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后,雙師模式或將霸占教育舞臺的C位觀點

2020年以一個不平凡的新年拉開序幕,朋友圈被“新型肺炎”刷了屏。
2020年以一個不平凡的新年拉開序幕,朋友圈被“新型肺炎”刷了屏。由于敵軍來勢洶洶,且面對“人傳人”的嚴峻形勢,學校以及培訓機構作為人群大量聚集地相應發布了緊急通知,并含有著整齊劃一的關鍵詞“停課”!
“黑天鵝事件”對教育機構是挑戰也是轉機!
“黑天鵝”事件往往有以下三個特點:第一,它具有意外性。第二,它產生重大影響。第三,人們總是在事后幫它編造理由,并認為它是可解釋和可預測的。
毫無疑問,新型冠狀病毒成了2020年飛出來的一只黑天鵝!“人口流動的限制”使得線下活動遭受巨大影響,線下活動開始向線上轉移,教育行業在此次戰役中同樣不會例外。任何一件事情,向來都是機遇與挑戰并存,就教育行業本身而言,疫情期間呈現的一番景象則是線下受挫、線上繁榮。
從以下三個不同的層面不難發現,當前的特殊期間對于在線教育行業來說十分有利:
首先,從政策層面,隨著各地中小學陸續發布推遲開學時間的信息,各地教育部門也已經啟動在線教學計劃。全國各地開始利用“云技術”搭建“在線課程”等舉動,對在線教育技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
其次,從線下機構轉型線上謀求機會上看,受疫情的影響,線下培訓機構也不得不暫停授課活動,并轉移線上謀求發展。
在線教育這個行業迎來的新一波的流量同時,也加劇了行業內的競爭,但從幾年行業的發展趨勢來看,對于頭部教育機構的影響不大,但對于一些中小企業而言則會變得舉步維艱。
最后,從用戶角度來看,學生家長對優質的課外教育資源依然趨之若鶩,尤其是在當前氣氛較為緊張的情況下,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優質的教學服務體驗,對于很多人來說,依然有著足夠的吸引力。
不得不說近期內,線上教育將迎來一波高速增長期,并有望成為線上經濟的一個拐點。而線下教育備受“停課通知”困擾,如不能瞬間將課程轉移到線上,只能被迫支持無法選擇線上課程的學生可辦理轉退業務,現狀用舉步維艱形容也不為過。
在線教育加速滲透,看似“春暖花開”
如上述所說,線下教育機構紛紛應急轉型,先不說是否有長久規劃,疫情過后真正的在線教育機構,還會持續火多久?
依稀記得,就在疫情前夕,各大媒體紛紛唱衰線上教育,類似《在線持續虧損,在線教育向下沉市場求生》、《在線教育獲客之殤》諸如此類的文章層次不窮。
被行業詬病大多為以下三點:
獲客難度增高,營銷陷入困局:近年來,在線教育市場用戶的付費意愿在明顯下降,獲客也正變得空前困難。據VIPkid官方宣布,一個線上獲課成本可高達8000元左右。獲客難、獲客成本上升,再加上行業內部的惡性競爭也導致了獲客成本的增高,使得在線教育的獲客成本一升再升。
早些年,微信社群營銷還新鮮時,讓整個線上獲客成本降低,盈利狀況有所好轉。但好景不長,一是,用戶習以為常的社群營銷最后更偏于品牌曝光,轉化卻寥寥無幾;二是,在2019年5月,國家開始禁止微信營銷模式,意味著在線教育的營銷模式要再度尋求變革,如何尋求新的獲客與營銷模式成為當下行業亟待解決的難題。
產品復購率低:
復購率低有很多方面,例如商業模式缺失;教研、產品、技術研發難;師資資源匱乏等;尤其是針對12歲以下的學習者,無法獨立進行線上學習,且互動性和學習氛圍感受較差,導致支付費用的家長人群無論從陪讀角色和學習效果上都果斷放棄純線上教學產品。
強資本依賴屬性:
從目前的形式來看,不少線上機構重營銷、輕產品、輕服務的傾向明顯,在資本的推波助瀾之下狂飆突進,將“注冊用戶”、“活躍用戶數”作為生命線,借助資本力量迅速占有用戶、占領市場,先戰略性虧損,競爭性消耗。然而2018-2019的資本寒冬,給了大多靠資本供血的線上教育當頭一棒。
疫情期可謂是在線教育的“天時”,因為學習者別無選擇。那么對于疫情造就的假象,待環境平穩后的在線教育還會回歸到2019年底的狀態時,敢問路在何方?
