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激進股東VS曹國偉,陽謀對陽謀通信
根據公開資料推算,曹國偉大約減持了400萬股。假如借MBO之名以單價32.14美元/股買進的股票在80美元/股以上減持,套利空間在2億美元左右。不過由于采取了股權融資,相當一部分收益“流失”了。
2017年9月18日,新浪(NASDAQ:SINA)第五大股東Aristeia Capital對新浪董事會發難并建議增選兩名獨立董事。在其后的一個多月當中,雙方相互指責并為自家候選人拉票。
不管11月3日新浪股東大會投票結果如何,管理層與激進股東的爭斗都難以平息,曹國偉的“太平日子”恐怕是到頭了。
你來我往撕破臉
2017年9月18日,Aristeia Capital(持有約300萬股)向新浪董事會建議增選兩名獨立董事――Thomas J. Manning和Brett H. Krause。
兩年半以來,Aristeia對新浪的公司治理、資產負債表、運營、戰略及競爭態勢進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新浪的公司治理存在的系統性缺陷,不僅使公司價值被大幅低估還阻礙公司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對估值進行修復。
新浪董事會現有四名“獨立董事”,每年對一個席位進行選舉、允許連選連任?,F任四位“獨董”任職均已超過13年。
Aristeia 指出,“獨董”與公司存在長期而密切的關系,無人具有真正的獨立性,沒有達到公眾公司獨立董事應該達到的標準。
Aristeia還認為:
1)曹國偉利用杠桿的“機會主義式認購”(Mr. Chao, who used borrewed funds to opportunistically purchase)稀釋了其它股東的權益;
2)新浪“毒丸計劃”實際上只保護了曹國偉一個人的利益。
成為股東之后,Aristeia曾努力尋求與新浪高層對話的機會,最終在香港得到曹國偉接見。Aristeia認為己方提出的建議并沒有被充分考慮,新浪公司的治理并未從全體股東利益出發而是為“特定的內部人員”(a select few insiders)服務的。
Aristeia提出四個備選措施:
1)出售新浪以兌現“微博紅利”令股東充分受益或者讓微博反向收購新浪;
2)將所持微博股票全部分給新浪股東(實物分紅);
3)出售微博股票并將所獲現金分給新浪股東;
4)大量回購被低估的新浪股票(目前新浪每股現金超過18美元);
新浪董事會已成鐵板一塊,即便Aristeia推薦的候選人當選也無法讓上述備選措獲得批準,但可以起到“鲇魚”的作用。這是陽謀――光明正大地謀求自己的利益。
新浪董事會當天就回應稱“不相信Aristeia真的在意公司治理,所圖乃是短期收益”。
9月25日新浪提名張懿宸(2002年開始擔任獨董)連任董事(今年輪到張懿宸的席位重選)。
9月27日,Aristeia向新浪全體股東發出公開信。
10月3日,新浪再次敦促股東投票給張懿宸并指責Aristeia對曹國偉進行了人身攻擊,“曹國偉持股比Aristeia多200%”,因此“只有全體股東贏曹國偉和新浪董事會才會贏”。
10月5日、10月12日、10月16日、10月17日、10月20日,Aristeia先后六次公開“拉票”并就其對曹國偉及新浪董事會的指責提供論據。#Aristeia專門設立了一個網站#
新浪亦于10月10日、10月12日、10月18日、10月20日進行了四輪反擊。
新浪有沒有被低估?
按2017年10月17日收盤價,新浪所持微博46%股權、72%投票權(2017年6月7日實物分紅后)市值96.6億美元,而當天新浪市值為78.9億美元。新浪所持微博股權的市值相當于新浪市值的122%。僅此一項,新浪就被低估了22%。
比方說新浪是家錢包廠商,它生產的錢包裝入1220元現金后,連錢包帶現金賣1000元。這家工廠的管理團隊不被質疑才怪。
新浪本身不是空殼。過往12個月門戶網站營收、毛利潤分別3.88億美元、2.15億美元。假如市銷率按2倍計算(微博市銷率24.9倍),新浪門戶業務估值為7.76億美元。
截至2017年6月30日,新浪凈資產為32.24億美元,剔除以成本入賬的長期股權投資11.54億美元(包括微博),剩余20.7億美元。
持有微博股票市值、門戶業務估值、剔除長期投資資產凈值(微博已單獨計算),三項合計125億美元,較新浪市值高58.5%(按10月17日收盤價)。
Aristeia聲稱新浪被低估41%不為聳人聽聞。
新浪董事會績效如何?
