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大玩標題黨,這是要重蹈“內涵段子”的覆轍嗎?觀點

作為媒體平臺和內容平臺,這樣的“標題黨”真的好嗎?
今日頭條昨天生生地把自個兒玩成了頭條,把新華社玩成了背鍋俠。
事情是這樣的:昨天下午,今日頭條APP給用戶們無差別推送了這樣一篇文章——《新華社:要多少文件騰訊才肯收手》。憑著勁爆搶眼球的標題和今日頭條全平臺流量加持,這篇文章瞬間刷屏,各大網站轉載如云,騰訊仿佛一時間成了“全民公敵”。
文章中歷數網游的原罪,比如“大多數網游在設計之初,就會刻意放大甚至推動人性的弱點”等等,聽起來都是些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話。但文章標題的火藥味之濃烈,傾向性之嚴重,怎么看都跟國家級通訊社歷來嚴肅嚴謹的風格違和。
果然不久就有吃瓜群眾扒出了真相:此文出自“新華網”而非新華社,而且文章標題也被人手動了手腳而改頭換面了。
萬萬沒想到啊,新華網的原標題是:《多少道文件才能管住網游對少年兒童的戕害》。然而,今日頭條在推送文章時來了個偷換概念,直接在標題中把“網游”替換成“騰訊”,讓騰訊來吸引火力。
看來,今日頭條也知道騰訊的名字是個流量主啊。不過,這樣的“標題黨”真的好嗎,難道就不怕出現責任和問題嗎?
常??葱侣劦娜舜蠖贾溃盒氯A社是國家級通訊社,新華網則是上市公司旗下的互聯網經營單位,兩者的名字只有一字之差,而主體性質上卻有非常大的差別。
不難看出,今日頭條此番“標題黨”操作,實際上是將源自于新華網的文章篡改了標題,再冠以新華社的名義進行全面推送。
這樣的做法真的玩得有點大,就算你跟騰訊有什么私怨,也不能拿國家輿論重器開玩笑。這事說嚴肅一點,就是涉嫌假借國家公器名義私用。這有點類似于人們常說的“假傳圣旨”,要在古代封建社會可是個很嚴重的事情。
竊以為,這次事件再次突顯了今日頭條的短板,它沒有經歷過傳統媒體時代,缺乏媒體價值基因。因此在涉及自身利益的輿論報道和公關方面的作法,往往顯得既草率又浮躁,潛意識地把用戶當成自己的免費資源,鼓動他們跟著自己的節奏一起死命嗨。某種意義上,“內涵段子”不就是這樣被“嗨”沒了的么?而數千萬的用戶則淪為了炮灰犧牲品。
據報道,在“內涵段子”事發后,今日頭條曾承諾將遠離低俗惡趣味標題黨,為此招了大量的內容編輯,不過現在看來效果不佳。想問問今日頭條的編輯們——
新華網、新華社、新華書店,你們能搞清楚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和區別嗎?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