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貸被曝“無貸款合同”、放款為億聯銀行 金融監管部門:“接到很多投訴”快訊
你我貸、極融,最近頻頻活躍于朋友圈廣告,平臺隸屬于美股上市公司嘉銀科技旗下。
圖片來源:微信朋友圈,你我貸和極融在微信朋友圈打廣告。
消費日報網訊(記者 盧岳)你我貸、極融,最近頻頻活躍于朋友圈廣告,平臺隸屬于美股上市公司嘉銀科技旗下。不過近來,你我貸屢被投訴存在貸款沒有合同、利率不透明、涉嫌違規催收,且背后的放貸主體也存在涉嫌違規等問題。
近日,有你我貸用戶向記者爆料稱,“10月,我在你我貸平臺上貸款4500元,分一年12期償還,每期需還451.83元,出資方是吉林億聯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聯銀行”),而貸款頁面沒有顯示明確的貸款年利率,沒有顯示貸款合同。”
圖片來源:黃姓你我貸用戶提供,在你我貸平臺上借款,放款方為億聯銀行,沒有留存貸款合同。
該黃姓你我貸用戶表示,“我上你我貸貸款平臺上查詢貸款合同發現沒有貸款合同后。于是向你我貸在線客服索要貸款合同,但是其客服工作人員稱貸款合同涉及到隱私平臺沒有留存?!?/p>
圖片來源:黃姓消費者提供提前還款頁面,收款名為億聯銀行極融線下還款戶,該賬戶為你我貸官方合作賬戶。
該黃姓你我貸用戶還表示,“他選擇提前還款,在第一期還款中,需還405.31元,需要把錢轉到億聯銀行,收款名為億聯銀行極融線下還款戶,該賬戶并顯示為你我貸官方合作賬戶。”
對于上述情況,億聯銀行告訴本報記者,與億聯銀行發生借貸關系的客戶,億聯銀行均會與該借款人簽署包括借款合同在內的整套借款協議,協議中明確貸款利率。億聯銀行線上貸款業務不存在無貸款合同或發生借款不與借款人簽署合同或借款人簽署了借款合同無法取得的問題。消費者爆料背后,記者發現,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涉及“你我貸”和“貸款合同”字眼的投訴超一千條,其中你我貸App沒有貸款合同投訴占據相當一部分。
另外,對于消費者反映在你我貸平臺貸款沒有顯示貸款合同的情況,金融監管部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此前接到過很多相關投訴,合同確實在一段時間內不顯示,投訴雙方說法不一致”。
此外,你我貸還有一款關聯軟件極融借款,兩款金融App貸款利率涉嫌不透明,App運營方和資金來源均為大連高新園區中融信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融信小貸”)。另外,你我貸催收行為還涉嫌夸大違約責任,兩款App疑似均為嘉銀旗下軟件。
金融監管部門:接到大量投訴
除你我貸飽受質疑外,有不少用戶對你我貸的一款名為極融借款App關聯軟件提出了質疑。
圖片來源:小米應用商店,你我貸和極融借款的開發者均為中融信小貸。
記者發現,在小米應用商店上,你我貸款App外,中融信小貸還開發了另外一款金融App——極融借款App。
圖片來源:黑貓投訴,你我貸和極融存在多條貸款沒有顯示貸款合同的投訴。
在黑貓投訴平臺顯示,輸入“你我貸”“貸款合同”,出現1286條你我貸關于貸款合同的投訴;在輸入“極融”“貸款合同”,出現545條極融關于貸款合同的投訴。其中,你我貸和極融存在多條沒有顯示貸款合同的投訴。
圖片來源:程姓你我貸用戶提供,向你我貸申請貸款8000元,放款方為億聯銀行。
有程姓你我貸用戶向記者表示,2024年3月,他在你我貸平臺上貸款8000元,分一年12期償還,全部利息加起來1603.8元,出資方是億聯銀行。你我貸貸款平臺也沒有標明實際利率。
圖片來源:程姓你我貸用戶提供,向在線客服工作人員索要合同無果。
小程表示,“我在你我貸App上沒有發現借款協議。我聯系你我貸要求提供貸款合同,均沒有得到貸款合同?!?/p>
對于合同調取需要時間,小程告訴記者,今年五六月份,他曾向你我貸工作人員索要合同,其工作人員告訴他晚點會把合同給他。一直到9月份,你我貸工作人員仍沒有給他提供貸款合同,于是他繼續向你我貸工作人員索要貸款合同,但是你我貸工作人員依舊沒有給他提供貸款合同。
對于上述情況,億聯銀行對記者表示,億聯銀行與極融云科開展合作時,按照管理要求在客戶借款前會明顯展示客戶年化綜合資金成本,信息透明,充分尊重消費者權益。
對于上述中融信小貸運營的你我貸平臺上貸款沒有顯示貸款合同的情況,記者致電大連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了解相關情況,其大連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稱,“此前接到過很多相關投訴,合同確實在一段時間內不顯示,投訴雙方說法不一致,已經對雙方進行調解。另外,因為國家目前沒有網貸平臺相關政策規定,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因為沒有上位法依據,知道它可能是違規的,但是沒有抓手。”
運營方和資金來源均為中融信小貸等,貸款利率涉嫌不透明
近日,記者發現,在小米應用商店上,360借條、度小滿等App對貸款利率進行明確規定,均顯示低于24%。不過,你我貸和極融借款App對利息并沒有進行詳細介紹,只稱“額度高達20萬元,貸款額度、放款時間以實際審批結果為準,實際放款以借款合同約定為準”,并沒有對年利率及其上限做具體規定。
圖片來源:微信程序部分截圖,你我貸和極融借款貸款年利率上限為36%
記者進一步在微信上搜索“極融借款”“你我貸”程序發現,你我貸和極融借款的資金來源均來自中融信小貸等,助貸機構均為中融信小貸,綜合年化利率均為7.2%-36%(單利)。