在9月25日發表的稿件中,新浪董事會自夸其德曰:
It is clear that the SINA Board and management team have delivered industry leading performance, created significant and certain value and expect additional upside from its organic growth strategy and Weibo holdings.
2011年新浪營收達4.83億美元,其中沒有一美分來自微博;2016年新浪營收突破10億美元,但來自微博以外的營收僅為3.79億美元,較2011年下降21.5%。
所以Aristeia打臉曰:2016年新浪非微博業務EBITDA較2011年下降87%。
“Sina’s non-Weibo business has performed poorly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Aristeia這樣評價。
2014年以來,門戶業績“輕微復蘇”,但在微博映襯下毫無“光澤”。
2014年Q1,來自門戶、微博的收入分別為8387萬美元和6751萬美元;2017年Q2,來自門戶、微博的營收分別為1.07億美元和2.53億美元;2014年以來,門戶、微博平均季度漲幅分別為1.86%和10.7%。
2014年Q1,來自門戶、微博的毛利潤分別為4442萬美元和5007萬美元;2017年Q2,來自門戶、微博的營收分別為6466萬美元和2.03億美元;2014年以來,門戶、微博平均季度漲幅分別為2.95%和11.36%。
新浪業績好也罷壞也罷,主要責任人無疑是曹國偉,與4位獨董的關系極為有限。
再說微博表現優秀與“新浪董事會表現優秀”又是兩個概念,隔著曹國偉、隔著微博董事會、隔著微博高管,微博不能算是4位新浪獨董的“政績”。在新浪董事會里“混”了十幾年,沒有多少“政績”,難免令人懷疑4位獨董尸位素餐。
股價被嚴重低估,主營業務績效不佳,新浪董事會難辭其咎。Aristeia觸碰獨董們的“鐵飯碗”,只不過提出增舉2名獨董,可以說留足了情面。
“MBO”鬧劇
曹國偉于新浪上市前夕加盟,歷任CFO、COO、CEO和董事長,多次率領這艘“舊船”修正航道駛向成功。僅憑2009年推出微博,曹國偉就是新浪當之無愧的“中興功臣”。
曾在安達信、普華永道任審計師,熟諳各種資本運作套路的曹國偉,財技遠非崔廣福(藝龍前CEO)、郭盛(智聯招聘CEO)等職業經理人可比,江湖人稱“曹會計”。
2006年5月,曹國偉成為新浪第五位CEO(前任依次為沙正治、王志東、茅道臨、汪延)。當時新浪董事會有10位成員,曹國偉排第3,位列段永基(董事會主席)、汪延(董事會副主席)之后。
2008年4月,曹國偉接替段永基出任董事長。截至2015年3月31日,新浪董事會由11人組成,其中6人為獨立董事。一年后,獨董人數減至4名。
2009年5月,曹國偉提出向Twitter學習、全力以赴做微博、向新媒體進軍的戰略。
2009年9月28日,曹國偉加盟新浪10周年。新浪宣布曹國偉為首的管理層以1.8億美元購入560萬普通股,占擴大后股本的9.3%,成為第一大股東。困擾新浪的股權分散、管理層與董事會脫節等問題得到了解決,被外界視為重大、長期利好。
在致新浪員工的信中,曹國偉說:
十年新浪,我們每個人都付出了很多,也收獲了很多。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實現自己角色的轉換,以一個創業者的心態來面對我們的未來。新浪的繼續騰飛需要創業精神,讓我們一起共同開始新浪歷史上的第二次創業,期待我們的共同奮斗能創造更加輝煌的明天!
2009年11月25日,新浪MBO宣告正式完成。曹國偉通過New-Wave(BVI)掌控574.38萬股,占已發行股票的9.5%。
吊詭的是,就在高調推進MBO同時,曹國偉居然在二級市場減持了50萬股,套現2251.244萬美元,均價45.02美元(2009年11月18日到11月25日期間),而MBO股票的認股價為32.14美元/股。曹國偉套利644萬美元。
During the period from November18 to November25, 2009, Charles Chao sold 500,000 Shares in the open market for aggregate proceeds of $22,512,440.
