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信財報背后的二手車江湖混戰觀點

二手車市場的競爭發展到目前,二手車市場的搶奪資本之戰也是火藥味十足,二手車電商之間為了搶奪市場。
2017年,優信二手車完成了5億美元的融資,當時的估值為20億美元。時隔2年以后,優信的市值已經掉到了5.70億美元(2019/06/14 13:00:00(北京時間))。估值與市值相差懸殊,不禁令人感嘆。而與市值大跌相對應的,則是優信一直處于虧損中的財務狀況。
2019年6月10日,優信發布了截至2019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未經審計的業績報告,數據顯示,優信在第一季度實現總營收10.04億元,同比增長54.6%。雖然在總營收上有所增長,但不能忽視的是,第一季度優信營業虧損2.6億元人民幣,凈虧損2.8億元人民幣。
市值緣何不斷縮水?
優信的虧損和當前汽車市場現狀有一部分關系。國內汽車行業的寒冬自2018年冬起,這是國內汽車市場28年來首次下滑,從2019年1月到4月,國內汽車市場的銷量依舊大幅度下跌,甚至超過兩位數。汽車行業的寒冬持續存在,使得車輛滯銷,經銷商為了出手庫存,不得不低價出售,導致利潤變薄。
“受到經濟形勢的影響,全球汽車市場的低迷還將持續兩到三年。”2019年5月29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許海東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意味著優信還將面臨更嚴峻的形勢。
從自身營銷角度來看,優信在營銷方面投資過高,然收效甚微。在過去三年,優信累計燒掉超過50億資金,這幾乎全部來自營銷支出。2016、2017、2018三年,優信的營銷費用分別為7.93億元、22.01億元及26.8億元,分別占當年營業總收入的96.24%、112.80%、81.04%。三年累計支出56.74億,幾乎與虧損額相當。根據投中網報道的《2018上市獨角獸虧錢榜》顯示,優信二手車位列虧損榜單第五名。
從品牌公信力角度來講,優信深陷“套路貸”緋聞。根據《中國經營報》記者統計,在2018年11月21日到12月26日期間,有多達近40名的優信二手車購車用戶在21CN聚投訴平臺上發起聯名投訴,稱有優信二手車在提供購車服務中有亂收費的情況。這使得優信的聲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口碑下降。
從市場角度分析,二手車市場競爭一直很激烈,但2018年行業驟然遇冷,導致市場活力下降。政府為了推動經濟平穩發展,于2019年1月28日下發了限遷放寬政策,使得二手車流動性增強,所有的電商都將目光投向了線下市場,紛紛推出線下加盟、線下嚴選來搶占市場。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
隨著更多的資本入場,二手車市場再起波瀾,大量的資金涌入為二手車電商的市場爭奪戰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使得二手車電商間的競爭,逐漸演變成了二手車電商和資本多重角色間的混戰。
二手車電商玩家的混戰
中國二手車市場的起步大概在2012年。
2012年,國內一些電商和創業者將目光投向了二手車,意圖成為行業先驅者,早早瓜分市場。2014年二手車的突然火爆,讓二手車邁入資本的視線,加之汽車行業的一路飄紅,資本十分看好二手車行業的前景,投入大量資金;大量融資使得二手車的市場規模擴大,推動了市場快速發展。到2016年底,據統計,全國二手車交易額達到5984.4億元。在2017年1-11月期間,全國二手車交易額達到7345.89億元。
發展到2018年,中國二手車行業主要格局已初步形成:網絡信息服務平臺58同城、汽車之家;平臺型B2C企業優信二手車;自營B2C企業優車誠品、車王;C2B企業天天拍、車置寶;以及主打C2C直賣模式的瓜子和人人車。
二手車電商之間為了搶奪市場,打的一片火熱。然而二手車價格不透明、車源沒有保障、沒有統一的市場準則,這一系列因素導致二手車交易仍然得不到消費者的廣泛信任,各電商的二手車交易狀況也不容樂觀。為了打響企業知名度,讓更多的消費者走進二手車市場,各電商紛紛決定加大營銷力度,擴大宣傳。于是吹響了廣告營銷大戰的號角。
據艾瑞市場咨詢的數據顯示,2015年,二手車電商廣告投放總額超過8.5億元,2016年達到12億元,2017年廣告戰繼續升級,廣告總額超過50億,2018年全年預計超過200億。截至目前,二手車行業內幾乎沒有一家企業賺到了錢。
