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監管不等于負面 正本清源的互聯網金融更有可為金融
加強互聯網金融監管,有利于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想要長期在互聯網金融行業經營下去的企業和平臺。
加強監管不是負面,從野蠻生長走向成熟規范是所有新興行業的必經之路,正本清源的互聯網金融更有可為。
近期金融界的最大熱點,無疑是剛剛結束的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此次會上提出“加強互聯網金融監管”,有研究機構據此認為,會議對互聯網金融持負面態度。我不同意這一觀點。加強監管不是負面,從野蠻生長走向成熟規范是所有新興行業的必經之路,正本清源的互聯網金融更有可為。
主席用詞變化肯定互金合規建設
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五年召開一次,本次的規格遠高于以往。以往的金融工作會議是總理主持,本次則是由習近平主席親自主持,沒有出訪任務的五名政治局常委悉數出席,規格空前,反映出政策層對本次會議的重視程度之高。
這也是互聯網金融首次被納入全國金融工作會議議題,在官方發布的新聞稿中,習近平主席指出:“要堅決整治嚴重干擾金融市場秩序的行為,嚴格規范金融市場交易行為,規范金融綜合經營和產融結合,加強互聯網金融監管,強化金融機構防范風險主體責任。”
習主席直接對互聯網金融表態不多。上一次公開表態,是在今年4月25日,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加大對市場違法違規行為打擊力度,重點針對金融市場和互聯網金融開展全面摸排和查處。
再之前,則要追溯到去年4月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前段時間發生的e租寶、中晉系案件,打著‘網絡金融’旗號非法集資,給有關群眾帶來嚴重財產損失,社會影響十分惡劣。現在,網絡詐騙案件越來越多,作案手段花樣翻新,技術含量越來越高。這也提醒我們,在發展新技術新業務時,必須警惕風險蔓延。”
從警惕風險蔓延,到全面摸排查處,再到加強監管,習主席對于互聯網金融的用詞是從負面趨向中性的。如同醫生診療,警惕風險蔓延可比為已經發現惡性腫瘤,而且還有擴散風險;全面摸排查處則是出現了病癥,需要找到病灶進行治療;而加強監管則更偏向預防和早期診療。正因如此,我認為此次習主席的表述不僅不是負面,反而是對近一年來互聯網金融合規性建設的肯定。
e租寶、中晉系案件直接催生了8?24網貸監管細則出臺,對互聯網金融平臺的定位與合規作出了具體規定。這不僅使互金監管有據可依,也讓互金平臺的運營有章可循。與其它所有行業一樣,想要長期在互聯網金融行業經營下去的企業和平臺,都希望有一個長期穩定、有序的環境,而不是在一個無序競爭的市場中博取高額但卻不可持續的短期紅利。因此,盡管存在這樣那樣的困難,絕大多數平臺都在努力完成各項合規改造,以符合監管要求。效果也很明顯,直觀來說,近一年來,雖然也有互金平臺爆雷的情況,但數量減少,也沒有再出現e租寶這樣規模巨大、帶有主觀故意、社會影響惡劣的重大案件。
因勢利導 因地制宜 互金大有可為
如果說,我對決策層發言的文本分析屬于紙上談兵的話,那么,近期各級政府部門的一系列動作,讓我切實體會到監管層在引導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而不是抑制。
首先當然是整改過渡期的延長。如果死掐著8?24文件最初規定的一年期限,估計99%的平臺都無法全部達到規定要求。這說明監管層充分了解了行業運營的實際情況,傾聽了企業呼聲,給予了充分的糾錯機會而不是一棍子打死。
其次,明確了屬地監管,并給予地方監管機構一定的彈性權限。中國這么大,各地的經濟、金融發展不均衡,金融需求和運營、監管經驗也存在很大差異,實行差異化管理是必要的。
以浙江省來說,對互聯網金融發展一直持鼓勵態度。在6月下旬剛剛公布的《杭州市加快推進錢塘江金融港灣建設重點任務(項目)分解表》中,發展培育互聯網金融被列為重點任務之一,使我們大受鼓舞。
我曾在不同場合反復論證強調,互聯網金融的本質仍是金融,因此,將其納入金融監管是題中應有之義。金融本身是具有兩面性的,能促進經濟的發展,也有可能反噬實體經濟,甚至造成金融風暴。而互聯網金融的技術特征,有可能使金融風險加速、放大擴散,但也有更多的可能使金融更透明、普惠,從波動體成為穩定器。舉個簡單的例子,浙江的民間金融一向發達,不時出現金額巨大的非法集資類案件。如果這些民間資金能流向互聯網金融,資金通過銀行存管系統流轉、按期進行信息披露,是否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化解風險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此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的另一個成果,是決定設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這雖然不是一個為互聯網金融專設的機構,但卻可以改變以往互聯網金融涉及部門多造成的多頭管理局面,有利于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在整改過渡期正本清源之后,因勢利導、因地制宜,我相信互聯網金融會大有可為。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