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借3000卻搭上一套房,小心“套路貸”的套路金融
因為被“未成年人借錢不用還”的幌子所吸引,本想借3000元的17周歲的未成年人杭某被套路利滾利欠款飆漲到90萬,最后還搭上了一套價值190萬的房產。
因為被“未成年人借錢不用還”的幌子所吸引,本想借3000元的17周歲的未成年人杭某被套路利滾利欠款飆漲到90萬,最后還搭上了一套價值190萬的房產。殊不知,“套路貸”最終目的就是房產,借新賬還舊賬等手段都是為了達到最終目的而設的套路。
連日來,上海市檢察機關就集中起訴一批以借貸為名實施的詐騙、合同詐騙、非法拘禁、敲詐勒索、虛假訴訟、非法侵入住宅等“套路貸”案件,5件團伙案共計32名被告人集中被訴至法院。據統計,2016年下半年以來,上海市檢察機關已受理“套路貸”案件62件171人,已起訴22件52人,法院已判決15件31人。
在這些案件中,被害人被誘騙簽訂“陰陽借條”、“偽造”銀行流水、平賬,同時還遭遇敲詐勒索、非法拘禁、虛假訴訟、住宅被侵占等,而這些手段卻是“套路貸”的常用模式。如今“套路貸”已然變成一顆毒瘤,不僅瞄準那些急需用錢名下又有房產的本地居民,還將“魔爪”伸向了急需用錢但是涉世未深的在校學生、未成年人群。
堪稱完美的一場局
在該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布下了一個堪稱完美的局,并且摻雜著暴力手段,最終達到非法目的。
首先,放貸者以“未成年人借錢不用還”為幌子,欺騙杭某簽訂了一張虛高的借款合同。借款合同金額為4萬,但杭某實際拿到手的僅有5000元。這正是“套路貸”的吸引受害者入局的慣用手法,以各種名目騙取被害人簽訂虛高的借款合同,虛高金額達一倍甚至數倍,其理由是為了約束借款人。
接下來,就是制造虛假的流水,也就是通過銀行轉賬記錄,證明他們確實向借款人轉賬了借條上寫明的金額。但隨后,他們又會要求借款人取出多余現金,在沒有監控的地方,將大部分錢歸還。同時,他們還會保存好銀行的流水記錄,作為對自己有利的證據,方便日后偽裝成普通的民間借貸糾紛。
再就是由于實際到手的借款金額遠小于借條上的金額,部分借款人會出現逾期無法還款的情況。這時,放貸者便會上門討債,以言語威脅甚至暴力毆打的方式,迫使簽訂新的借條,并使用借款人的銀行卡反復做銀行流水留下“證明”,將借款金額不斷推高。當然,還是用虛假流水,先轉賬再收回現金的手法。
最后,當借款金額達到一定程度時,借款人無力償還欠款,放貸者便會要求借款人以名下房產等作為抵押,簽訂“陰陽合同”,聲稱如果還不清借款,就將房產或其他資產抵押作為約束。令人吃驚的是,即使借款人有能力還清第一筆借款,放貸者也會通過不主動提醒逾期、人為制造電話故障、系統維護、甚至躲到外地等種種手段,導致借款人無法還款。但是,只要還款時間一過,原本消失的放貸公司就會再次出現,以逾期為名催討高額的滯納金、手續費等,如果借款人不同意,便會遭遇暴力催債。
最終,借款人錢房兩空。
“套路貸”手法專業,團隊作戰
“套路貸”手法專業,犯罪行為呈現團伙化、組織化。一般都會有3人以上的犯罪嫌疑人,他們分工明確,團隊作戰,流水作案:有固定的幕后放貸人,有穩定的放貸圈,有職業的討債人,有專門的平賬公司等。有的案件已初具犯罪集團規模,有明確的策劃者、組織者、出資者,有明顯的首要分子。有些團伙專門撰寫詐騙、敲詐勒索“劇本”。有的團伙甚至專門請律師參與其中。
再就是借款人親筆簽名的合同,與借條金額相符的銀行轉賬記錄,公證文書,甚至還有自己取出現金走出銀行的畫面,對借款人不利的證據都被犯罪嫌疑人刻意保留下來,為以后的民事訴訟做準備。隱蔽的作案手法,刻意保留下來的證據鏈都使得借款人處于被動地位。
到現在我們已經非常清楚了,套路貸的終極目標就是,以“高利貸”的形式,侵吞借款人的房產或者其他資產。
說實話,看得見的高利息還可以躲,可這種有組織的“陰謀”,對于那些社會經驗較少的人來說,怎么防?
所以溫馨提示,遠離“套路貸”要注意以下幾點:1.需要借款時,從銀行或其他正規網貸渠道進行;2.在向民間借貸公司借款時,不要隨便簽下高于借款額的借條;3.發現自己身陷“套路貸”中的民事虛假訴訟后,收集相關證據后可向檢察機關進行控告申訴。
【來源:金融之家 作者:木子】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