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為何撤退?通信行業的寒冬將至!金融
或許是受華為外遷的觸動,深圳龍崗區對房地產泡沫開始警惕。在去年前兩月經濟分析的報告中提到,在樓市火爆的帶動下,房地產投資額占到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的74%,制造業投資大幅萎縮,同比下降60.…
2016年,是華為極其艱難的一年,華為的營業利潤,才增長了3.8%!
在業務層面,盈利大頭運營商業務進入瓶頸期;消費者業務,微利,只賺吆喝不太賺錢,在目前激烈競爭的智能手機市場里,要想獲得高利潤也是難上加難啊!員工成本不斷上升,同時,業務層面短期難有大的市場空間,未來兩三年,華為或將進入寒冬!
內憂外患下,一直低調的任正非,終于忍不住了。接受某媒體的專訪中,任正非炮轟深圳房價太高,提升了雇員的成本!“140年前,世界的中心在匹茲堡,有鋼鐵。70年前,世界的中心在底特律,有汽車。現在,世界的中心在哪里?不知道,會分散化,會去低成本的地方。高成本最終會摧毀你的競爭力。”
當然,面對高房價,任正非可不是炮轟而已,最近兩年,華為一直從深圳撤退!
來看一組數據...
報告中顯示,從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5月,華為公司繳納個稅的人數持續減少,從去年的7.29萬降到了2016年一季度的6.3萬人,而到五月份員工則減少到2.05萬人。減少人員月均稅額4000元,測算減少年度稅源9.84億元。
而華為方面也證實,在這期間遷出了20300人。綜合遷入遷出情況,2016年華為累積凈遷出深圳11200人。
今年什么情況?查了下華為所在的龍崗區一季度經濟數據。稅收收入同比下降25.8%,看來,在2017年,華為還在撤。
華為在向低成本的地方遷移。
或許是受華為外遷的觸動,深圳龍崗區對房地產泡沫開始警惕。在去年前兩月經濟分析的報告中提到,在樓市火爆的帶動下,房地產投資額占到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的74%,制造業投資大幅萎縮,同比下降60.4%,占比僅為5%。
這個數據,對龍崗來說,透著一股涼意:
“制造業是我區的支柱行業,制造業不振將對我區未來的經濟增長造成沉重的打擊,因此在房地產行業投資火熱的同時,應該要警惕制造業投資大幅萎縮的問題。”
“盡管我區商品房市場銷售近來比較火爆,不僅給開發商帶來了巨額的利潤,還給政府增加了一定的財政收入,然而瘋狂的背后有幾個弊端需要注意:
一是房價的上漲抬高了租金,給剛畢業的大學生等年輕人增加了生活負擔,排擠了一部分有用之才到我區就業,同時商業辦公及廠房的租金也被抬高,一些企業受困于成本的上升,不得不整個企業或者將部分經營活動遷出我區,這對我區經濟總量的增長起到了負面的影響;
二是一部分企業主因為近年制造業盈利能力下降,也開始將資金投入到房地產開發當中,實體行業資金的抽離將使我區的工業經濟受到打擊;
三是金融杠桿是把雙刃劍,目前市場上有部分購房者是借助中介公司、眾籌、P2P、首付貸等杠桿來籌集首付完成購房的,這些杠桿雖然在初期一定程度上幫助了購房者,然而也加重了償債負擔,一旦房價出現了下行,這類投資者因出資額很低,更易棄房斷供,從而進一步加大銀行按揭貸款風險,影響到實體經濟。”
華為來到了東莞,在松山湖基地占地面積1900畝,而且還在追加置地。華為在深圳占有的土地總面積為2460畝。二者已是旗鼓相當。
華為東莞這么大的面積,應該不僅僅是給華為終端的,恐怕整個華為搬過去,也都夠用。
看到華為外遷深圳,上海急了,要知道,華為上海的員工超過1萬。
今年6月1日,任正非和上海市簽署戰略協議,其中一個重要事項是解決華為員工上海住房問題。
上海正在動用大量行政和財稅力量,阻擋高房價對高科技企業的驅離,能如愿嗎?
來源|微信公眾號:股票說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