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名單公布,折射出怎樣的產業發展風向?觀點

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型業態與應用模式,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一直是當前經濟發展的重頭戲,從國家到相關企業都給予了足夠的重視。
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型業態與應用模式,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一直是當前經濟發展的重頭戲,從國家到相關企業都給予了足夠的重視。
為了加快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在11月6日舉行的2019年產業互聯與數字經濟大會暨第二屆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發展大會上,工信部正式公布了2019年國家級十大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透過這份榜單評選以及入圍企業的發展特征,也讓我們對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情況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工業互聯網步入深水區:跨行業能力培養成發展重頭戲
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現代工業技術深度融合的產物,是未來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的重要載體,已然成為全球制造業競爭的著力點。
從政策方面來看,國家也是不斷鼓勵支持引導工業互聯網的發展。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為制造業轉型升級賦能。而在近日,工信部聯合多部委印發了《加強工業互聯網安全工作的指導意見》,對工業互聯網發展過程中的安全問題給予重視。
就目前看來,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不只是技術端的突破,更重要的是能夠提供跨行業跨領域的解決方案。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是連接設備、軟件、工廠、產品、人等工業全要素的樞紐,是海量工業數據采集、匯聚、分析和服務的載體。
此次,工信部2019年十大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名單的公布,其實就是對現階段主流工業互聯網平臺在這一方面的能力進行了展示。
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申報能力要求重點圍繞平臺資源管理能力、服務能力兩個維度對工業互聯網平臺進行評價,包括工業設備管理、軟件應用管理、用戶與開發者管理、數據與平臺應用管理等九個方面細化指標。
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評審細則主要涉及三大維度,即工業總體發展水平、平臺面向行業領域的解決方案提供能力、平臺可持續發展能力。
其中,平臺總體發展水平方面涉及工業設備連接能力、工業模型數量、工業APP數、平臺活躍用戶數量、平臺活躍開發者數量以及行業領域覆蓋數量這幾個方面。平臺面向行業/領域的解決方案提供能力重點對平臺解決方案的技術先進性、與平臺關聯度、應用價值、可復制推廣能力等進行評價。
平臺可持續發展能力主要考察戰略保障機制、安全可靠水平、投資回報潛力、市場認可程度這四個方面。
據統計,中國有41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和525個小類的工業企業,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而每類工業企業都有自己獨特的工業Know-How和行業知識。
要想構建出一個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鏈接的新型的生產制造和服務體系,這考驗的其實就是平臺的跨行業跨領域的能力。此次工信部2019年十大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清單評選,其實也是對這其中的各項具體要求進行了細化。
制造業經驗凸顯:“三大能力”釋放企業轉型動力引擎
正如前面我們所說的那樣,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不只是技術方面的閉門造車,更要真正懂行業,深入到制造業具體需求上去才行。
而在這一方面,深耕企業級市場多年的浪潮優勢非常明顯,比其他科技公司有更多的制造業經驗,同時相比制造業企業有更全面技術等能力。