真正可以抵抗危機的是“反脆弱“結構
————雙師模式將迎來爆發增長
現在看來,越來越明顯的感受到一點,事物發展不再呈現”線性“特征,而是呈現出”斷點“特征,即:突發性和不可預測性成了常態。
如今,越來越多的事情都是突變的、不可預測的;正如本應是在線教育的危機時刻卻贏得了疫情期的逆襲,然而轉瞬即逝的優勢過后,又將陷入市場是否下沉的決策判斷;此次線下教育機構的惶恐,恐怕在疫情過后也要開始謀劃如何同時構建線上產品,從而應對不穩定性。
什么才是可持續且長遠發展的教育模式?
線上教學優勢:去空間化,可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可擁有最好的師資資源,提高教學內容質量,保證學生學習知識的效率。同時,教育資源的線上化有效降低師資成本,實現老師最優成本最低;
線下教學優勢:可基于線上內容和產品進行當地教學的個性化服務管理,確保學生學習效果。同時,線下學期氛圍尤其重要,也是我們常說的Peer learning(伙伴式學習)。尤其針對低齡化的學習者(12歲以下),更是需要線下的情感陪伴,包括人格連接和親密度的建設,需要“老師與孩子,孩子與孩子”在一起互動學習的情感氛圍。
正所謂取長補短!如此看來,只有線上與線下深度融合的雙師模式,才是符合教育機構長期發展戰略。除此之外,從用戶角度看,2018年智課教育與新浪教育聯合發布的《中國家長教育焦慮指數調查報告》中顯示,新一代家長中45%偏愛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模式,成為最受歡迎的教學模式。(如下圖所示)
雙師模式必將大勢所趨
“雙師“這個概念或許并不新鮮,2018年的中國教育話題榜上,教育者們關注過“一塊可能改變命運的屏幕”,進而熱火朝天地討論過雙師教學等模式的效用。
雙師模式為何成為教育界香餑餑?如上文所提及雙師模式優勢明顯,疫情期間,擁有雙師模式的教育機構瞬間實現了線上線下自如切換。因為線上基于云端課程授課本就是日常教學的一部分;
許多頭部教育品牌如新東方、學而思、智課、USKid中美雙師學堂等也早已展開線上線下雙師教學模式。追根溯源,智課教育算是線上線下雙師模式的領跑者,旗下智課出國考試翻轉課堂就為12歲以上學習者提供了基于教學內容和產品的個性化教學服務管理及親密度的培養。”線上匯聚數百名出國考試專家,線下針對學生問題進行1v1個性化教學的翻轉課堂;以不變應萬變,基于智課教育標準化中央廚房(產品、技術、系統)為強大后盾,衍生出3-12歲國際教育少兒英語品牌USKid中美雙師學堂,以每堂課都是“線上線下中美雙師”為主要特色,提供有氛圍的6-8人小班課,課程體系包括基于“猜-想-看”的過程思維課程與特色分級閱讀。
智課教育董事長兼CEO韋曉亮曾多次明確表示:“在我的眼中,真正有效的個性化學習的趨勢,就是科技和教育的融合,線上和線下的融合,標準化中央廚房和個性化服務的融合。
其中,科技和教育的融合是因為,教育是本質,科技是手段,科技賦能效率提升;而線上和線下的融合因為優質的師資是稀缺的;以及,標準化中央廚房和個性化服務的融合則使得標準化中央廚房能夠賦能教師,線下提供個性化服務。
隨著教育行業蓬勃發展,學習者年齡不斷下沉。不得不提的是,近三年成爆發式增長的少兒英語行業格外備受關注,不乏有VIPkid、51Talk線上教育等之名品牌如雨后春筍般增長,但作為少兒雙師英語領導品牌的“USKid中美雙師學堂”成為業內看好的一匹黑馬,另辟蹊徑開辟少兒英語行業第三條賽道,基于中央廚房(此產品、技術、系統)的“線上線下融合的中美雙師“模式。
