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營收亮眼但股價跳水 :AI芯片需求成新挑戰快訊
英偉達需要繼續保持其在AI芯片技術創新和市場敏銳度,英偉達2025財年共實現營收1304.97億美元,市場投資者開始對科技巨頭在AI技術上巨額支出產生疑惑。
2月27日消息,美國當地時間周三美股盤后,英偉達公布了2025財年第四財季財報數據,以及2026財年第一季度的業績指引,再次引發了業界的廣泛討論。
財報顯示,英偉達第四財季實現營收393.31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78%,高于市場預期的380.5億美元。
全年來看,英偉達2025財年共實現營收1304.97億美元,同比增長114%;全年凈利潤達到728.80億美元,同比增長145%。
然而,讓人感到意外的是,英偉達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其股價卻在財報披露后卻出現了劇烈波動。
在美股盤后交易中,英偉達股價多次在漲跌間交替,最終在分析師電話會議結束后跳水轉跌。
這一波動令不少投資者感到意外,畢竟英偉達作為AI領域的霸主,其業績表現一直支撐股價的漲勢。
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了英偉達股價的波動呢?
有分析人士指出,雖然英偉達的第四季度財報數據表現亮眼,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科技巨頭對英偉達GPU需求的仍十分依賴。
但在中國人工智能初創公司DeepSeek發布了成本極其低廉,而計算能力卻比肩ChatGPT等頭部大模型的人工智能模型后。
不得不正視的是,市場投資者開始對科技巨頭在AI技術上巨額支出產生疑惑,并擔憂這將拖累英偉達GPU的業績。
盡管在分析師電話會議上,黃仁勛進一步強調了“推理”帶來的潛在AI芯片需求,并透露出英偉達已經大幅增產Blackwell AI芯片生產計劃。
但現實局面是,英偉達還面臨著其他一些挑戰。
一方面,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市場競爭將愈發激烈,各大科技巨頭對其AI芯片的實際需求或會低于其預期;
另一方面,政策環境的變化也會對公司的業務發展產生不確定性影響。
比如,美國越來越嚴格的芯片出口管制可能會對未來英偉達業績產生影響。另外去年中國大陸開啟的對英偉達的反壟斷調查,至今還無定論。
綜上分析,英偉達需要繼續保持其在AI芯片技術創新和市場敏銳度,才能更從容應對未來的挑戰和機遇。(秋白)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