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加速雙線融合,重塑零售打開新方式觀點

蘇寧此時對于2-4線城市的布局,第三則可以通過智慧零售促進2-4線城市消費升級,蘇寧選擇與地產界進行跨界合作。
在剛剛過去的618大戰中,蘇寧同比銷售額增長121%,比這更值得關注的是蘇寧三年15000家新店鋪的加速發力。日前,蘇寧易購全資子公司蘇寧商管出資98億元,與恒大地產共同設立深圳市恒寧商業發展有限公司。恒寧商業的主營業務為以蘇寧易購線上線下融合運營所需之蘇寧易購廣場的開發和運營,以滿足用戶一站式購物、休閑體驗。
當從線下起家的蘇寧發起新一輪線下重組,加速線上線下融合,智慧零售的下半場,才剛剛開始。
一年開5000家店,激活線下購買力
當今消費者購買力,究竟在線上還是在線下?
其實,當互聯網野蠻生長風口過去,當線下實體開始整改升級,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就不再單純局限于某一地點,而是變成無時無刻不在進行。例如,在線下街邊便利店消費掉一根雪糕的年輕人,很可能順手就在地鐵上為自己訂購一臺冰激凌機。熱衷在線上看參數、查配置的阿姨,則可能帶著自己做滿筆記的小本子到線下實體店,享受線上的同等折扣。
尤其,當以K11,德基,金鷹,大悅城等為代表的一批新型購物商場出現,已經在虛擬世界沉迷了太久的年輕人們也愿意出門走走,去線下休閑消費。
騰訊數據實驗室《2018家電行業人群洞察報告》也指出,消費者的購買渠道是線上線下相融相生,零售已死的口號雖然喊了許久卻難以為繼,也正是因為發掘了線下的強大購買潛能,蘇寧才會在去年12月智慧零售大開發戰略暨合作伙伴簽約大會上提出要在2018年開設5000家、三年內新開15000家線下互聯網門店。
說到線下開店,不少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貴”,第二反應就是“時間長,成效慢”,對于種種質疑,蘇寧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透過技術,批量復制,形成商業模式并進行共享,同時布局價值洼地,并進行多方投資。三者結合不僅可以降低成本,更可以讓原本需要二三十年才能完成的工作,在一年時間中就可以看到效果。
攜手跨界布局,提升行業前景
想要一年開出5000家新店、三年開出15000家新店、到2020年擁有店面2萬家、面積達到2000多萬平方,僅靠蘇寧自身顯然并不夠。為此,蘇寧選擇與地產界進行跨界合作。首先通過與萬達、恒大、融創、萬科、碧桂園等多個地產圈翹楚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從根本上解決“在哪里”的問題,再通過融資、持股等方式解決錢的問題。
(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在去年宣布啟動大開發戰略)
開啟龐大的跨界合作與“組團玩”模式,一來是瞄準了龐大的線下市場:僅以2017年為例,中國商業地產單店建筑面積8萬平方的購物中心就有310家,建筑平方3萬平方米以上的超過500,20萬平方米以上的巨型購物中心超過20座。
龐大的市場已是單一巨頭難以壟斷或吞并的存在,因此,跨界的出現是雙方利益協商的最佳渠道。
開啟跨界的第二個原因,則與蘇寧的品類提升密不可分。
目前國內消費者的消費場景復雜,行為多樣,單純品類如電商、母嬰等很容易觸達天花板。但假如開啟跨界,將實體銷售融入日常場景消費當中,那么帶來的將是全行業的升級,前景將不可限量。
顯然,蘇寧的大開發戰略,不是傳統的線下門店的跑馬圈地,而是經互聯網技術賦能后的新型互聯網門店的加速落地,以更適用于當前及未來消費需求的場景互聯網零售時代的到來。
細化產品分類,讓情景融入生活
商業地產的融入也讓蘇寧的場景細分成為可能。
依靠不同商業地產屬性與特點,開展不同內涵,不同側重點的線下實體店,滿足不同情境需求,真正落地場景營銷與智慧零售。
例如,除了蘇寧易購云店等業態外,蘇寧還開發了精品電商的線下落地產物——蘇寧極物,集時下最時髦的智能生活館、原創空間明星店,配合智慧零售模式餐廳為一體,并在24小時超市內配備了智能機械臂、物聯網圖像與定位技術等黑科技。以高科技為加持,開啟人貨場的完美重構。這類精品電商的線下落地產物可以出現在寫字樓、高檔住宅區附近,為往來的精致辦公人群帶來便捷。
精品超市蘇生鮮則可以布局在大量中高檔生活區附近。蘇生鮮的特點在于擁有100多個海外直接采購基地,買手團隊遍布全球147個國家和地區,覆蓋果蔬、海鮮水產、滋補保健等眾多品類。同時蘇生鮮開展周圍3公里范圍內最快半小時送達業務,相信也將為周邊人群帶來生活便捷。
此外,蘇寧還布局了主打社區O2O的便利小店——蘇寧小店,透過2公里范圍內最快半小時急速送達+家電維修、家電清洗、家政、快遞代收等便民服務,滿足消費者最后一公里的消費需求。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透過與商業地產的攜手,蘇寧得以將產品品類進行細分;同時依托商業地產的龐大布局,讓蘇寧可以快速實現人、貨、場的重構,真正帶動場景消費。
布局三四線城市,搶占價值洼地
另一個讓筆者感到感興趣的布局策略,是蘇寧的新店可以滲透到全國各級市場,其中的二三線、三四線城市,可以看作是蘇寧搶先占據價值洼地的一大舉措。
近年來,隨著城鄉改革的不斷深入,二三線城市開始大面積的老城拆遷,配合搶人才戰略,帶動二三線乃至三四線城市開始不斷發力。
尤其當線上物流網絡、無人機派送等物流渠道建設成熟之后,2-4線消費市場開始爆發出強大的生命活力。
蘇寧此時對于2-4線城市的布局,一來可以提前搶占價值洼地,在有效的時間內最早搶占空白市場,形成先入為主的線下優勢;其次依靠商業地產圈的拿地、建店、鋪貨優勢,領銜當地實體商業建設發展;第三則可以通過智慧零售促進2-4線城市消費升級,擴大消費規模,做大市場蛋糕。
縱觀蘇寧對于線下的回歸,其謀可謂很大,想拓展行業前景可能,想搶占價值洼地,想深入推動消費升級;但其所謀也可謂很遠,畢竟時代的風口總會變,但消費的核心,力求便捷,力求價格透明,力求快速的需求永遠不會變。無論在形式上做出何種調整,只要能夠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就是好調整。
蘇寧此波實體鋪排,以創新的科技為核心,以多場景布局為助力,以商業地產圈為依托,力求用智慧零售重新開啟線下活力新時代。有膽量,有野心,有眼光,有布局,相信零售界的下半場,好戲才剛上!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