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星集團入股已滿兩年 太陽馬戲團如何破局中國市場?通信
自2015年復星集團收購加拿大“國寶”太陽馬戲團25%的股份,并宣布太陽馬戲團在國內的發展計劃以來,迄今已經兩年。兩年的時間里,復星集團也在不斷拓展太陽馬戲團在國內的業務布局。
自2015年復星集團收購加拿大“國寶”太陽馬戲團25%的股份,并宣布太陽馬戲團在國內的發展計劃以來,迄今已經兩年。兩年的時間里,復星集團也在不斷拓展太陽馬戲團在國內的業務布局。截至目前,太陽馬戲團已經在上海設立辦事處,位于杭州新天地的駐場秀項目也在實施過程中。但在品牌認知度不足、盈利模式單一等挑戰下,復星集團如何助推太陽馬戲團在國內市場的拓展?
收購兩年
進軍文娛產業以來,復星集團從未停止收購的步伐。在演出行業,早在2015年,復星集團就聯手TPG Capital收購了一家位于加拿大的娛樂公司及表演團體太陽馬戲團。根據雙方在2015年6月公布的交易細節顯示,收購完成后,太陽馬戲團仍然是獨立運營。股權比例方面,復星集團將持有太陽馬戲團25%的股份,TPG Capital則持股55%。
公開資料顯示,太陽馬戲團成立于1984年,與傳統馬戲表演相悖,太陽馬戲團擅長將各種驚險的技巧性表演與華美的舞臺舞美裝置相結合,用表演講述戲劇性的故事。早在2007年,太陽馬戲團曾在上海進行了內地的首場演出。發展至今,太陽馬戲團已經為60個國家400余座城市的1.6億名觀眾演出。
對于復星集團而言,此次投資太陽馬戲團是繼地中海俱樂部、Thomas Cook等投資之后,在快樂時尚板塊的又一戰略舉措。為促成與太陽馬戲團的交易,TPG Capital和復星集團也做了多項承諾,其中包括確保太陽馬戲團的總部和創意控制權將繼續保留在蒙特利爾,保證太陽馬戲團業務的增長,擴大魁北克和加拿大員工的就業拓展與培訓機會等。
收購完成后,復星集團也不斷拓展太陽馬戲團在國內的業務布局。2015年,太陽馬戲團首個中國常駐秀落戶杭州新天地,2018年正式開演,預計每年演出450場,票房達50萬人次。此外,太陽馬戲團也將辦事處設在了上海。復星集團方面也表示將把旗下地中海俱樂部等品牌資源與太陽馬戲團相協同,如打造主題游樂園等。
困局待破
過去幾年,國內演出市場表現出良好的增長態勢,太陽馬戲團此次引入復星集團的戰略投資也是為拓展在國內市場的業務布局。太陽馬戲團CEO丹尼爾·拉馬爾曾多次在公共場合表示,中國是太陽馬戲團發展策略的未來,太陽馬戲團將在中國尋找更多的駐場秀機會,這些駐場秀也會融合更多的中國元素。
“就市場來看,馬戲團在國內的發展現狀并不樂觀,太陽馬戲團在國內也不具備較高的知名度,這些因素將增加太陽馬戲團的推廣難度。”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表示,“此外,盡管太陽馬戲團的節目在國外很受歡迎,但國內外的觀眾群體在消費習慣、風俗文化等方面差異較大,而太陽馬戲團的演出票價也較為高昂,這會讓不少消費群體望而卻步。”
不得不提及的是,早在2008年,太陽馬戲團就已經來到澳門,將亞洲首個常駐劇目《ZAIA》設立在澳門,并與金沙中國有限公司簽署了為期十年的合作協議。但《ZAIA》并未得到澳門觀眾的青睞,高達388-1288澳門元的票價也使得劇場的上座率并不高,三年后,太陽馬戲團黯然退出澳門市場。在劇目方面,太陽馬戲團旗下劇目以自主創作為主,每部劇的制作成本也頗為高昂。公開資料顯示,《卡》秀的制作成本高達1.65億美元;《Iris》秀的制作成本也接近1億美元。丹尼爾·拉馬爾曾表示駐場秀的團隊將引入中國演員和藝術家,這意味著劇目的成本將進一步提升。而太陽馬戲團目前的營收仍以票房收入為主,如何拓展多元盈利模式,也是太陽馬戲團面臨的難題。
因地制宜
作為一家投資集團,復星集團的投資版圖已經延伸至旅游、地產、文娛等多個領域。戰略入股太陽馬戲團后,雙方在馬戲演出之外還能展開多領域合作,復星集團也將利用自身商業資源將太陽馬戲團的價值最大化,如將太陽馬戲團融入旗下旅游度假產業中。
資料顯示,復星集團將幫助太陽馬戲團在國內成立公司,引進擅長產業運營等方面的人才。一方面為太陽馬戲團提供服務,另一方面幫助太陽馬戲團與復星集團實現不同產業的對接。在盈利模式上,太陽馬戲團也在尋求更多元化的模式,如開拓包括許可權、數字媒體和門票銷售方面的新收入來源。
“除此之外,無論是演出內容還是演出票價,太陽馬戲團也需要有更多的調整,以此適應國內觀眾群體的需求和消費習慣;在市場定位上,由于上海等一線城市對國外大型演出的接受程度較高,太陽馬戲團也需要加大營銷力度吸引這些觀眾群體的消費。”陳少峰強調,尤其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互聯網、智能手機得到普及,借助互聯網的渠道、用戶流量等優勢,不僅能為太陽馬戲團帶來足夠的關注,也能借此打開市場契機。
【來源:北京商報 作者:盧揚 鄧杏子】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