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網聯:最年輕的金融基礎設施金融
10月30日凌晨,網聯成功組織網絡支付行業首次多機構—多銀行大型聯合生產壓力驗證,網聯平臺獨立處理交易峰值超過4萬TPS,平臺高并發交易處理性能及聯合應急機制得到全面檢驗。
10月30日凌晨,網聯成功組織網絡支付行業首次多機構—多銀行大型聯合生產壓力驗證,網聯平臺獨立處理交易峰值超過4萬TPS,平臺高并發交易處理性能及聯合應急機制得到全面檢驗。
從2016年10月央行批復網聯平臺籌建,2016年12月17日網聯技術方案通過專家評審,到2017年8月29日網聯清算有限公司注冊成立,網聯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完成了諸多“不可能的任務”。
作為一項金融基礎設施,網聯無疑是最年輕的——注冊成立剛剛兩個月,工作人員平均年齡只有31歲。從世界范圍來看,這個年輕的金融基礎設施是中國所獨有的。
在網聯內部人士看來,網聯之所以成為中國獨有,有其必然性。2016年,中國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發生1639億筆、金額99萬億元,同比增速均達到100%。中國的第三方支付無論在場景、用戶量、規模、應用創新方面都是獨有的。不過,支付市場發展的同時也伴隨著資金流向不透明、資金挪用、違規資金清算等問題,其根源在于支付機構與銀行直聯形成的代理清算模式。在這一背景下,網聯應運而生。監管部門計劃斷開支付機構與銀行的直聯,由網聯負責一端連接支付機構、一端連接商業銀行,為支付機構提供支持大規模、高并發的交易資金清算通道和轉接平臺,這既決定了網聯的獨特地位,也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記者了解到,目前網聯平臺基礎業務功能已經全部上線,到今年年底,網聯計劃完成40家支付機構、200家銀行的接入工作。
共建、共有、共享
網聯內部相關人士表示,網聯按照“共建、共有、共享”的原則籌建,在轉接清算方面,希望形成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開放安全的運營機制,促進行業高效經濟地運轉;資金清算方面,通過規范化、透明化、集中化的清算處理以及數據的集中歸集,為有效監控資金安全和反洗錢、反欺詐提供抓手。
市場共建方面,網聯從33家機構借調了近200名專家,并吸納運用了相關機構的20項成熟關鍵技術組件。“所以,網聯的建設并不是從零開始,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上述人士介紹稱,整個網聯平臺落實自主可控的要求,平臺的架構設計是由借調人員融合行業智慧一起做出來的,支付寶、財付通兩大支付巨頭在技術架構上起到了關鍵作用。
系統接入是網聯業務遷移的重要前提。根據央行支付司發文,各銀行和支付機構應于2017年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網聯平臺和業務遷移相關準備工作,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與銀行原有的直連模式將全部切斷,網絡支付交易全部通過網聯模式轉接清算。據悉,18家全國性商業銀行已經完成接入并具備配合支付機構向網聯平臺切量的條件,截至10月15日,啟動平臺對接工作的商業銀行數量超過400家。支付機構接入網聯的態度同樣積極。9家大型支付機構已全部完成接入,目前持有網絡支付牌照的115家支付機構中,接近全部都啟動推進接入工作。原有支付機構和商業銀行間的合作關系可完全覆蓋。
目前,網聯平臺單日交易切量最高值已接近3000萬筆量級。按照10月29日的最新切量數據,財付通日切量規模排在首位,是第一家啟動向平臺切量的支付機構。支付寶等其他支付機構切量工作也在有序推進。
“大銀行、大機構是市場上交易量最大的主體,所以我們也是從最具系統重要性的開始推進。”網聯內部人士表示。
承載大流量高并發交易
中國第三方支付行業的龐大規模體量,特別是世界最高的海量高并發交易峰值,對網聯平臺的系統性能提出了高要求。
“對于網聯來說,最大的挑戰就是峰值時的系統穩定處理能力。在平時,即使是對于工農中建這樣的大行,300筆/秒的處理能力已經足夠應對平時的交易量。”一位網聯內部人士說。
相關人士介紹稱,基于高性能、高安全、高一致、高可用、高擴展、高可控6個目標,網聯運用分布式架構開發建設,在北京、上海、深圳各分別布局兩個數據中心,即“3地6中心”。按照設計規劃,每單個數據中心設計的處理能力是3萬筆/秒,6個數據中心峰值處理能力最高可達到18萬筆/秒,具有支持12萬筆/秒的平穩運行能力。
上述人士介紹說,近期網聯每個數據中心已可以達到1.5萬筆/秒的系統處理能力,整個平臺可達到9萬筆/秒的處理能力,且正在按計劃實施水平擴容,到年底前處理能力將達到設計值(18萬筆/秒)。
今年3月31日網聯試運行后,進行了大大小小內外部多輪多場景壓測。同時,網聯已完成巨頭支付機構和大型商業銀行共同參與的兩次大規模聯合生產環境壓力驗證。相關人士表示,這體現出網聯作為平臺方,對行業資源統籌協調的能力和優勢,也在真實生產環境下對網聯的峰值承載性能進行了有力的驗證。相關人士稱,按照目前表現,網聯有能力和信心保障未來切斷所有直連,處理全量網絡支付業務,特別是應對高峰值挑戰。
標準先行
據了解,在網聯平臺建設過程中,央行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即標準先行。
在央行及支付清算協會的指導和組織下,經與相關支付機構和銀行的充分征求意見和論證,目前,網聯平臺發布最新版本的平臺業務規則規范,為成員機構接入平臺的業務運行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目前風險合規規則正在擬定中。
不久前,有媒體報道網聯正在研究制定二維碼支付標準。對此,相關人士表示,二維碼布碼成本低,是支付機構做得比較多的一塊業務。網聯圍繞解決亂象、斷開直連、推動普惠金融、優化生態,正推進網聯條碼標準的研究制定工作,后續碼制推行將促進統一支付機構使用的條碼支付標準。
網聯與銀聯的定位也是市場較為關注的。對此,一位網聯相關人士稱,銀聯和網聯同屬央行支付結算體系,銀聯是卡組織,處理銀行卡相關業務;網聯主要負責處理支付機構發起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交易的轉接清算。
相關人士表示,銀聯在銀行卡清算之外有延展性業務,例如銀聯商務做的線下收單業務。網聯現在的主要任務是網絡支付交易的清算,目前不會在產業鏈上做太長的布局。同時,未來網聯也希望能夠更多走向國際,一是服務股東支付機構走向海外,二是看是否有機會做基礎設施能力的輸出。
至于涉及支付賬戶的交易,相關人士表示,目前監管方面沒有要求走網聯渠道清算,支付賬戶監管的主要目的是監控交易資金走向,如果未來監管有這方面需求,網聯將支持配合。
【來源:金融時報】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