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聚會70次,新三板董事長們的飯局故事金融
在這樣一個多元化的群體聚會和交流中,賀衛說,大家都有變化,比如那些原本做實體,不會講BP的老板,現在也多多少少會用資本的語言講故事了。
“您認識***保密局嗎?”,“誒,好,行行行。”在讀懂君走進遠大宏略(832339.OC)賀衛的辦公室前一刻,這位年輕的董事長正在為其公司申請的相關軍工資質,向電話那頭取經。
像這樣的場景,幾乎每天都會發生在賀衛的身上。而他所聯系的人,大都來自一個微(chi)信(fan)群——“新三板.君子見”。這個最早在回龍觀張羅的一頓10人飯局,經過了一年多的時間已經發展成了179人的新三板“小生態”。
在這個小生態圈里,以三板公司董事長為主,兼有投資機構、自媒體人、券商的新三板參與者,在飯桌上八卦情感經歷,也為彼此帶來資源和信息共享。
談起“君子見”,賀衛說得很樸實,“相當于用一年的時間認識了100多個朋友。”
根據賀衛在朋友圈的記錄,10人以上的活動,君子見已進行了70次。目前,這個群體正在申請成為協會。
在投資子公司車語后2016年營收增長346.7%、凈利縮減99.07%,且公司轉型“互聯網+軍工”的關鍵時期,“君子見”的一系列線下活動,為賀衛和遠大宏略,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
/ 01 /
君子見的群規第一條,就是一切以面基為前提,要保證線下的見面和交流。
2016年3月,賀衛的公司遠大宏略已掛牌近一年。在這一年中,以券商創建的掛牌公司群為起點,他加入了大大小小二三十個和三板有關的微信群。
有天,他在其中一個群里發了一條消息,“回龍觀附近的有嗎?一起吃個飯?”來到這個市場,他覺得,應該認識更多的人。
于是,他攢起了一場10個人的飯局,在西三旗,吃了一頓烤全羊。你一定想不到,在那場長達2、3個小時的飯局上,這些新三板的參與者,玩著一場別開生面的游戲——“真心話”。
當天到場的,除了賀衛,還有三家三板公司董事長和幾位投資機構的高管。從頭開始,每個人都要說三段話——當前的工作和業務情況、個人的成長經歷、情感經歷。
“第一次見面大家都不是很熟,聊這些,吃飯也比較有氛圍。“ 之后,三段論也就成為了君子見的第二條群規。每一個參與聚會的新人,幾乎都能聽到老成員們一致的調侃——“扒他/她”。
烤全羊聚會散席時,有人說了一句,“下回上我那兒吃飯吧!”。于是,一個名為“新三板.君子見”的群,建立起來了。賀衛是群主,只要誰想做東,他就會幫忙張羅一場飯局。
如同天下的生意大多是在酒桌上談出來的。君子見的八卦,聊著聊著,就聊出了合作。
/ 02 /
今年11月2日,遠大宏略拿到了“武器裝備質量體系”的認證,這是其轉型“互聯網+軍工”邁出的第一步。而在此之前,遠大宏略的主營業務還是“互聯網+平臺”,為物流進行增值管理服務。
對于一家公司來說,這樣的轉型,堪稱重大決策。而賀衛下這個決策時,幾乎沒有任何糾結。
在飯局上,賀衛認識了一個50來歲的大姐。她在一家做投資的服務機構工作,每次看完項目,都會提“軍工不錯”。賀衛也被帶著去認識過做軍工的人。
巧的是,遠大宏略在掛牌前,曾經就為部隊提供過信息化的服務。2012、2013年,駐京某部隊一度成為其前五大客戶,為其貢獻近20%的營業收入。
再加上,群里的另外一個朋友也說,“你要申請,那我可以幫你。”于是賀衛心動了,也火速行動了。目前,遠大宏略正在研發一款軍民兩用的產品 “智能安全云箱”,準備推廣到部隊里去。
賀衛自己也說,“換個跑道,這個舉動很大了。但是沒有人刻意的來叫你應該怎么做。都是通過交流中很微弱的一些觸發,導致改變的發生。成功與否還不知道,但是變化的確很大。“
隨著一波又一波的聚會,越來越多人自發地被“君子見”吸引過來。現在,這個群里不僅容納著三板公司,還有10%-20%的投資機構、服務機構和自媒體等。
在賀衛的朋友圈里,一共記錄了70次君子見的線下活動。去年上半年,群聚會的方向還以吃飯為主,而下半年起到今年上半年,名稱上更多體現的是業務活動。
其規模最大的業務活動除了路演外,就是第一次舉辦的“向程曉明老師學習市值管理。”當天到場的群成員約有七、八十人。此后陸續涉及的業務活動包括并購洽談、行業交流、企業資信評級、項目交流等。
君子見最近一次的活動,是在西二旗進行的信用貸款對接活動。這次活動,讓群內的很多公司都解決了貸款問題。據賀衛描述,這個提供信貸的公司是一家國企互聯網金融,政策比銀行靈活、額度和使用效率更高。
在這樣一個多元化的群體聚會和交流中,賀衛說,大家都有變化,比如那些原本做實體,不會講BP的老板,現在也多多少少會用資本的語言講故事了。
/ 03 /
有了君子見后,賀衛清掉了一些三板群。“基本上我覺得我很多的問題,通過君子見,就差不多能夠解決了。我們就是一個小生態圈。”
在這個小生態圈里,賀衛不僅為目公司的業務找到了客戶和流動資金,還通過三四頓飯為子公司車語找到了Pre-A的投資人。
而這樣“自給自足“的故事,在君子見還有很多。是什么促成了這樣一個“生態圈“?
很簡單,人熟好辦事。從線上的虛擬關系轉變成線下親密的實體關系,就是這個“生態圈”形成的基礎。
截至目前,君子見的規模為179人。大部分都是體量較小或科技型的公司董事長,還有前述提到的投資機構、自媒體、三板研究類人員等。當然,也有像卡聯科技、光谷信息這樣體量較大的公司參與其中。只是由于大公司管理層相對較忙,平時能夠參與的活動并不多。
這100多個原本陌生的人通過密集的飯局建立了前期的信任關系,然后水到渠成談起了合作。也正因如此,曾經密集聚會約飯的君子見,近半年來,活動的頻次明顯降了下來。
“它(君子見)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現在大家都非常熟了,也就不怎么張羅大的飯局了。大家都知道彼此要什么,平時手上有資源或者是項目,或者誰到了誰的公司附近,就臨時打個電話約一下。這樣3、5個人的小會面,我每周大概趕上兩、三波。”,賀衛對讀懂君表示。
接下來,為了方便對接政府產業基金、大集團的合作,君子見正在申請成立專業的協會。
將這樣一個“小生態”嵌入新三板這個大的生態中,不知未來,能夠摩擦出什么樣的火花。
來源| 微信公眾號:讀懂新三板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