智課教育聯合創始人、USKid總裁翟少成在最初建立USKid商業模式時,就一直認為少兒英語教育行業應具備的三大特點: 線上線下結合、中美雙師、小班授課:
線上匯聚北美現役幼兒園及小學老師,確保純正母語輸入,保證語言輸出的地道性,輸出高品質內容同時,擴大教育半徑,釋放生產力。
線下配備的中教老師也必不可缺,因為他們和孩子擁有相同的文化背景、語言學習經歷,能夠更了解孩子學習的痛點和難點;
此外,線下小班教學同樣至關重要。小班授課即可以提供給孩子通過模仿和觀察互相學習的機會,也能保證同伴間的學習氛圍,極大地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確保了極高的教學效果。
不難看出,雙師模式有效解決了純線上及線下教學場景不足、師資資源匱乏、教研難及成本不可控等難題。隨著互聯網5G時代的到來,不僅可以匯聚國內一線教師資源,全球優質教師也因一根網線匯聚一堂。同時,從師資及云端課程的研發上,政策鼓勵當地學校與機構和工作,目的就是共享最優資源,同樣標志著雙師將是大勢所趨。
什么才是真正的雙師課堂
什么火跟什么風,向來是一個行業發展的傳統,有些不良機構一根網線一臺電腦2位老師就標榜自己是雙師模式,那么魚龍混在的市場中,如何甄別真正的雙師模式:
優質師資:真正的雙師,一定是選擇最好的教育資源。僅線上+線下2位老師并不是雙師;
教學方式:每節課是否是共同教學,分離教學不能稱之為雙師;
課程體系:雙師是否是基于一個課程體系教學;
教學口碑高、續費率高:基于上述3點的滿足,才能體現雙師的教學效果,自然續費率提升;很多假雙師家長在嘗鮮后,由于效果欠佳而選擇放棄續費。
機構背景:機構是否有雄厚的資金實力,或是知名投資跟投。從而避免不良機構跟風,制造假雙師現象。
如何站在疫情中看變化,站在疫情外看不變
越是非常時期,市場就越對其教學模式、課程質量、運營能力以及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學生家長只會為教學質量、學習效果買單。而這些要求恰恰是機構實力的相對不變量,真正好的產品及模式方可做到以不變應萬變。
那么如何辨別機構實力和好產品?智課教育集團合伙人、USKid行業負責人時艷濤從這八個維度提出了深度思考:
1、線上線下混合教學(OMO)是否是該機構的長期戰略;
2、線上線下教學內容是否相互匹配;
3、教學課件質量:包括視覺效果、畫面質感,更重要的是可實現實時互動,從而增加學習者興趣有效內化知識;
4、教師資源是否優質?是否具備學歷及相應的授課證書;
5、教學系統能否自主研發、可否成熟使用;
6、運營成本是提高了?還是降低了;
7、企業后盾及盟友是否強大;
8、學員退費率及續費率情況;
疫情讓教育行業進入了一次洗牌過程,好的是“洗過牌”的行業才是健康的行業,才是值得真正的教育人全情投入的行業。當有時發現在無從選擇時,特殊時期卻有機會擦亮眼睛,不得不說這場戰役中,讓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雙師模式”站上了舞臺的C位。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