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狂奔,虧損狂飆!曹操出行IPO是一場豪賭!觀點
曹操出行上市進程關鍵節點來臨,預示其赴港IPO進程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預計最快在2025年內完成港股上市。面臨網約車市場飽和競爭,曹操出行沖刺上市旨在破局,尋求在網約車與新能源汽車融合的賽道上開辟新路徑。連年巨虧,債務壓力山大。
遞交招股書近一年后,曹操出行 IPO 進程終于迎來關鍵節點。
從 2024 年 4 月首次遞表,到 2025 年 4 月順利通過中國證監會境外發行上市備案,并迅速更新招股書。而通過上市備案也標志著其赴港IPO進程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曹操出行最快有望于2025年內完成港股上市,成為李書福商業版圖中又一關鍵落子。
行路至此,曹操出行面臨的挑戰依然不容忽視。
當下的網約車賽道,早已不是當年群雄逐鹿的草莽時代,市場漸趨飽和,競爭近乎白熱化。曹操出行此時沖刺上市,既是背水一戰,也是謀篇布局。其招股書中披露的資金用途,彰顯了在技術革新、車輛定制等領域破局的野心,試圖在網約車與新能源汽車融合的賽道上開辟新路徑。
在這樣的行業大環境下,曹操出行的IPO之路,究竟是通往救贖的坦途,還是布滿荊棘的冒險,著實令人深思。
連年巨虧,債務壓力山大
曹操出行背靠吉利集團的出行平臺,自成立以來便承載著諸多期望,從增長數據來看,曹操出行似乎表現不錯。
招股書顯示,截至 2024 年底,其在 136 個城市運營,2023 年 GTV 為 122 億元,同比增長 37.5%;2024 年增長到 170 億元,同比增幅 38.8%。并且在 31 個城市擁有一支超過 34000 輛車的定制車隊。2021年到2024 年營收也不斷增長,分別約為 71.53 億元、76.31 億元、106.68 億元和 147 億元。
此外,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顯示,曹操出行的2024年市場占有率為5.4%,同期龍頭企業市占率為70.4%。以GTV計,曹操出行過去三年一直位列中國網約車平臺前三名。
但即便如此,曹操出行依舊連年虧損。2021年到2024年,分別虧損30.07億元、20.07億元、19.81億元和12.46億元,累計虧損額為82.41億元。與此同時,截至2024年12月31日,曹操出行的負債總額為112.83億元,流動負債凈額為81.46億元,資金鏈隨時可能斷裂,陷入財務危機的邊緣。
曹操出行營收與凈利潤的背離,主要源于公司在市場拓展過程中面臨的高成本壓力。
一方面,高昂的運營成本是曹操出行盈利之路上的沉重枷鎖,尤其是出行服務的司機收入及補貼這一項費用,堪稱“吞金獸”。
近幾年,網約車平臺大打價格戰,為了吸引和留住司機,曹操出行不得不持續投入高額補貼,以維持運力。2021年到2024年,司機收入及補貼成本分別為72億元、62.85億元、81.46億元和107.15億元,極大地壓縮了利潤空間。
另一方面,監管政策的日益嚴格,網約車平臺對司機和車輛的合規化要求越來越高。曹操出行采用的 B2C 運營模式,雖然整體合規率較高,但也導致運營成本大幅增加。與一些采用 C2C 模式的平臺相比,曹操出行在成本控制上處于劣勢,這也進一步壓縮了其利潤空間,使得盈利變得更加困難。
曹操出行在營收增長的表象下,深陷虧損與債務的雙重困境,想要成功獲得資本青睞,難度并不小。
暴露三大致命短板
網約車賽道的廝殺從未停歇,背靠吉利集團的曹操出行,看似手握資源牌,卻在沖刺 IPO 的關鍵節點,暴露出三大致命短板。
一來,網約車行業中,司機的合規性是保障運營安全與服務質量的基石。但曹操出行在這一方面卻存在嚴重漏洞。
2022 - 2024 年期間,曹操出行旗下活躍司機數量不斷增長,從 213.51 萬名增至 590.58 萬名??闪钊苏痼@的是,曹操出行平臺仍有司機尚未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截止2024年10月底,曹操出行有6.5萬名活躍司機在“無證上崗”。
