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讓位于智能 TCL空調破解行業三大痛點智能
對于競爭格局相對固化的空調行業來看,總需要一些新的思維、新的技術、新的力量來打破。
對于競爭格局相對固化的空調行業來看,總需要一些新的思維、新的技術、新的力量來打破。不過,比打破格局更重要的是,產業需要更加理性與科學地實現從功能到智能的進化。WiFi模塊的聯網、高成本的黑科技疊加,這些都不是智能空調的本質要求,當然也不是用戶真正的需求與期待。那么,智能空調的新時代,究竟應該呈現怎樣的面貌?誰又有機會成為這個智能新時代的扛旗者?
空調業的三大痛點
城鎮化加速、新中產崛起、高溫天氣持續……在過去的兩年,空調業的利好頻出,整個行業處于狂飆突進中。
尤其是2017冷年,空調業可謂經歷了過去5年來最好的時光。國家信息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冷年我國空調整體內銷零售市場規模達5622萬臺,同比增長28.5%,銷售額同比增長30.5%,創下歷史最高銷售記錄。
相比彩電、洗衣機、冰箱行業的低迷與困頓,空調行業的前景看起來一片大好。但釘科技分析認為,空調業的發展雖然相對更加穩健,但依然有不少隱憂,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競爭格局相對固化。市場長期由格力、美的、海爾主導,頭部品牌缺乏自我顛覆的決心與勇氣,格局穩定之余也帶來的產品技術變革不夠快速和徹底的問題。
二是“靠天吃飯”的局面未徹底擺脫。拉長時間線來看,空調市場其實一直起伏不斷,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空調的銷售尚未徹底擺脫“高溫持續銷售沖高、雨水頻發銷量不振”這種“靠天吃飯”的局面。
三是產品技術概念大于實際。從變頻、節能到智能、人工智能,空調行業圍繞階段性熱點,進行了數輪概念和營銷炒作,但很多時候產品技術的概念大于實際,或者說并沒有真正貼近用戶使用場景進行創新研發,導致產品技術與用戶期待產生了不小的錯位。
痛點的形成并非在朝夕之間,根本原因在于很多企業習慣于待在自己的“舒適區”,形成慣性思維而不自覺。如果無法跳脫出固化思維、固化格局,那么行業和企業的命運就必然會依循“生命周期”理論,盛極而衰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智能化破局的機會
上述空調行業的發展隱憂,實際上并不是沒有解決的機會。在互聯網、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空調業迎來了新一輪的增長機會,從功能時代向智能時代的演進也帶來了格局重塑的可能。
先看看智能空調的市場狀況。在空調市場穩步增長的同時,近年來智能空調的份額也在不斷提升。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14/2015/2016年智能空調的滲透率分別為6.3%、12.4%、20.1%,以幾乎每年翻倍的速度在增長。
另據市場研究機構預計,2017-2020年,智能空調的銷量將以年增長率35%的速度增長,到2020年,我國智能空調的銷量將達到5500萬臺。
釘科技注意到,在智能化的風口,已有個別企業脫穎而出,比如TCL空調。據了解,TCL空調已經實現了連續8年的高速增長,是空調行業成長最快的企業。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TCL空調邁過了1000萬年產銷的門檻,沖入行業前五。
從競爭格局看,如果說在傳統空調時代,頭部品牌的優勢比較明顯,那么在新的智能時代,大家基本回到了同一起跑線。誰對智能的理解更深,誰對用戶的痛點解決的更好,誰就有可能上演一出精彩的彎道超越好戲。
從市場趨勢看,空調市場此前之所以長期需要“靠天吃飯”,主要原因在于產品的功能過于單一,用戶很多深層次的需求并沒有得到挖掘和滿足。在完成智能化躍升后,用戶體驗會得到極大提升,用戶需求也會不依賴天氣因素而持續爆發。
從技術趨勢看,雖然智能被一些廠商用于營銷炒作,存在市場透支的風險,但整體看,融合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智能科技,無疑仍是這個行業最具發展前景的技術。并且,在智能家居、智慧家庭的發展大勢面前,空調的智能化是必然要求。
在新的智能時代,固化格局完全可能打破,像TCL空調一樣實現彎道超車完全有可能;用戶潛在需求會被最大限度的激發和滿足,企業也不再深處“靠天吃飯”的焦慮與不確定中;行業也將走出概念驅動發展的階段,智能科技將成為推動產業升級的核心推力。
扛旗者的新高度
雖然智能是普遍看好的產業趨勢,但目前行業企業對智能的理解不盡相同,認知也并不處于相同的水平。
回看空調的智能化的發展歷程,基本可以總結為以下兩個階段:
智能空調的1.0階段,主要是以在空調中增加WiFi模塊為主要特征,認為聯網即智能。但行業數據顯示,這個階段產品的激活率不足20%,活躍用戶也只有15%。大多數用戶購買了這樣的智能空調,卻并未使用智能功能。
智能空調的2.0階段,主要以嫁接各種“智能黑科技”為主要特征,如智能圖像、紅外人感等。但由于增加成本過高,功能實用性不強,同樣趨于小眾,難以普及。
可以看出,在1.0和2.0階段,智能空調都有名無實,真實發展狀況很難令人滿意。那么,智能空調的新時代,又該如何打造?
舊實力很難領跑新時代。已經沖進行業前五的TCL空調做出的創新實踐,值得行業深思和借鑒。以用戶為中心,TCL智能空調梳理出用戶的三大核心訴求,并進行了針對性的創新布局,堪稱智能空調時代的扛旗者。主要體現在:
其一,不僅節能,而且省錢。
有人工智能算法的加持,實現1Hz超低頻控制,TCL空調全工況運行比普通空調可節能30%左右。另外,TCL智能空調還創新推出了“電能管家”功能,用戶不僅可實時了解空調電費的使用情況,還可根據用戶設定的電費定額有效工作,一晚一元錢電費的功能也可輕松實現。
其二,不僅舒適,而且健康。
在“風”的舒適方面,TCL智能空調搭載了“涼感柔風”系統,可以將普通空調出風的渦動氣流,彌散轉變為柔風層流,氣流舒適滿意率提升25%。全新的智能矢量送風技術,讓一臺空調可以擁有72種不同的送風模式。此外,速冷功能可以在30秒內將出風口溫度降至17度,速熱功能可以在60秒內將出風口溫度升至40度,大幅提高了舒適性。
在健康方面,可以實現智能提醒和自清潔功能。55度鈦金雙蒸自清潔,可以定期將空調室內機蒸發器水洗一次,帶走塵垢,并用55度高溫烘干去霉,保證家人健康。空調的過率網臟了該清洗時,空調會智能提醒用戶進行清洗,準確率高達100%。
其三,不僅便捷,而且更懂用戶。
智能的一大要義便是降低用戶的使用門檻,甚至不需要用戶做什么便可以實現最優狀態。TCL智能空調搭載了智能語音交互系統,語音指令識別準確率高達95%,可實現非常自然的語音人機交互。另外,還可以跟蹤、學習用戶使用空調的習慣,智能匹配最優的空調工作方案。智能系統可同時實現溫度濕度的控制,在濕度大時保持房間干爽,在濕度低時將濕度保持在適宜消費者的潤澤范圍。
從功能到智能,這樣的“范式轉移”在很多行業都在不可逆的推進中。無論是頭部品牌還是長尾品牌,都需要脫離自己的“舒適區”,像TCL空調一樣,用一個個貼近用戶的有意義的創新去擁抱智能化的新時代。
來源:釘科技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