早在2017年,浪潮云就推出了自己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目前已面向工程機械、電子信息、電力等10大行業,構建了涵蓋研發設計、采購供應、生產制造等9大領域的解決方案,在跨行業跨領域方面已經得到了充分的證明。
而在這一過程中,浪潮也形成了自己的3大能力,即云服務平臺支撐能力、企業信息化服務能力、先進制造業的模式經驗。
在云服務平臺能力上,浪潮基于布局全國的62個云數據中心,為全國170+個省市政府和100萬+企業提供云服務;在大數據領域,浪潮云已為100+省、市政府提供政府數據運營服務。其平臺資源管理能力得以凸顯,其安全性、穩定性等優勢也已經得到證明。
在企業信息化領域,浪潮可提供涵蓋大、中、小微企業市場全面的云ERP解決方案,并且形成了世界級的企業數字化轉型案例庫和經驗。
在先進制造業模式的經驗方面,浪潮自身就有著豐富的先進制造業經驗,一方面通過工業互聯網建設自身實踐,打造了全球先進制造典范,即浪潮智能工廠。另一方面,浪潮利用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中儲糧、山東鋼鐵等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積累了豐富的產業經驗,這為其跨行業服務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在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之時,浪潮云還確立了“兩個布局”,即平臺布局和生態布局。
平臺布局在于打造以物聯網為核心的數據采集能力,公有云、邊緣云及大數據計算和服務能力,面向領域的應用市場及敏捷開發能力;而生態布局在于著力構建以設備聯網為基礎的邊緣生態、以數據分析和機理模型為基礎的平臺生態、以工業場景為基礎的領域用生態。例如“云梯計劃”,發展合作伙伴,面向全國推進“1+N”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建設等。
如果說“三大能力”構成了浪潮云技術的先進性、平臺應用價值、可復制推廣能力等方面的能力,那么“兩個布局”則幫助浪潮在跨領域布局以及可持續性上添足馬力。
單一企業肯定無法獨立提供,覆蓋各工業行業的工業互聯網解方案。但通過平臺建設和生態建設,實現資源匯聚,實現開放合作、分工配合,從而滿足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各項條件,生態伙伴互利共贏,而這也使得浪潮具備長遠發展的基礎。
充當轉型“擺渡人”:打造多項工業互聯網轉型典型案例
就目前看來,浪潮長期實踐案例積累下的數據與經驗,促使浪潮具備足夠強悍的競爭壁壘。
這種壁壘不單單指技術端的領先以及產品端的完善,更重要的是懂企業。可以直擊企業在工業互聯網轉型過程中的實際需求,實現更有針對性的布局,因而浪潮所取得的成績也是顯而易見的。
目前,浪潮已與170多個省市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云計算、大數據和工業互聯網;取得山東、廣東、浙江、湖南、河南、吉林、內蒙古、甘肅等24個省份260多個地市企業上云服務商身份,助推全國百萬企業上云。也創造了許多工業互聯網升級的典型案例,例如浪潮智能工廠、滕州機床云等。
以滕州機床云為例,堪稱工業互聯網轉型經典案例,也是浪潮云綜合能力的一次“秀肌肉”。
機床是國家戰略性支柱產業,是一個國家制造業水平高低的象征。我國機床產業在世界上已具備較強的競爭力,但產品大部分仍是低端機床,這其中存在許多問題。而浪潮通過打通機床產業“設計、生產、交付、運行”等過程的全鏈條,幫助滕州從“中國中小機床之都”向“中國機床裝備服務之都”轉型。
從具體細節來看,也反映出浪潮不只是閉門造車,而是真的懂行業。
例如針對資源不共享、信息不對稱的痛點,浪潮云還打造了“中國機床海淘網”,通過對標識解析進行打碼,實現了機床產品及備品備件的產品數據采集;為“機床云”開發針對機床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軟硬件系統,實現了對機床母機的實時監控、故障預警和預測性維護等功能。
不難發現,滕州機床云的成功其實得益于浪潮“平臺+生態”模式。浪潮云工業互聯網機床云將作為一個開放的行業級開發和服務平臺,打通機床的設計、生產、銷售和后服務的全鏈條,提供圍繞機床全生命周期的數據和應用服務。這一案例也成功入選2019年中國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應用案例。
借用浪潮云董事長兼CEO肖雪在演講時的一段話,工業互聯網不僅已成為產業發展的驅動力,在智慧農業、數字政府、智能工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且也可以從過程、管理、標準等多個方面促進傳統產業高質量發展,浪潮云將依托云、數、智以及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力量,打通核心業務流程數據以及政府數據、第三方數據,整合形成數據鏈,通過以數據服務各個場景的形式搭建供給鏈,并基于整合的數據和供給鏈全場景,發揮數據價值提供各類服務,形成價值鏈,以此打造可信任的數據自由流,塑就新運營商,構筑新生態。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