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銀行靠LABUBU拉存款,到底合規不合規?|財經辣評觀點
最近平安銀行可太會玩了,竟然靠 LABUBU(精靈公仔)來拉存款!消息一傳出,社交平臺瞬間炸鍋,好多人都心動不已,紛紛打聽怎么參與。很多人關心的都是,一家銀行拉人民存款,需要使用到年輕人的“社交貨幣”,LABUBU為何這么好使?而筆者最關心的則是,銀行公開依靠LABUBU拉存款,到底是否合規?
最近平安銀行可太會玩了,竟然靠 LABUBU(精靈公仔)來拉存款!消息一傳出,社交平臺瞬間炸鍋,好多人都心動不已,紛紛打聽怎么參與。很多人關心的都是,一家銀行拉人民存款,需要使用到年輕人的“社交貨幣”,LABUBU為何這么好使?而筆者最關心的則是,銀行公開依靠LABUBU拉存款,到底是否合規?
從今年5月起,原本在國外就爆火的LABUBU新系列在國內也掀起熱潮,線上商城一上架就被秒空,長期處于“一盒難求”的狀態。在二手交易市場,LABUBU盲盒價格更是被炒到飛起,原價99元的普通款,市場價普遍在200—600元之間,隱藏款更是能突破3000元,妥妥的年輕人“社交貨幣”。
平安銀行瞅準了這股熱潮,部分分行推出了新開戶回饋活動。社交平臺上的信息顯示,以西安地區為例,多家分支機構開展了“存款送 LABUBU盲盒”活動,純新客戶,也就是沒開過平安銀行卡的,儲蓄卡存5萬元,存期3個月起步,就能得到一個LABUBU盲盒。
平安銀行的舉措在社交平臺上掀起軒然大波,LABUBU的粉絲都在關心一個問題,自己都買不到,溢價求購的潮玩,為何平安銀行可以送出?這些玩偶到底是否正品,能夠保真?如果是真的,那銀行購買的渠道是哪里?對此,平安銀行并沒有官方回應,但是多個自稱平安銀行的工作人員通過互聯網社交平臺透露,這些LABUBU是通過銀行渠道找人代購來的,保證正品。但銀行為何能夠輕而易舉代購到,成本價又在多少,則沒有公開的說法。
銀行用 LABUBU 拉存款,確實是一種創新營銷手段,精準抓住了年輕客群的喜好。但銀行利用LABUBU攬儲,到底是否合規?在筆者看來,在合規性上存在不小疑問。
監管已經明確禁止銀行通過非法返利吸存,像返還現金、有價證券或者贈送實物等不正當手段吸收存款,都是嚴令禁止的。過去銀行攬儲不能用柴米油鹽這類贈品,其實就是為了防止銀行通過這種方式變相抬高存款回報,破壞存款市場的正常競爭秩序。LABUBU盲盒本質上也是贈品,從這一角度看,已經與監管精神背道而馳。
此前有銀行因為推出智能通知存款產品,利率高于普通存款產品,被質疑有高息攬儲之嫌,最終紛紛下架相關產品。還有銀行通過存款返積分,積分能兌換禮品,本質上也屬于違規返利吸存。平安銀行送LABUBU盲盒,和這些情況并無本質區別。
銀行間的攬儲競爭本就激烈,要是一家銀行通過送 LABUBU 盲盒這類新奇又昂貴的禮品成功吸引大量儲戶,其他銀行難免跟風效仿。不過,以前給老年人送柴米油鹽都是悄咪咪的,平安銀行這波動靜確實太大了些,讓市場多點理性聲音,也給監管一點思考時間。
文|羊城晚報財經評論員 戴曼曼
圖|羊城晚報資料圖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