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再登李佳琦直播間,餓了么借雙11推動火鍋數字化加速觀點

以往被業界公認最難線上化的火鍋品類,正在成為餓了么的發力重點。
以往被業界公認最難線上化的火鍋品類,正在成為餓了么的發力重點。
11月7日,李佳琦將聯合餓了么口碑為96家火鍋品牌帶貨,推出由后者首發的“隨心吃”超級火鍋代金券。消費者可以通過這一產品,享受100抵200的優惠力度。基于餓了么的搭臺,近百家火鍋品牌首次抱團進入李佳琦直播間分享雙11紅利,本地生活中小商家已成為雙11的主角。
因為疫情倒逼,今年以來更多火鍋品牌開始擁抱數字化。根據餓了么數據,早在3月初火鍋外賣便領先復工,訂單增長迅速。隨著來自線上的訂單不斷增多,到店卡券以及火鍋外賣越來越成為用戶的消費習慣。
以往雙11與線下餐飲的關聯性并不太大,而餓了么重點推出的“囤券”模式,幫助火鍋等餐飲品類在活動期間鎖定銷量,并持續帶動雙11之后的門店上座率。另一方面,火鍋外賣同樣延續了火爆增長,餓了么數據顯示,平臺火鍋品類10月的每店月訂單量相比4月增長幅度達到36.6%。
今年雙11的延長,加大了火鍋品牌的投入熱情,除了推出更大折扣的優惠力度——比如此次的超級代金券——也加大了推廣力度。撈王今年雙11前3天同比去年增長近25倍;小龍坎在餓了么口碑、天貓、淘寶等多渠道都將有雙11的活動落地。
疫情之后,小龍坎火鍋營業恢復較早,有門店3月就已出現排隊景象,十一期間多城市線下門店實現較大幅度增長。基于此,小龍坎雙11的策略是同餓了么平臺協同,通過線下流量反哺線上,而用線上流量為門店賦能,雙方還開展聯合營銷,共同打造春熙路主題店。
火鍋作為規模最大的餐飲品類,其數字化潛力十分巨大,線上訂單的不斷增長也令得不少本地火鍋品牌更加重視雙11這樣的核心營銷節點,專注于廣東豬肚雞的深圳本地品牌順德公就是其中之一,它憑借食材優勢取得了牢固的街坊口碑,19年排隊總數高達285萬桌。
“我們疫情期間在口碑上線了單人食套餐,取得了很不錯的銷量,幫助門店實現加速復蘇。”順德公創始人周定允表示,“雙11是回饋顧客的好機會,我們推出了更大力度的折扣。”
線上直播是今年各餐飲品牌想要發力和拓展的新流量來源,不同品牌依據自身情況采用了各自的策略,小龍坎選擇自建新媒體直播版塊,持續輸出短視頻等原創內容;撈王推出大廚直播做菜;新派火鍋的代表七欣天則更多采取與平臺加深合作的方式擁抱直播。
“這次與餓了么口碑合作參與到李佳琦、雪梨的直播,讓我們感到十分興奮。”七欣天江蘇省域總經理阮翔宇分析,“我們被業內稱為‘隱形的蟹類冠軍’,單月螃蟹用量達到58萬斤,所以我們為雪梨直播推出了螃蟹套餐,這樣能更快地幫助建立這一心智。”
隨著餓了么將百億補貼、雙11流量等優勢資源注入火鍋品類,火鍋品牌普遍將數字化戰略提升到更重要的位置,撈王與餓了么合作升級CRM系統,七欣天更是設立目標要將線上訂單占比從目前的10%增加到至50%。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火鍋線上化趨勢已成平臺與品牌發力角逐的重點賽道,餓了么背靠阿里生態,天貓旗艦店、淘寶直播及同城零售的協同優勢也在此次雙11得到體現,更在卡券心智上占得先機。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