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祎:好的商業計劃書,通常有5大特點金融
360董事長周鴻祎在回顧自己的創業之路時,曾無限感慨:在創業之初,我也經過了無數次的失敗,后來才知道我講了太多大而空的概念。……我現在敢于和年輕人做分享,并不是因為我成功了,而是我也…
從一個不知名的程序員白手起家成長為一家估值3800億公司的董事長,這條路到底有多難?
360董事長周鴻祎在回顧自己的創業之路時,曾無限感慨:“在創業之初,我也經過了無數次的失敗,后來才知道我講了太多大而空的概念。……我現在敢于和年輕人做分享,并不是因為我成功了,而是我也曾跌倒、失敗過!”
下面就分享給大家,周鴻祎對于商業計劃書的一些玩法,看看他是如何從對商業計劃書“一竅不通” ,到次次成功融資數千萬美金的。
第一,要簡潔:
用幾句話清楚說明你發現目前市場中存在一個什么空白點,或者存在一個什么問題,以及這個問題有多嚴重。
第二,能力展示:
你有什么樣的解決方案,或者什么樣的產品,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你的方案或者產品是什么,提供了怎樣的功能?
第三,你的優勢:
為什么這件事情你能做,而別人不能做?否則如何這件事誰都能干,為什么要投資給你?你有什么特別的核心競爭力?有什么與眾不同的地方?
第四,商業價值:
想不清楚如何掙錢沒有關系,投資人比你有經驗,告訴他你的產品多有價值就行。可以老老實實地說,我不知道這個怎么掙錢,但是中國一億用戶會用,如果有一億人用我覺得肯定有它的價值。
第五,突出亮點:
只要有一點比對方亮就行。剛出來的產品肯定有很多問題,說明你的優點在哪里。
周鴻祎是在不斷試錯中摸索經驗走向成功,而生活在信息化時代下的創業者,似乎更為幸運,可以通過窺探別人的成功,修正自己的不足,減少試錯成本和代價。
事實上,要寫出一份完美的商業計劃書,最有經驗的既不是投資人,也不是那些所謂的BP專家,而是那些獲得過多次融資的連續創業者。善于總結錯誤后改正的連續創業者才能在失敗后邁向成功,是沙粒中的金子。
來源:創業邦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