2012年報顯示,管理層(包括新浪控股及10名員工)持有227.2萬股,占比回落到3.38%。其中,曹國偉持有181.6萬股,占比2.27%(2014年降至130.8萬股)。
新浪“MBO"后的24個月當中,約有8個月股價在80美元以上(最高135美元)。
根據公開資料推算,曹國偉大約減持了400萬股。假如借MBO之名以單價32.14美元/股買進的股票在80美元/股以上減持,套利空間在2億美元左右。不過由于采取了股權融資,相當一部分收益“流失”了。
阿里向“微博員工”購買微博股票
微博招股文件顯示,2013年4月29日,阿里投入5.858億美元認購480萬普通股和3000萬股優先股,占新浪微博擴大后股本的18%。
480萬普通股分為兩部分:130萬股向員工購買、350萬股由新浪向阿里發行。但與阿里交易完成后,新浪要向員工回購350股“已到手期權”(vested options)。換言之,阿里用于購買480萬股普通股的8000多萬美元全部流入"員工"腰包。原文如下: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transaction, the Company issued ordinary shares to Alibaba on the Transaction Date and then repurchased the 3.5 million vested options from employees subsequent to the Transaction Date.
The consideration for both the ordinary shares and vested options were paid to the Company first and then paid/to be paid to the employees subsequently.
文件沒有披露阿里向那些幸運的“微博員工”購買股票。好在董事、高管持股必須披露,TA們是:曹國偉、杜紅、張懿宸(就是此次被推薦連任的新浪獨董)、唐葵、王高飛、張懌、葛景棟、王雅娟。阿里不向他們買向誰買?
“二次MBO”財技爆棚
2015年3月31日,曹國偉持有146.7萬股新浪(包括減持“MBO”股票剩下的92萬股,其余為股權激勵所得)占比2.5%。
2015年11月16日,新浪宣布向CEO曹國偉定增1100萬股已經完成,單價41.8美元/股、總對價4.6億美元。
交易完成后,曹國偉以持有1245萬股、占比17.8%成為第一大股東(其中38.25萬股由曹國偉在60天內決定是否認購)。4.6億美元的一半通過抵押股票貸款獲得,抵押率為50%。估計2.3億美元是曹國偉當時除房產以外的所有家當。
此次新浪有意回避了MBO的提法,想來是因為上次的吃相過于難看。
這就是Aristeia揪住不放的“unnecessary share issuances to related parties”,Aristeia指出“這筆錢至今仍趴在賬上”、“稀釋了其它股東的權益”、“使公眾股東損失將近10億美元!”
截至2017年3月31日,曹國偉持股降至1187萬股,較“二次MBO”后減持58萬股。按10月17日新浪股票收盤價(110.48美元/股),曹國偉浮盈7.5億美元。
2016年3月31日,曹國偉持有303.5萬股微博。2016年8月、2017年10月,新浪先后兩次以微博股票進行“實物分紅”,方案為“每10股新浪送一股微博”。曹國偉大約獲得將近240萬股,持股總數超540萬股。
2017年3月31日,曹國偉所持微博股票已低于1%(少于219萬股),一年間減持300多萬股。而在2016年9月,阿里再次斥資1.35億美元,向"微博員工“購入300萬股微博(交易完成后,阿里在微博的股權、投票權分別提至31.5%和15.2%)。
2017年底,曹國偉需要償還本金2.3億美元(利息未披露),目測約有1億美元缺口。
按10月17日收盤價,曹國偉所持1187萬股新浪、約200萬股微博的總市值為15億美元,考慮負債及套現所得,個人凈資產約為14億美元(90億人民幣)。
胡潤最新公布的財富榜顯示,52歲的曹國偉擁有個人財富60億,與一票老板并列第686位(排名上升了311位)。胡潤榜真心不靠譜,以曹國偉為例,一下子少算30億。
兩年間(2015年-2017年),曹國偉個人財富從2.3億美元增至14億美元,增幅超過500%,而新浪市值增幅145%,股東能不急嗎?
同期,微博市值增幅超過500%,曹國偉重倉新浪卻令個人財富增速與微博同步,而且全部都是光明正大的陽謀,都有公開的資料可查,這就是財技!
激進股東Aristeia與曹國偉用的都是陽謀。陽謀比陰謀好,毛主席說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陰謀詭計。
但新浪“只有全體股東贏曹國偉才會贏”之說不成立?。ㄔ捠牵篒n short, Mr. Chao and the Board will only gain if all SINA shareholders gain.)
事實情況是:曹國偉贏500%,新浪其它股東贏150%。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