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分紅看茅五瀘:茅臺“真大方”,五糧液“假闊綽”?觀點

2020年五糧液分紅101億,五糧液產品的產量3.3萬噸同比增長18.9%,五糧液在高端市場迅速增長。
文:向善財經 作者:劉能
一季報和年報出爐完畢之后,人們對白酒行業的增長又有了新的認知。
過去一年,茅臺營收1276億,同比增長16.5%,凈利潤627億同比增長19.5%;五糧液營收739億,同比增長11.7%,凈利潤266.9億同比增長14.1%。瀘州老窖營收251.24億同比增長21.7%,凈利潤103.6億同比增長30%。
增長之外,股東們對于白酒企業也提出“靈魂之問”:上市這么多年,掙了這么多錢,為什么不能多分一點利潤呢?
在五糧液股東大會上,林園就向管理層發言,希望分紅能夠提升到80%,引發一眾股東響應。
那么,像五糧液這樣的能掙錢又不缺錢的企業,為什么不多分一點利潤給股東呢?每年白酒企業的分紅情況究竟怎樣?不妨一窺究竟。
高端白酒年度分紅,誰是“假闊綽”誰又“真大方”?
從往年的分紅情況來看,茅五瀘三家分紅金額不算少。
營收利潤獨一檔的茅臺自然不用說,2022年預計派現金額合計為325.49億元。派現額占凈利潤比例為51.90%,統計顯示,茅臺上市之后累計分紅達1761億元。占凈利潤比例為49.95%。
五糧液方面,2020年五糧液分紅101億,占當年凈利潤的48%。2022年分紅確實增加了,五糧液管理層表示,擬每10股派37.82元(含稅),現金分紅總額為146.80億元,分紅比例為55.00%。
瀘州老窖2022年分紅方案為10派42.25元(含稅),分紅總額達62.19億元,占歸母凈利潤的60%。上市以來總分紅291.33億元,總分紅率達52.30%。
整體來看,茅臺、五糧液分紅金額都過百億,但從比例上來看,2022年分紅比例最高的反倒是瀘州老窖,達到了60%。
茅臺方面,雖然年度分工利潤占比為51.9%,但因為有特別分紅,所以實際的分紅要更多。有數據顯示,2022年茅臺已向投資者累計分紅約547.51億元(含稅)。
也就是說,比例為55%的五糧液,雖然也分了一半利潤,對比茅臺和瀘州老窖來看,分紅力度其實并不大。
那么,五糧液掙的錢都到哪了?
從財報來看,茅五瀘三家中,五糧液手里的貨幣資金是最多的。一季度財報顯示,五糧液手里的貨幣資金來到了1011億,同期貴州茅臺為724.51億,瀘州老窖249.04億。
對比手里的現金來看,五糧液和瀘州老窖中,后者反而是分紅“最大方”的那個。
流動資產的結構上來看,五糧液總流動資產有1442億,僅一項貨幣資金占到總流動資產的70%。對比來看,瀘州老窖貨幣資金249.04億,占比流動資產為61%、茅臺貨幣資金724億,占到流動資產的33%。
換句話來說,茅五瀘三家中,五糧液手持現金最多,反而是對股東最“摳門兒”。
再來看看現金流入和流出的情況。五糧液2022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為838.49億,除去支付的勞務、商品等,現金流量的凈額為244.31億。
另外,報告期內,公司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出17.86億,籌資活動流出131.05億,期末公司所持有的現金以及現金等價物高達905.85億。
五糧液毛利率表現雖不及茅臺,但掙錢能力確實也不弱,手握千億規模的現金,每年200多億的凈利潤,無論怎樣手里的”糧”都是足夠的。而且,從增長的角度來看,五糧液已經實現連續7年的正增長。
也就是說,只要五糧液不自砸招牌,沒有大的經營戰略問題,長期來看增長的確定性是長期存在的。
向善財經認為,整體白酒市場仍在增長的情況下,高端白酒企業的自由資金滾動本身就能帶來不錯的擴張效應,換句話來說,無論是茅臺還是五糧液,高端白酒的增長動力仍在。至于酒企管理層提高分紅比例似乎沒那么大的興趣,原因更為復雜。
比如,賬面現金看起來很多,但實際上能夠動用資金可能有限,再比如,經過多次分紅后,分紅金額遠大于募集資金,因此,一些上市公司沒有太多分紅的意愿。
而且,如果把股票看成沒有期限的長期債券,那么股息以及分紅可以看作是上市公司支付的利息。這份利息對于小股東來說是收益,但對于大股東來說其實就是成本。
不過,提高分紅也有很多好處,比如對上市公司來說也能夠穩定Roe,由此來吸引更多的長期投資者。長期投資者越多,也有利于股價也就越穩定。
整體來看,白酒板塊的分紅力度還是不低的,而且行業分紅都有增長,其中多數白酒公司累計分紅均超過10次,接下來,公司會不會進一步提高分紅比例,可能還是得看未來的增長情況。
替代邏輯下的增長,五糧液未來業績的錨點在哪?
