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在澳大利亞建新能源基地,還拉上風力發電公司觀點
特斯拉最近跟丹麥風力發電系統制造商 Vestas(維斯塔斯)達成合作,兩家公司將為澳大利亞昆士蘭的一座新能源基地分別提供鋰電池和風力發電機等設施。
特斯拉最近跟丹麥風力發電系統制造商 Vestas(維斯塔斯)達成合作,兩家公司將為澳大利亞昆士蘭的一座新能源基地分別提供鋰電池和風力發電機等設施。
這是今年 7 月之后,特斯拉在澳大利亞拿下的第二個新能源項目。
按照項目聯合承建方 WindLab 公布的方案,特斯拉將為這座新能源基地提供總容量為 4MWh 的鋰電池,用來存儲風能和太陽能等轉化過來的電力。
風力發電公司 Vestas 則會提供 12 座風力發電機及配套的控制系統,總發電功率設計為 43.2MW。除此之外,還有 15MW 的太陽能發電矩陣也會被部署在園區內。
如果工程進展順利,這個能源項目將在明年年底之前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預計最多能滿足澳大利亞 35000 個家庭的日常用電需求。
澳大利亞當地政府也在積極推動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進一步廣泛利用。在這個項目中,澳大利亞可再生能源署提供了總額為 1800 萬美元的次級貸款補貼。
這意味著園區有更長的時間通過輸送電力產生的營收來償還貸款。
對于特斯拉而言,能獲得新能源項目的電池訂單當然是好事。但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手上已經堆了不少事情要做。
最直接和緊迫的是如約交付 Model 3。今年 Q3 季度財報顯示,Model 3 只生產出了 260 臺,已經嚴重滯后于原定計劃。特斯拉最近還一次性開除了 400 名員工,有外界報道稱這和 Model 3 量產進度緩慢有關。
去年 8 月,在馬斯克的運作之下,特斯拉收購了美國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公司 Solarcity。原有的鋰電池工廠 Gigafactory 也從今年 1 月開始量產。特斯拉從生產、存儲到消費的能源布局已經完成,但這些業務的協同還不夠好。
鋰電池工廠和太陽能電池板的大訂單目前還是以政府資助的新能源項目為主,容量更大的家用市場還沒被開發出來。馬斯克當初宣講的通過存儲可再生的電能,幫家庭用戶省錢也還沒變成現實。
其深層次的原因是,以家庭為單位的能源消費大頭——汽車,所消耗的主要還是化石燃料,而不是電能。
特斯拉需要先源源不斷地交付更多 Model 電動車,改變人們的能源消費方式之后,才能讓鋰電池和太陽能發電業務從中受益。
同時做好這三件事就已經很難了,更何況馬斯克還有另一家航天公司 SpaceX 需要打理。
總起來看, 作為能源公司的特斯拉在生產汽車之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來源:好奇心日報】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