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自動泊車“失控”,雷軍智駕承諾成空談?快訊
近日,小米汽車SU7標準版因自動泊車功能故障,在短短一天內曝出70多起事故,引發車主廣泛關注和熱議。
近日,小米汽車SU7標準版因自動泊車功能故障,在短短一天內曝出70多起事故,引發車主廣泛關注和熱議。這一事件不僅讓車主們對小米汽車的智駕能力產生質疑,也讓雷軍此前立下的“要在2024年底進入智駕第一陣營”的承諾蒙上陰影。
據了解,這些事故大多發生在11月14日中午至11月15日凌晨,涉及的小米SU7標準版車主眾多。他們紛紛反映,在使用自動泊車功能時,車輛突然失控,導致發生撞擊、剮蹭等不同程度的損傷。其中,一位來自北京的車主孫鵬就遭遇了這樣的驚險一幕。他在駕車回家駛入地下車庫時,像往常一樣開啟了自動泊車功能,但沒想到車尾卻突然撞上了停車位旁邊的柱子,造成尾部嚴重變形、磨損。而在此之前,他從未在同一地點同一停車位遇到過類似問題。
事故發生后,孫鵬第一時間聯系了小米客服反饋事故。然而,小米客服的初步回應卻讓他感到失望。客服表示需要車主本人上報保險公司,并未直接承認是系統問題。直到孫鵬將車送到了小米4S店進行數據檢測和分析后,小米客服才承認是系統bug導致自動泊車功能異常。雖然小米官方最終承擔了所有維修費用,并提供了一定的出行補貼,但孫鵬等車主對這樣的處理結果并不滿意。他們認為,小米汽車應該為這次事故造成的車輛貶值和車主的精神損失提供更合理的補償。
除了對補償方案的不滿,車主們還對小米汽車的智駕能力產生了深深的質疑。畢竟,自動泊車功能作為智能駕駛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至關重要。而小米SU7標準版在短短一天內就曝出如此多的事故,顯然讓人對其智駕能力產生了極大的擔憂。更何況,雷軍此前還曾在多個場合大肆宣揚小米汽車的智駕能力,并立下了進入智駕第一陣營的豪言壯語。如今看來,這些言論似乎有些言過其實了。
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表示公司對智駕的投入“上不封頂”,但此次多輛小米SU7出現的系統bug,無疑使業內對小米汽車的智駕能力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質疑。
此外,小米汽車在造車業務上的虧損也引發了市場的關注。最新財報顯示,小米集團第三季度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分部經調整凈虧損15億元。而小米SU7系列雖然交付量不錯,但平均每輛車仍然虧損近4萬元。這樣的業績表現無疑讓投資者對小米汽車的未來發展產生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面對種種質疑和困境,小米汽車顯然需要拿出更有力的措施來回應市場和消費者的關切。一方面,他們需要加強對智能駕駛技術的研發和測試,確保產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他們也需要更加注重車主的反饋和需求,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和補償方案。只有這樣,才能重新贏得市場和消費者的信任和支持。
然而,對于小米汽車來說,要走出當前的困境并非易事。造車是一個長周期性的行業,需要持續的投入和耐心的等待。而小米汽車在造車業務上還處于早期階段,面臨著諸多挑戰和不確定性。因此,他們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信念,不斷調整和優化自己的戰略和戰術,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