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來得過早:共享單車企業退場亦應保持體面觀點
共享單車的冬天,比預想中的要來得早一些。日前,小藍、酷騎、小鳴等多家第二梯隊的單車公司,紛紛傳出押金退還難的問題,個別公司已經傳出大規模裁員的消息。
共享單車的冬天,比預想中的要來得早一些。日前,小藍、酷騎、小鳴等多家第二梯隊的單車公司,紛紛傳出押金退還難的問題,個別公司已經傳出大規模裁員的消息。據媒體核實,小藍單車和酷騎單車兩家公司的手機App現已無法辦理退押金業務。其中,上海、成都、沈陽等多地酷騎分公司已人去樓空,公司稱想退費只能去北京總部,且必須本人或直系親屬持有效證件方可辦理。
多名酷騎單車用戶向媒體反映,他們都收到了北京工商局針對消費者投訴酷騎單車的回復短信。據該回復短信,北京市工商局已停止調解,并建議消費者留存好相關證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其給出的依據是酷騎單車方面拒絕調解。此外,小藍單車已經被曝欠薪多月,在社交媒體上,聲討欠薪的聲音已經開始蔓延。
諷刺的是,小藍單車、酷騎單車和已經被永安行收購的哈羅單車,都自稱“行業第三”。但在互聯網時代,“行業第三”幾乎就是創業失敗的代名詞。一般而言,行業老大和老二不分伯仲,爭得你死我活的時候,老三也就命不久矣。從最早的千團大戰,到58同城、趕集網的合并,再到滴滴對快的的兼并,基本路數都是老大和老二先在角逐中消滅其他對手,最后強勢的一方再成為行業寡頭。
沒有第一,只有唯一,互聯網創業的基本規律再次顯現。不知道那些當初自稱老三的企業到底作何感想。目前,共享單車領域也不太可能跳出這樣的規律,摩拜與ofo鹿死誰手尚不得而知,但在他們宣布合并之前,第二梯隊的“老三們”一定會面臨破產危機。被收購也許是這些“老三們”最好的結局。
之所以會陷入敗局,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先發優勢很難追趕,因為用戶轉移的成本很高,基本上是先被裝App的企業得利,后裝的得空;其次,與摩拜和ofo相比,“老三們”的技術、模式都沒有顯著變化,除非有重大創新,否則不可能追趕得上;第三,共享單車最終陷入了補貼大戰,這對企業的融資能力要求非常之高,但現實的情況卻是市場占有率越高,越容易獲得資金支持,“老三們”的融資環境要比老大老二難很多。
吊詭的是,因現金流干涸而導致破產,這一點其實很多創業者是可以預見的,因為共享單車在一開始怎么做都是虧本的,微薄的現金流根本不可能抵擋巨大的車輛、補貼和人力支出。但糟糕的是,這一輪創業似乎并不在乎企業的基本面:到底有沒有那么大的客戶需求?現在做的事到底能不能盈利?
共享單車這一輪創業風起云涌之際,很多創業者基本上是先上了再說,反正燒的也不是自己的錢。有沒有需求,能不能掙錢,先不管,一切等做大了再說。最早這樣想的創業者,因為其遙遙領先,有足夠的支持,理想還可能軟著陸,但后來者卻沒有資格做這樣的夢,因為市場、風投、人才就這么多,不可能養得起那么多好高騖遠之徒。
據媒體報道,小藍單車在8月份就被傳出拖欠供應商數千萬元款項,可見危機早已露出端倪。從如今的狀況來看,公司的財務運行狀況堪憂,已成內外交困之勢。小藍單車被稱為是“最好騎的單車”,也許它的退場會令很多用戶感到惋惜,不過,對于創業者來說,創業應該是一種生活方式,必須要融入做人的準則。事實上,許多老牌的投資人都堅持一個投資原則,那就是投人大于投項目。創業失敗不要緊,但是能夠善待員工,能夠堅持客戶第一,項目的品質就沒有喪失,創業者的人格底線還在。因此,即使是失敗,創業者也理應做到有序退場、體面退場,因為這本身就構成了一個新的起點。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