明明在廣告營銷的投資上沒有得到足夠的正面回饋,為何電商們依舊在營銷上持續加碼?這是因為對于國內的二手車電商而言,在目前,這種手段是非常必要的。國內的二手車市場還不成熟,廣告便是各電商用來開疆辟土的利劍。廣告的頻繁播出和大區域覆蓋有利于企業推廣、搶先占據消費者的心智,為后續的企業切入打開市場。
在廣告營銷大戰中,幾個二手車電商廝殺激烈,互盯著對方的小尾巴,一旦發生模式之爭、不正當競爭、虛假宣傳等事件,便抓住機會咬上一口。
隨著市場的波動,電商的互相競爭,除了廣告營銷大戰之外,二手車市場的搶奪資本之戰也是火藥味十足。
2017年初,優信完成新一輪5億美元融資。2018年6月,天天拍車獲得了汽車之家D1輪1億美金戰略投資。至此,天天拍車已獲得國內汽車在線服務的兩大流量巨頭——汽車之家和易車的戰略投資。
2018年9月3日,大搜車完成新一輪5.78億美金融資,春華資本和晨興資本領投,阿里巴巴、昊翔資本、領沨資本、帕拉丁股權投資、鍇明投資、中俄基金、陽光保險、宜信等機構跟投。
2019年2月28日,瓜子宣布獲得軟銀領投的15億美元,市值直逼90億美元。2019年5月29日,優信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獲得了58領投的2.3億美元。這場資本搶占的戲碼,將眾多資本拉下水,真可謂是神仙打架。
二手車市場的競爭發展到目前,演變成了資本搶奪戰。二手車電商使出渾身解數,去吸引投資商,意圖把能拿的錢都拿到,絲毫不給競爭對手機會。在誰也沒有明確的盈利模式前,二手車電商之間的決勝點轉變成了資本。因為對二手車電商來說,目前,資本意味著企業的存活時間和犯錯空間,意味著企業是否有能力去同對手打這場持久戰。
混戰下優信的破局之道
在市場競爭變成了資本搶占的當下,持續虧損的優信幾乎逆反行業領頭的地位,站在了國內二手車電商的劣勢方。2018年財報顯示,優信賬面上可利用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有約1.17億美元。根據股市情況,截至2019年6月14日,優信最新的股價是1.940美元,市值僅為5.70億美元,同優信2018年上市時最高價10.49美元相比下跌將近8成。
在今年5月份,由58領投的2.3億美金,相當于目前優信市值的三分之一,這筆資金差不多能夠覆蓋即將于6月到期的1.75億美金可轉債股。(2018年6月,優信向香港中信銀行、Golden Fortune發行1億美元、7500萬美元的可轉債,年利率分別為6%和6.5%,為期1年。)這筆錢也只能解一解優信的燃眉之急,讓內部資金緊缺的優信輕喘一口氣罷了。
面對如此危急的局面,優信如何扭轉局勢,避免自己被擠出二手車電商的賽道?
優信想要走出市值下跌、持續虧損的局面,擺脫市值縮水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必須吸引更多的投資商,引進大量的外部資金。2017年以來,二手車市場越做越大,從線上平臺到線下布局,二手車市場的布局越來越廣,線上線下的邊界也逐漸消失。加之資本的不斷投入,推動著二手車行業朝深水區邁入,但深水區不僅意味著高速發展,還意味著非常燒錢。
但2019年,由于當前二手車市場投入產出比并未改善,使得一部分投資人對這個行業產生疑慮,投資商在運作資本時更加理性謹慎。如何吸引投資商的目光是優信進一步要面臨的問題。
投資商進行投資,看重的是企業能否盈利,是否有發展前景。對優信而言,目前要做的是將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夯實更多的短板環節,提升品牌公信力,投入更多的錢砸向線上線下各環節,加快將“全國購”業務推向全國的步伐,通過不斷調整商業模式、延長產業鏈來尋找更穩固的生存模式。這樣才能提升品牌的競爭力,吸引資本入駐。
中國二手車行業發展到現在,市場依舊不是很成熟,二手車相關的法律、規則、制度還不夠完善;二手車的車輛評估方面也尚未有一個明確的標準,消費者在進行二手車交易時得不到保障。但正是由于市場的不成熟,反而存在著更多的可能性。
對于優信來說,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把握好二手車從車源、銷售,到售后、維修、保養、保險這些環節的服務,形成自己的產業鏈,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有可能扭轉當前持續虧損的局面,同其他競爭對手拉開差距。
文,蛇眼財經記者/崔典典,公眾號ID:sheyancaijing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