長做出了較大貢獻。 自7月19日《延禧攻略》上線,截至10月30日該電視劇累計播放量182億,微博話題粉絲量達到9.4萬,討論量超過1千萬,閱讀量超過100億。


這是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優愛騰們都希望能夠擁有自己的內容來吸引用戶。 盡管背靠百度,又有小米和高瓴資本等重倉加持,但相比騰訊視頻和優酷,愛奇藝在這三分天下中短期內拉開差距很難。 相比百度,后兩者所背靠的大股東給予的支持力度相對更大,隨著競爭日益激烈,這一差別或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平臺的競爭力。 對于在美上市公司愛奇藝而言,在三強分立的市況下,大家所投入的成本勢必將逐步擴大。 愛奇藝去年四個季度的內容成本分別為39億元、47億元、60億元和65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44%、47%、66%和97%。 四季度,內容成本占總成本的比重達76%(三季度為78%),這是愛奇藝最重要的成本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三、四季度,愛奇藝短期內虧損額逐步擴大,四季度雖然在成本控制上有一定收獲,目前來看,在縮小虧損上暫無實質性進展。 好內容是提升用戶付費的硬通貨,但單純依靠類似《延禧宮略》爆款內容帶來付費用戶,也有喜有憂,因為平臺并沒發保證可以長期持續的產出足夠優質的內容滿足用戶的需求。 可以說,劇集質量的起伏對平臺的正負影響太大,在這種情況下一味為了縮小虧損實現盈利來控制成本,也是一道矛盾題。 這對于平臺的劇集儲備豐富度,以及運營優化和創新排播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戰。目前,三家平臺消都在效仿奈飛的會員看全集模式。 相比于在海外市場所向披靡的奈飛,愛奇藝在中國市場想要一枝獨秀并沒有想象中的容易。 面對三足鼎立的競爭之勢,未來的壓力只會有增無減。 3、別為他人做嫁衣
事實上,近期好事環繞的愛奇藝有一個負面新聞被媒體曝了出來。
據《楚天都市報》報道,愛奇藝有部分會員反應,花錢買了會員看劇仍然遭遇插播廣告,甚至部分熱門劇需要積贊才能觀看,而且有的廣告有色情、虛假內容,成人看了都眼紅。

從上述負面新聞來看,為了提振股價,努力擺脫虧損的困境,愛奇藝可謂使出了渾身解數,從側面反映出其營收壓力較大。
愛奇藝廣告業務包括大量品牌廣告業務以及少量信息流廣告。數據顯示,愛奇藝2018年全年廣告營收93億元,四季度廣告營收22億元。
在用戶本身就對會員業務和廣告業務雙輪驅動的平臺不滿的時候,愛奇藝這種短視行為無異于是為對手做嫁衣。
對于愛奇藝而言,目前還遠沒有到可以完全拋棄廣告收入,和奈飛一樣依靠會員付費訂閱來生存的發展階段。
但這種左手收廣告費,右手收去廣告費,以及色情虛假廣告內容充斥頁面的行為,用犧牲用戶體驗的行為來創收值嗎?
目前,優愛騰三家的規模都大同小異,都曾對標奈飛,靠的也是會員和廣告雙輪驅動的模式前進,又都背靠BAT三個巨頭,短期內很難拉開差距。
可以斷言的是,在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由新興進入成熟后,三者比拼的除了優質內容的制作能力和運營能力外,最主要的是用戶體驗的差異,甚至將決定最后的勝敗格局。 QuestMobile數據顯示,盡管國內視頻平臺付費會員在增加,但大家對長期付費的意愿卻并不算高。 2018年,僅有12.8%的用戶每年花在付費視頻上的費用超過了150元,這意味著大部分用戶更多是月卡或次卡,內容或體驗無法滿足用戶需求,付費的意愿就會下降。

在2019年,優愛騰們想要拉開差距,就需要提供更出色的用戶體驗,今后誰的劇質量好,誰的用戶體驗優,用戶數和付費會員也會更多,當形成一定的數量后,就會形成規模壁壘。 目前,優愛騰們還要競爭很久,燒錢虧損誰能熬得住就會贏,短期來看BAT這場燒錢大戲只會越來越精彩。
這也從側面提醒愛奇藝,別為了短期的營收壓力,忽視了用戶體驗,在互聯網監管日趨完善和嚴格的前提下,這種竭澤而漁的做法要不得。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