要看透未來白酒行業的增長,首先要讀懂現在。
真的高端白酒品牌,茅臺之外就是五糧液,但市場對茅臺的需要量太大,茅臺的產量太小,替代邏輯下,五糧液在高端市場迅速增長。
白酒行業的的趨勢一個是高端化,另外一個是集中化,無論是高端化還是集中化,要點其實只有兩個:提價,提質。
提價自然不用多少,過去普五多次提價,已經表明了五糧液在高端市場的目標,而提質,重點 在于提升整體的毛利率,提升整體的產品結構。
白酒高端化,要提升的不僅是價格,也是產品結構。
向善財經認為,五糧液究竟能不能從根本上追上茅臺,看的也不只是價格,結構的質量可能更加關鍵。
從結構上來看,整個2022年茅臺酒銷量3.8萬噸,占到總銷量的55%,而系列酒占比僅有44%,所以茅臺的毛利率能夠達到驚人的92%。天眼查APP顯示,茅臺常年的毛利率都在80%以上。對比來看,2022年五糧液高端酒銷量也有3萬多噸,但銷量占比僅占到總銷量的25%左右。
從五糧液一季報的表現來看,依舊是穩定增長的常態,數據顯示,一季度營收76億,同比增長20.5%,營業利潤49億,凈利潤37億。一季度毛利率環比增長,從75.42%增長到78.4%.
毛利的增長,可能與渠道端的變化有關。
從年報來看,2022年公司直銷模式營收增長13%,經銷商模式營收同比增長7%,同期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為14%。換句話說,直營模式的增長,進一步提升了公司盈利能力。
這種變化背后,五糧液試圖進一步提升高端產品的銷量占比,優化產品結構。
從2022年五糧液商品酒庫存和銷量的變化來看,五糧液產品的產量3.3萬噸同比增長18.9%,銷量同比增長12%,其他酒產品生產同比下降40%,銷量同比下降38%。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五糧液產品產能的釋放,五糧液酒的商品庫存也在增加,年報顯示,五糧液庫存來到了2961噸,同比上升52.78%。
數據變化可知,五糧液產品正在進一步向高端市場集中,也對應了公司毛利率的增長,但庫存量的增加是一個值得關注的信號,這可能意味著接下來的量價策略上,放量會成為主要的選擇。
從庫存的總量變化來看,2022年全年,公司酒類產品庫存量23328噸,同比增長了10.24%,但銷售費用也同比增長了5.24%。
也就是說,終端市場的需求可能沒有市場預期的那么旺盛。
促消費的變化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從費用結構上來看,2022年公司促消費用為38.8億,銷售費用總額為68.4億。換言之,銷售費用中有58%的錢都花在了促銷上。
那么問題來了,一邊高端酒的庫存在增加,另一邊大把花錢做促銷,那么即便是高端酒的銷量份額上去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終端的價格怎么辦?
從收入結構上來看,2022年五糧液酒的銷售收入為553億元,酒類銷售收入占比到82%,接下來,庫存壓力之下,五糧液究竟還有多少提價空間,是值得投資人關注的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茅臺自2018年出廠價提升到969元后,至今近五年沒有提價。而五糧液方面,從2018年到2022年,普五價格從789元一路漲到969元,零售價格更是來到了1499元。
渠道端,普五的價格倒掛已經開始出現。近日有渠道商透露,部分普五的拿貨價格已經低至930元/瓶,比出廠價便宜了將近40元。
“價格倒掛是一個信號,酒廠對經銷商都有回款要求,要完成任務及回收資金,就只能低價向批發渠道放貨,如果市場上壓貨太多價格自然就會倒掛?!庇袠I人士表示。
對價格倒掛的影響,五糧液的記憶不可謂不深刻,2013年,高端白酒市場進入下行周期,庫存壓力下經銷商開始甩貨,價格倒掛嚴重導致區域竄貨嚴重,營收也被茅臺超越,此后十年坐上了高端白酒第二的位置。
新的周期,還是要看能不能穩住大經銷商,庫存壓力下提價遇阻,接下來價格能不能穩得住可能是接下來業績增長的關鍵所在。
寫在最后:
白酒也是典型的周期賽道,高端白酒也需要及時去順應周期。無論是庫存問題還是價格倒掛問題,歸根到底其實還是需要市場動銷去提速。
白酒賽道要增長,底層邏輯還是得看經濟環境的增長,如果接下來的復蘇增長超預期,那么再庫存都會轉化成營收。高增長對應的則是高股價,手里的股票值錢了,也許股東們提高分紅的期望,可能就會少那么些。
換言之,如果接下來增長不及預期,那么,適當提高分紅也未必就是一件壞事。
免責聲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內容和已公開的資料信息,展開評論,但作者不保證該信息資料的完整性、及時性。另: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與否須自行甄別。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