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入華和騰訊合作信息流?三大原因告訴你完全沒可能觀點

谷歌進入中國信息流市場,稱谷歌將會和騰訊合作做信息流產品,谷歌入華后若與騰訊共同合作信息流產品。
谷歌又?叒叕被傳聞要入華了,小道消息有鼻子有眼的描繪,稱谷歌將會和騰訊合作做信息流產品。然而很多人忘卻了谷歌搜索當初為何退出中國市場,表面而言是因為不服從監管,實際的原因是在中文搜索市場占比過低所致,2010年百度占比達到76%,谷歌中國僅占到18.9%(相比2009年還有所下跌)。
闊別中國數年,在沒有足夠的中文內容技術積累下,想要在如今早已成熟的信息流市場撕開一個口子,其難度遠遠大于當時在中文搜索市場的競爭。尤其是谷歌當年以不滿監管的理由退出市場,如果彎下腰“屈尊”監管就等于自打臉使品牌受損;況且騰訊一定明白和谷歌在內容上合作的官方影響,雙方合作信息流產品只需當做笑話聽聽。
尤其是相對谷歌更加服從中國監管政策的Facebook,前些日子在華子公司都被撤銷。無論從何種角度來看,谷歌入華的傳聞都是無稽之談。
進不進得來,還是非常沒譜的事
日前,Facebook在中國設立子公司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然而7月26日《證券日報》記者查閱“企查查”的時候發現,Facebook在華設立的子公司臉書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的狀態已經變成了“撤銷”。
要知道為了進入中國,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可謂是費盡心機的向中國拋“媚眼”。扎克伯格曾多次來華拜訪領導和互聯網行業大佬,甚至努力學習中文,然而這些努力仍無法使得Facebook獲準進入中國。
相比之下,谷歌當初因為不滿審查,和中國監管方幾乎是公開的對抗,退出之后谷歌創始人謝爾蓋.布林也在很多合發表非常多的不和諧(敏感)言論,與中國的關系相比Facebook幾乎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所以近年來,谷歌入華的傳聞時有發生,但每次都是雷聲大雨滴小,最終卻不了了之。
谷歌入華一直是比較微妙的話題,能否成行不僅僅是取決于企業的態度,更取決于整體大環境。而從現在的形勢來看,國內管理層對內容的關注正處在歷年來的高階段,作為早已上了“黑名單”的谷歌,顯然比以往想進入中國市場更難,何況是最敏感的“信息流”行業。
谷歌進來了也未必有競爭優勢
谷歌已經離開中國多年,市場情況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8年前,谷歌離開時還是PC互聯網,如今移動互聯網已經非常普及,除了移動搜索(非中文)外谷歌的統治力大減。早年國內互聯網企業仍比較弱小,谷歌在技術、人才、資金等方面占據壓倒性優勢,而現在兩者之間的差距大幅縮小。谷歌再度入華,已經沒有當年的競爭優勢。
據QuestMobile發布的中國移動互聯網2018半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人均單日APP使用時長已經接近5小時,國內內容產品早已將用戶時間瓜分殆盡,無論是百度、騰訊還是今日頭條,在AI推薦算法上都已達到了極致。可以這么說,在中文內容處理能力上,谷歌現在的積累同騰訊完全不在一個量級,在冒著得罪監管層的風險下,騰訊沒有足夠的理由同谷歌合作,而參考Facebook前車之鑒,谷歌獨立成立信息流子公司的可能性就更低。
要知道,信息流產品最關鍵的問題在AI算法推薦上,這不僅要求對中文網民的閱讀習慣深度洞察,而且需要足夠長的時間線來構筑用戶畫像和喜好標簽。從最早的內容大戰開始,信息流市場三大巨頭百度、騰訊、今日頭條,經過五六年時間早已自成體系。谷歌進入中國信息流市場,一缺乏時間積累,二缺乏實踐積累。在海外中文搜索市場,谷歌中文搜索的體驗都不盡如人意,在中文信息流這個江湖里,谷歌又能掀起什么風浪呢?
如今的中國互聯網江湖早已不是曾經唯硅谷是瞻的“邯鄲學步”者,在移動支付、短視頻、信息流、共享經濟等方面,中國早已走出了自己的道路,甚至超過美國公司。雖然許多懷有谷歌情懷的人,仍然迷信般的推崇,但這種“精神力量”在現實力場面前,完全經不起推敲。
騰訊沒有和谷歌合作推出信息流的理由
去年因為蘋果收取打賞抽成的問題,騰訊不惜和蘋果翻臉,最終以蘋果妥協而告終。谷歌入華后若與騰訊共同合作信息流產品,雙方仍然存在利益糾紛,因此這個說法邏輯上就無法立足。
首先,騰訊和谷歌雖非直接對手,但也處于業務交錯競爭。雙方攜手可能性很小。視頻方面騰訊有騰訊視頻,谷歌有YouTube;新聞資訊方面騰訊有騰訊新聞、天天快報,谷歌有Google News;支付方面谷歌有Google Play,而騰訊有微信支付。如果雙方進行信息流產品合作,那誰來做主導?利益誰占大頭?作為市值體量不相上下的巨頭,斷然誰都不會讓步,因此雙方不存在進行合作的基礎。
其次,騰訊自己的技術足以搞定信息流業務,不必假手谷歌。騰訊為什么要讓谷歌來分一杯羹?從上文報告里我們發現,在新聞資訊類的市場占比上,騰訊僅次于今日頭條,作為市場老二,缺乏借力谷歌的動機,合作就要付出,如今因為“業績”不理想股價頻頻受挫的騰訊,蛋糕不會沒有緣由的給谷歌留一份。
最后,騰訊明白同谷歌合作的意義,不會觸碰這條紅線。在中國的市場環境下,巨頭們的一舉一動都非常敏感。作為中國社交巨頭,如果和有“污點”的谷歌合作,無疑等同于和監管層攤牌,即使雙方合作存在足夠的利益,因為這條紅線騰訊都不會做這種“傻事”,何況合作收益本來就十分不確定呢?
因此可以說,谷歌想重返中國市場是事實,但現在這個階段的可能性極小。而且谷歌一直把退出中國市場標榜為“有良心”,如今在全球市場尚沒有盈利壓力的前提下,也不會做出這種自打臉的決策。所謂和騰訊合作,更像一則八卦消息,大家聽過笑笑就好。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