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巨頭亮相數博會,數字經濟如何成為新引擎?觀點

我們的世界正在被無處不在的硬件與數字所包圍,無論衣食住行還是其他活動,都在不斷的產生大量的數據。
距離2019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下文簡稱:2019數博會)正式開幕的日子越來越近,作為全球首個以大數據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尚未開始就已引起全球企業的矚目。據悉,本次展覽面積達6萬平方米,預計參會人數將超過10萬人,來自全球大數據產業相關的業內嘉賓就達2000人左右。
數博會自2015年開始已成功舉辦四屆,已是全球大數據發展的風向標和國際性、專業化的平臺。隨著大數據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加深,數博會的影響也有業內向公眾擴散,成為影響60億人未來生活的全民科技盛會。
全球巨頭集體亮相
往屆數博會被中國網民津津樂道的話題,莫過于BAT三巨頭掌門人的集體亮相。BAT對于中國互聯網的意義堪比“水電煤”,任何一場科技行業盛會,哪怕請到三大掌門人其中一位就可以引起不小的話題。數博會自舉辦以來,李彥宏、馬云、馬化騰就是這里的常客,足見這個大會的影響力。
不完全統計,BAT掌門人中,馬化騰出席數博會次數最多,達到4次,從無缺席;馬云出席了3次,分別是2015年、2017年和2018年;李彥宏則分別于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出席。2019年我們還能夠再一次看到三大掌門“歡聚一堂”的場景重現嗎?答案雖然不可知,卻讓我充滿期待。
從官方透露的消息獲悉,2019數博會邀請到了數百家來自全球的科技巨頭,陣容之“豪華”非常罕見,足見大數據產業對現代經濟的重要性。
據數博會執委會透露,今年境外組團參展商較去年有大幅度上升,目前已有來自21個國家的上百家境外企業確認參展,占參展企業總數的36.3%。包含來自美國、以色列、英國、加拿大、俄羅斯、印度、新加坡、韓國、丹麥、澳大利亞、新西蘭、馬來西亞、德國等21個國家的上百家境外企業確認參展,其中就有我們熟知的Google、Dell、Pivotal、Erwin等。
(2018數博會)
更值得關注的是,相比BAT等老面孔,今年首次參展榜單企業出現爆發式增長,新增了包括索尼、希捷、NTT docomo、優必選、依圖、順豐科技、貝殼找房等120余家知名企業。
這些科技圈的知名企業們齊聚2019數博會,將圍繞大數據與數字經濟、公共服務、智能制造、產業升級、生態治理、智慧生活等深度融合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案、新應用等方向“各展所長”,在貴州這個寶地為世界呈現一場盛宴。
數字經濟是全球未來
近些年,數字經濟蓬勃發展,電子消費類產品更新換代,不斷滿足了人們消費升級需求。從智能手機、智能平板到智能手表、智能手環,我們的世界正在被無處不在的硬件與數字所包圍,無論衣食住行還是其他活動,都在不斷的產生大量的數據。
有市場研究機構統計顯示,在2006年,個人用戶剛剛邁進T B時代,全球一共新產生了約180E B的數據,到了2011年,這些數字達到了1.8ZB。根據預測,到2020年,全球的數據總量或將增長44倍,達到了約35ZB。
(2018數博會)
隨著5G、AI、物聯網時代的到來,地球上每日產生的數據還將不斷地暴漲裂變。如何讓這些龐大的數據為人類更美好的生活而服務,已成為全球每一家企業及學者、專家們“深思”的問題。
日前,2019數博會領先科技成果征集活動面向全球征集大數據領域黑科技、新產品、新技術和商業模式。征集活動持續近三個月,先后吸引了戴爾、華為、騰訊、京東、360、小米、搜狗等國內外知名企業以及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競相申報。與2018數博會的526項相比,2019數博會征集到的領先科技成果多出了80項。
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2019數博會將成為大數據領域里的“CES”,不僅是專業領域人士交流的重要平臺,也是無數大數據黑科技、新產品、新技術和商業模式從概念走向應用的舞臺,成為大眾了解全球大數據產業前沿消息的陣地。
頗為應景的是,12臺安保服務機器人ANBOT和安保巡邏機器人APV-S將亮相2019數博會,負責大會安保輔助工作。它們的加入,近距離的讓每一個參與及關心2019數博會的人士,切身的去感受“未來已來”的科幻感。
據悉,安保服務機器人ANBOT已在海內外多個應用場景下擔任安保重任,如在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巡邏、深圳機場及地鐵站站崗、廈門金磚五國會議配合公安做安保巡邏執勤工作等。2019數博會上安保、巡邏機器人能夠及時收集和統計展會現場的實時人流信息,并直接反饋到執委會,執委會可及時調整安保解決方案、人流管控等工作,使安保變得更合理、更人性化。
小小的安保服務機器人就是數字經濟時代,大數據應用的一個完美案例,而這不過是整場大會的冰山一角。相信在全球數百家知名科技巨頭的加持之下,本屆數博會必然將擦出更多讓人“意外”的火花,對此我們拭目以待。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