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金控、米么金服旗下分期平臺踩雷教育公司學霸1對1觀點
近日,教育平臺學霸1對1被曝突然停課,疑陷入財務危機,牽涉到拖欠學費及員工工資。
近日,教育平臺學霸1對1被曝突然停課,疑陷入財務危機,牽涉到拖欠學費及員工工資。
目前,學霸1對1平臺官網停擺,顯示公司服務器磁盤欠費,已于10月8日晚停止服務。據官網顯示,該平臺注冊學員近10萬,據鉛筆道報道,家長維權群、兼職員工維權群和全職員工維權群的不完全統計,“學霸1對1”的學費欠款達2000萬以上,拖欠員工工資約500萬元,且很大一部分學員家長選擇的是類似“教育貸”的學費分期服務。
曾有家長向媒體反映,“學霸1對1”所謂的班主任,實際上就是銷售人員,不斷地向家長推銷“課時包”,還會讓家長幫忙拉人。當家長說資金緊張,一下子拿不出這么多錢的時候,銷售會向家長推薦免息的分期付款業務,并承諾“如果感覺不好,可以隨時退費,15個工作日一定退到卡里”。
學霸1對1合作的金融機構包括重慶愛海米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愛海米科技”)和富盛資融(中國)商業保理有限公司(下簡稱“富盛資融”)等,前者旗下分期產品為海米管家,后者為富盛分云。
有媒體向為“學霸1對1”提供學費分期服務的重慶愛海米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到,用戶申請學費分期后,愛海米科技會將學費一次性墊付給“學霸1對1”,如果出現退費的情況,“學霸1對1”需要將剩余的學費返還給愛海米科技。海米科技方面表示,早在8月份,“學霸1對1”就出現了回款難的問題。另外一家負責“學霸1對1”學費代扣的富盛資融(中國)商業保理有限公司已經向部分學員暫停學費代扣。
教育貸的運作模式主要為,金融機構先將學費一次性墊付給在線教育機構,學員按期支付給分期平臺,相關分期金融機構因為墊付踩雷,學員可能會因為借款被迫有了征信污點。
愛海米科技官網顯示,其主攻家庭教育消費,已與多家在線教育機構合作。公開資料顯示,除了學霸1對1,海米科技還為噠噠英語、海風教育、三好網等K12在線教育機構提供教育分期服務。
海米管家回應,對于學霸1對1平臺的學費,已于十月四日停止代扣。由于先期墊付學費,未收回的款項需由學霸1對1支付。
據企查查信息顯示,愛海米科技股東重慶海學易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下稱“重慶海學易”)以及上海米么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下稱“米么金服”)均與海爾集團關聯。
其中,愛海米科技控股股東重慶海學易,由海爾金控全資子公司重慶海爾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控股,重慶海爾小貸持有愛海米科技87.2%的股份。
海爾金控官網顯示,海爾金控是海爾集團旗下物聯網金融平臺,注冊資本117.366億元,公司資產規模超千億元,金融業務涉及財務公司、消費金融、融資租賃、金融保理、互聯網小貸、第三方支付、財富管理、資產交易等領域。2014年,海爾云貸、海爾消費金融、海融易等互聯網金融業務公司成立。
海爾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出資方包括海爾集團、紅星美凱龍、海爾財務、浙江逸榮和天同賽伯。分期場景包括家居、教育、醫美、租房、保險等、還包括現金分期業務及集團內“員工貸”的現金貸業務員。截止2018年6月底,海爾消費金融累計放款250億元。
2018年1月,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公示稱,海爾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關于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相關規定被罰款10萬元,作出行政處罰的決定日期為2017年12月29日。
米么金服背后也有海爾系資本的身影,官網顯示米么金服現已累計完成5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小米科技、熊貓資本、順為資本、曦域資本、海爾資本、TalkingData旗下大數據行業成長基金、光控眾盈資本、信益資本導師基金、晉江恒隆等,實際控制人為宋夢郊。
米么金服成立于2014年,官網顯示其是一家專注于為年輕女性提供金融服務的消費金融企業,涉及醫療美容、生活美容等場景,不良率2.31%。
聚投訴平臺顯示,2018年以來,有多條與海米相關的投訴貼,問題集中于撤銷分期退款難,部分投訴顯示已解決。
另據學員家長發布的信息,“學霸1對1”學費代扣的合作方還包括富盛資融(中國)商業保理有限公司,目前也已向部分學員暫停學費代扣。公開信息顯示,該公司旗下的分期產品為富盛“分云”分期,于2015年4月上線,與培訓機構合作“互聯網+”教培保理項目。
前教育分期機構人士表示,教育和醫美的風險比租房場景更大,對分期服務平臺風控的要求也更高,租房業務的前期的收房情況可查,跑路的情況比較少。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