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金所信托產品又雙叒叕逾期,陸金服P2P投資人笑噴了!金融
14日,小編獲悉,陸金所銷售的理財產品“尊理財EG1060”近期出現逾期、違約,投資人無法如期收回本金和利息。
14日,小編獲悉,陸金所銷售的理財產品“尊理財EG1060”近期出現逾期、違約,投資人無法如期收回本金和利息。據悉,該產品為陸金所代銷的大同證券“同吉58號”資管計劃,借款人為神州長城,通道方為長安信托。
令小編意外的不是這次逾期事件,而是這已是陸金所代銷理財產品不到一年內又雙叒叕一次逾期!更狗血的是,這些產品大都來自大同證券。
一年罕見踩雷四次
先讓我們簡單回顧下陸金所的“踩雷”日記:
1)2017年12月7日,大同證券公告稱,同吉9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延期兌付。該項目底層資產為中小板上市公司龍力生物(現為*ST龍力)流動性資金貸款項目。該資管計劃是通過陸金所銷售,根據產品介紹,投資期限為12個月,百萬起投,年化6.7%,共有118名投資人投資了該產品,本金及收益總金額為1.39億元。
2)2018年7月, 大同證券“同吉8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出現2018年二季度利息兌付逾期的情況。據悉,該產品涉及陸金所旗下基金銷售平臺陸基金60位投資人,代銷金額共7793萬元。該資管計劃底層資產為上市公司東方金鈺(10.040, 0.00,0.00%)的貸款項目。
3)2018年7月,大同證券“同吉1號“、”同吉2號“、”同吉5號“3款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宣布逾期。據悉,同吉1號成立規模為9970萬元,投資人數為74人,同吉2號成立規模為3103萬,投資人數為29人,同吉5號為6995萬,投資人數為62人。這三款資管計劃的底層資產為上市公司凱迪生態(現為*ST凱迪)流動資金貸款。
4)2018年8月,陸金所代銷的大同證券“同吉58號”資管計劃出現逾期。同吉58號通過長安信托通道向神州長城提供信托貸款。同吉58號成立于2017年8月24日,投資期限1年,起投金額100萬,利率6.8%,募集規模6000萬,共有53名投資者。
看完之后,小編發現已無力吐槽,陸金所代銷出事的這些資管產品均來自大同證券,原則上講,產品出問題跟陸金所關系真的不大,產品風險審核責任在發行方大同證券。但投資人認為,他們都是沖著陸金所的金字招牌來的,后者利用其品牌為爛產品背書,應承擔責任。最要命的是,大同證券的逾期產品太多了,爛泥扶不上墻。一年踩雷四次,陸金所就算臉皮再厚,也不敢說自己完全沒有責任吧。
信托理財不是P2P
可以說,在上述一連串逾期事件里,陸金所被大同證券坑慘了,代銷費用沒賺多少,品牌失血太多?;ソ鹑鹊膽摱加浀茫看斡馄谛侣劚龊?,都會引發一波投資人的恐慌退出。
每次事發后,最先中槍的一定是陸金所旗下的P2P平臺陸金服。P2P小白投資人一聽陸金所逾期了,紛紛打開電腦債轉,陸金所最高時曾經一天有上萬條債轉信息,涉及資金數十億。如果不是陸金所背后的平安集團財大氣粗,恐怕也頂不住一輪又一輪的“擠兌”,早就涼涼了。
小編覺得,有一點有必要說清楚,陸金所的“逾期”事件,其實跟P2P毫無關系。迄今為止,陸金服逾期的都為信托理財產品,起步標準100萬,不保本,目標客戶為土豪或者中產??诖镏挥形迦f六萬的,投到P2P里只為賺點早餐燒餅錢,薅個幾十塊的羊毛能興奮半天的吃土青年就不要瞎起哄了,土豪逾期跟你有什么關系,你P2P瞎湊什么熱鬧?!
當然了,土豪有錢,愿意掏出幾百萬投資預期收益率6.8%的一年期信托產品,這思路也不是小白投資人所能理解。都說“土豪死于信托,中產死于股市”,誠不欺我。當然了,說土豪傻肯定是不對,至少以往信托產品市場都是100%剛兌,即便出現逾期,最終也會兌付。
P2P還是可以保命增值
其實上句俗語還有后半句,就是“diao絲死于P2P”,不過,小編覺得,P2P相比大同證券這種理財大路貨,還是能夠輕松實現“保命”“增值”的雙重功能的。尤其是在上半年這種行業危急時刻,股市、私募、信托、資金盤都變得岌岌可危,優質的P2P反而凸顯出其安全性。當然了,P2P也暴雷無數,但是,我們在這里說的是,在同等收益率的情況下,陸金所旗下的信托產品和P2P產品,哪個更安全呢?
我們有必要來對比一下,陸金服的P2P產品36個月期限收益率為8.4%,在P2P行業排在中下游,也為包括小編在內的大多數投資人所不屑。但是,這個產品投資門檻低,最高也才1萬塊。收益率和信托產品旗鼓相當。更關鍵的是,陸金服的P2P產品最大的優勢在于安全性,其保障措施包括平安產險和平安旗下擔保公司雙重保障。平安普惠擔保的保證擔保合同規定,借款人未按時還款的,逾期滿80日(不含),則普惠擔保無條件履行代償責任。這一點足以秒殺不保本的信托產品了。
眾所周知,P2P行業今年6月到8月經歷了一場超級地震,無數投資人損失慘重,追償之路遙遙無期。剩余投資人也坐立不安,進退兩難。高收益高風險的投資風格開始被越來越多投資人拋棄,這兩個月的投資人資金流向或許預示著P2P正在邁向理性重建之路。陸金服就是最好的例子之一。
中國互金協會信披平臺數據顯示,陸金服過去幾個月交易數據相當穩定,令人意外。8月份,陸金服的待收增長了30億,比上半年月均數據增長50%。借貸金額在4月-8月之間也表現得非常穩定。
小編好奇登陸陸金服官網看了一下,13日下午,網站投資項目頁面只剩3個標的,且有兩個完成90%以上,一個完成70%以上。
再轉到債轉頁面,僅有兩個債轉標的,資金總額約為16萬左右。13日晚上8點左右,債轉頁面共有5個債轉標的,金額合計30萬左右。
根據小編的記憶,至少在今年4月份之前,陸金服應該沒有這么“熱門”過,以前陸金服債轉少則幾頁,多則幾十頁是正?,F象。
這種變化說明什么呢?小編認為,這是P2P投資市場正在發生一些微妙的變化,投資人的心理和資金流向都在朝著積極的方向變化,一方面,主流投資人首次將安全置于首位,收益率退居第二位。這在P2P過去10年發展史上應當是第一次。另一方面,主流投資人的收益預期下降,10%以內的年化回報率成為一道心理門檻;最后,投資人開始批量遷徙至高安全度的頭部平臺避險。
未來半年,這種變化應該會越來越強烈,越來越明顯。能夠捕捉這一變化并滿足投資人需求的平臺有望在最后一輪沖刺中勝出。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