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供應商:你以為餐廳的爆品都是自己做的?圖樣!金融
一端是越來越多的餐企品牌借助供應鏈企業實現食材標準化,甚至是產品研發;一端是供應鏈企業越來越專業地搞起了美食研發……未來餐飲業的競爭,一定是供應鏈的競爭。
一個專門到外地考察的餐飲老板,在品嘗過一道讓他驚艷的菜品后想認識廚師,但店長卻告訴他,那只是供應商一款工業流水線上的產品……
這種場景開始越來越多地在餐飲業上演。最近,甚至有供應鏈企業為此成立了“亞洲美食聯合研究中心”。
所以,當你還在后廚費盡心思研究別人家的爆品時,或許已經錯失了趕超的風口。
一道菜背后:讓你驚艷的爆品,很多是工業化的“標品”
2016年的一天,鄭州的一位餐飲老板去成都考察學習,在同行介紹的一家餐廳,當他品嘗完一道“焦糖豆花”的菜品后,感覺味道很驚艷。沒想到店長卻說,這個產品不是在餐廳制作的。
店長告訴他,這款產品其實是一個供應商提供的標品,拿到餐廳簡單操作即可出品。這位老板感覺很驚訝,因為在他的概念里,好吃的產品一定是廚師現場制作的。
在北京某中餐廳,一款點單率非常高的酸菜魚,同樣不是出自廚師之手,而是一個供應鏈企業為它提供的標準化凍品,只要撕開料包復熱就可以上桌。
其實,這種場景在很多餐廳都在上演。你看到的很多新品、爆品,都來自于第三方供應鏈企業。
包括西貝、呷哺呷哺、吉野家、飯爺等餐飲品牌,都在借助美食策劃機構為其研發新菜品。他們只需要告訴美食策劃機構需要上什么新品、客單多少、有什么要求就可以。
達美樂對供應商也采取了一種類似“命題作文”的形式研發新品。
達美樂的一家供應商,專注西餐原材料供應十多年的融合(上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品牌方通常會告訴他們一個主題,比如明年春節的主題,不限制用什么做,研發出來以后和其他的供應商競標,品牌方看誰的出價合適,最終再決定選誰。
“供應商的研發團隊也是不錯的,可以給我們一些新思路。”樂凱撒品牌總監楊夢莎告訴記者,供應商研發的成功與否會影響他們的產品銷售,所以他們的積極主動性很強,會很配合地進行反復、多輪的測試。
來算一筆賬:為什么要把研發、采購都交給第三方供應商?
1、上游話語權:有沒有爆品“潛質”,供應商說了算
為什么這些品牌要把看似是餐企核心競爭力的研發環節交給第三方?
通常上游的供應商對食材市場更敏感。內參之前曾發文探討過,新品的研發邏輯就是從行業趨勢里找靈感(相關閱讀:餐飲三巨頭的“爆品”玄機,其實就是4個字),德克士執行長蘇明瑞就說,靈感怎么找?“建議和你的供應商走得近一些。”
上述達美樂的供應商也說,有時他們在國外發現一些新的食材,又便宜又好,但國內并不太常見也不太常用的,如果單靠他們去推廣效果很差。所以,他們會通過給品牌做新品研發的方式,讓幾個大品牌做引導。如果品牌采用,那么這個食材就能得到很好的普及。
話說,牛油果不就是這么火起來的嗎?所以,供應商研發新品最大的優勢就是,自帶標準化的屬性,一是食材穩定,二是制作過程基于自己工廠的標準化生產線。
對于餐飲品牌來說,這種產品更容易復制,也更加具有爆品的潛質。而這恰恰也是連鎖大品牌對新品研發的最基本要求。
2、下游更省錢:菜市場1.5元/斤VS供應商3元/斤,對餐廳來說哪個更“貴”?
餐企借助供應鏈企業做研發,表面上是為了有穩定的出品,實質上背后卻是由效率決定的——降低成本,提高利潤。
以前段時間遭遇“斷供”的小龍蝦為例,很多小商家因為沒有穩定的貨源而利潤不保,堅持營業只會虧得很多,最后只得被迫離場。
但記者發現,有一些小龍蝦品牌卻活得很滋潤,有兩個品牌甚至最近還獲得了天圖資本上億元的投資。而他們的秘密是都使用了標準化出品的小龍蝦產品。
“在沒有供應鏈之前,采購流程十分麻煩,而且蝦價波動厲害,門店幾乎沒有利潤,出品的品質還不穩定。“BBQ烤天下品牌總監姜崢說,后來采購了供應鏈企業信良記的凍品小龍蝦,不僅出品穩定了,利潤也有了明顯提升。
“所以,自己采購非但沒有節省,成本反而增加了。而如果采用凈菜供應商給他提供的3元/斤的土豆,他還能省2元。”
據了解,鄭州的卷餅店“暴風卷”、“拌調子”熱干面店,所有食材都來自于第三方的專業供應商。這兩位老板都是去年才開始創業的新兵,自己做中央廚房,也跳了不少供應鏈的坑后,最終做了這樣的決定。
未來已來:誰的供應鏈品質更高、更穩定,誰能成為巨頭
除了食材采購、凈菜加工,有些供應鏈企業在為餐企研發產品的這條路上也越走越遠了。
比如,專注中餐爆品標準化的信良記,最近甚至成立了一個亞洲美食聯合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亞美研”),致力于研發爆品品類的標準化產品。這兩年的網紅品類小龍蝦、風口品類酸菜魚,以及迎合消費升級的爆漿果汁等,信良記都推出了相應的標準品。
據了解,“亞美研”的秒凍鎖鮮技術,不僅使得上游食材供應商可以標準化生產,中間餐廳可以簡單復熱,終端消費者也可以在更多場合享受到性價比更高的美食,這樣能極大地推動中餐標準化。
一端是越來越多的餐企品牌借助供應鏈企業實現食材標準化,甚至是產品研發;一端是供應鏈企業越來越專業地搞起了美食研發……未來餐飲業的競爭,一定是供應鏈的競爭。
而考驗供應鏈的就是高品質、穩定、價格不大幅波動。餐企誰能抓住這個先機,就更有可能在這一輪風口里成為巨頭。
來源:微信公眾號 餐飲老板內參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