這些不合規的司機,猶如一顆顆隱藏的“定時炸彈”。從行業過往案例來看,無證司機由于未經過系統培訓,在駕駛技能、服務意識以及對交通規則的熟悉程度上,都可能存在不足,極易引發交通事故、服務糾紛等問題,嚴重損害平臺的品牌形象。
二來,曹操出行過度依賴聚合平臺“引流”,一旦聚合平臺提高抽成比例或削減流量傾斜,平臺將立即陷入訂單暴跌的困境,此前積累的市場份額或將瞬間瓦解。
2022年至2024年,曹操出行訂單量快速增長,期間年內分別為3.83億單、4.48億單、5.98億單。但是絕大多數訂單來自聚合平臺,數據顯示曹操出行在聚合平臺的訂單分別占GTV的49.9%、73.2%及85.4%,同時分別占訂單量的51.4%、74.1%及85.7%。
三來,在“重資產 + 高補貼”的運營模式下,曹操出行的虧損幅度雖然有所收窄,但實現盈利仍然遙不可及。
要知道,與 “網約車一哥” 滴滴出行的 C2C 模式不同,曹操出行采用 “公車公營 + 認證司機” 的 B2C 模式,通過自有車輛和專職司機提供標準化服務。這種模式雖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服務質量,但也極大地推高了經營成本,在營收增長無法有效覆蓋成本增長的情況下,曹操出行只能在虧損的泥沼中越陷越深。
總之,曹操出行面臨的司機不合規、依賴聚合平臺以及虧損這三大難題,相互交織、相互影響。若曹操出行不能盡快找到有效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即便成功上市,也難以在資本市場上獲得投資者的長期青睞,在競爭激烈的網約車行業中,其生存與發展將面臨嚴峻考驗。
豪賭智駕,機遇與挑戰并存
困境與生機并存,虧損與債務重壓之下,曹操出行正全力求變,堅定地以技術驅動為突破點,全力開辟第二增長曲線,于泥潭中探求新生之路。
曹操出行聚焦 Robotaxi領域,不僅上線“曹操智行自動駕駛平臺”,構建國內首個深度耦合智能制造、智能駕駛、智能運營的“F立方”全域自研閉環智駕生態,還投放了首批前裝改制量產Robotaxi。
可以預計,一旦曹操出行Robotaxi 實現規?;涞兀涑杀九c效率優勢將遠超傳統網約車。
不過,這一領域早已成為巨頭們逐鹿的戰場。據網經社不完全統計,京東、阿里、騰訊、百度、華為、美團、滴滴、如祺出行、T3出行、哈啰出行、享道出行、小馬智行等企業紛紛對自動駕駛展開布局。
比如:滴滴與廣汽埃安聯合打造的 Robotaxi,未來將分批有序投放萬輛級,以混合派單形式接入滴滴出行網絡,已然搶占了市場先機。曹操出行盡管背靠吉利集團這棵大樹,在車輛制造與技術研發上有一定資源支撐,可在智駕領域的布局仍稍顯滯后。
此外,Robotaxi 技術的不成熟,是曹操出行無法回避的痛點。
目前,企業雖在系統算法能力和硬件水平提升上投入大量精力,但距離真正實現安全、高效的無人駕駛仍有漫長的路要走。道路交通環境的復雜性,遠超實驗室模擬場景,道路狀況、信號燈變化、車輛與行人的交互等諸多因素,都可能成為 Robotaxi 行駛過程中的“絆腳石”。
值得一提的是,曹操出行試圖通過行業生態鏈垂直整合以及深化與吉利的協同,來挖掘增長潛力。并且積極探索“出行 + 充電 + 二手車”閉環,旨在打造完整的出行生態體系,為用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務。
然而,出行、充電與二手車業務之間的協同難度遠超預期,如何實現數據共享、資源優化配置,成為橫亙在曹操出行面前的一道難題,稍有不慎,不僅無法形成合力,還可能因內部業務沖突,阻礙整體發展。
綜上所述,當智能技術成為網約車行業的“入場券”,曹操出行的技術轉型更像是一場豪賭。在巨頭壟斷、資金短缺、技術滯后的多重壓力下,其若想殺出重圍,不僅需要在自動駕駛領域實現“彎道超車”,更要重構生態閉環的底層邏輯,破解協同難題,否則將淪為被時代拋棄的前浪。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