應監管要求,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現金貸產品年化利率區間的上限都被壓降到了24%,你我貸和極融公開將利率定為36%,或涉嫌違規。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亦指出,年利率在24%及以下的借款受法律保護,借款人必須償還。如果年利率在24%到36%之間,這部分利息屬于“自然債務”,借款人可以選擇支付或不支付。
圖片來源:黃姓你我貸用戶提供,借款之后,“你我貸”App頁面并沒有顯示明確的貸款利率。
值得關注的是,記者根據黃姓你我貸用戶提供的材料發現,在你我貸借款之后,“你我貸”App頁面并沒有顯示明確的貸款利率。
此前有消息稱,相關監管部門召集應用商店開會,要求嚴管應用市場金融類App上架,要求對資質、合規性檢查。
第一財經報道指出,某互聯網金融平臺28日晚間收到來自某應用商店方面的郵件通知,通知重申了對貸款平臺類應用(貸款超市、助貸)的資質要求。該類應用需要提供可以核實到應用內部真實貸款利率的測試賬號和密碼;明示貸款產品利率。
催收行為涉嫌夸大事實,背后為嘉銀公司
你我貸的問題還不僅僅局限于此,你我貸還涉嫌催收行為夸大事實和違約責任。程姓你我貸用戶還稱,“你我貸還存在涉嫌催收違規的現象。有次逾期一天了,你我貸就開始發恐嚇信息,威脅上門催收”。
圖片來源:程姓你我貸用戶提供,你我貸發送催收短信,涉嫌夸大違約責任。
具體來看,8月1日,你我貸給程姓你我貸用戶發了兩條催收信息。一條催收短信顯示“程姓你我貸用戶貸款惡意拖欠,將納入逃廢債和專項行動小組重點打擊,對戶籍地、工作地、居住地等進行核實通報”。另外一條催收短信顯示,“程姓你我貸用戶已申請納入惡意拖欠騙貸名單,申請訴訟流程,溝通家中人員地址下發親屬告知函,進行仲裁執行全款催繳,擴大催收影響”。
圖片來源:黑貓投訴,涉及“你我貸”“極融”“催收”方面投訴合計為近17924條。
黑貓投訴平臺顯示,目前“你我貸”“極融”“催收”相關投訴數量高達17924條,多數涉及逾期后遭到催收等。
5月15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以下簡稱“互金協會”)發布《互聯網金融貸后催收業務指引》(以下簡稱“《催收指引》”),催收人員應向債務人如實告知催收事由、逾期欠款金額、違約后果。催收人員應客觀陳述,不應使用可能產生歧義或有誤導性的表述,不應夸大事實(如夸大債務金額、違約責任、法律后果等),不應編造不存在的事實(如虛構不良信用記錄或黑名單等)。
圖片來源:黃姓你我貸用戶提供,借款之后,極融借款”“你我貸”兩款App頁面顯示相同的貸款額。
記者根據金融消費者提供的材料發現,他們在你我貸上貸款,同樣在極融借款App上能顯示,并且,兩款App的當前可借額度和注冊協議均完全相同。根據你我貸和極融借款兩款App注冊服務協議顯示,你我貸和極融借款均由中融信小貸和極融云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極融云科”)運營。
通過極融云科股權穿透發現,這家公司是由一家香港公司Geerong (HK) Limited(以下簡稱“Geerong”)100%持股的“外企”。Geerong背后實際控制人為Jiayin Holdings Limited(以下簡稱“Jiayin ”),Jiayin 翻譯成中文為嘉銀控股有限公司。
記者在企查查搜索“你我貸”關鍵詞,上海你我貸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你我貸”)和上海五行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五行嘉”)均擁有你我貸的圖標和官網,上海嘉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銀科技”)和上海嘉銀金融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銀金融”)均擁有你我貸的商標。
值得一提的是,極融云科的高管張光林分別在上海你我貸、上海五行嘉、嘉銀科技、上海嘉銀金融擔任股東或者董事。不過,目前上海你我貸和上海五行嘉均已注銷。
圖片來源:你我貸官網,極融是嘉銀科技旗下的金融科技公司。
根據你我貸官網顯示,極融是嘉銀科技旗下的金融科技公司,定位為消費金融運營科技服務商。極融業務目前包括極融中國和極融海外兩大業務線。
目前,嘉銀旗下兩款App你我貸和極融借款均由持有小貸公司牌照的中融信小貸開發運營,而中融信小貸與嘉銀及其旗下公司并無股權上關系。
那么,這種金融App以后上線需要什么審批和條件?對此,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金融類審批參考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8號文,目前在國家對互聯網金融嚴管的背景下,金融類牌照或者審批只會減少不會增加。另外,有消息稱,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正在制定相關規定,過去助貸機構簽訂的不提供金融服務的承諾函已經成為過去式,今后上線金融類App需要得到“一行兩會”的批準。
就貸款未顯示貸款合同及其相關投訴猛增等問題,你我貸尚未進行回復,本報將持續關注。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