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酸奶里長黑毛?中國消費者何時能迎來百分百安全的乳制品?觀點

此次的純甄酸奶事件對于包括蒙牛在內的乳制品巨頭和所有的品牌食品企業們都應該是一個警醒,一旦意外出現像此次的酸奶異物事件,第二點從純甄子品牌→蒙牛母品牌→特侖蘇、冠益乳等其他子品牌之間的品牌美譽度共享問題。
文:向善財經
一
據瀟湘晨報10月11日報,10月8日,遼寧省沈陽市法庫縣,一位劉姓女士稱自家2歲寶寶喝蒙牛純甄酸奶吸不上來,剪開盒子竟發現酸奶里有異物,還長“黑毛”。
文章中提到,劉女士在與蒙牛官方客服溝通此事后,便有業務員加了她微信,她也給對方發去了手上酸奶的圖片和視頻,“記錄了事件過程,讓等電話,有專人對接這個事情。”
而隨后,瀟湘晨報記者針對此事撥打了蒙牛官網上的咨詢與投訴服務熱線,客服工作人員回應:“您說的這種情況都是個例,我們會有工作人員對接消費者的。具體情況需要工作人員看到實物后才能確定。”
一開始對于此次蒙牛純甄酸奶的“異物”事件,向善財經的第一反應是“難道又是一場科技與狠活”?但仔細轉念一想卻又覺得有些不對勁,因為熟悉工業化流水線生產的朋友都明白,如果是酸奶在生產環節出現了質量問題,那么基本一條生產線或該批次產品都會出現問題,正如前段時間曝出來的麥趣爾純牛奶便是有兩批次產品發現了丙二醇。
但如今純甄酸奶卻并未曝出更多的類似事件,確實像是“個例”情況,所以究竟是生產環節還是運輸儲存銷售等不可控環節出現了問題,我們不宜妄下定論,而瀟湘晨報方面的部分渠道也已經撤稿。
不過正如弗朗西斯—福山所言的“時代的一粒塵,落到每一個人身上都是一座山”,而每一次的食品安全問題,無論大小,影響的都可能是一個家庭和一條生命。所以即便此次的純甄酸奶事件可能只是一場不幸的“意外”,但這并不妨礙消費者們對蒙牛等各大食品企業們提出更高的產品要求,甚至是百分百安全的食品標準。
盡管這個百分百安全就像是數學中的平行線,可以無限接近,但卻永遠無法交匯實現……
二
事實上,無論結果如何,此次的純甄酸奶事件對于包括蒙牛在內的乳制品巨頭和所有的品牌食品企業們都應該是一個警醒。
即,成為巨頭并不意味著品牌企業就可以放松警惕或高枕無憂了。而與之相反的是,在成為乳制品巨頭后,蒙牛其實更應該在乳制品的質量安全管控層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般地經營運作。
之所以有此論斷,一方面是因為在經歷了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和2017年“史上最嚴”的嬰配奶粉注冊制落地實施后,曾經一度被國人拋棄的國產奶粉在近年來幾乎很少出現食品質量安全問題。但如今,生產標準更為簡單基礎的液態奶反而屢屢傳出問題,甚至就連蒙牛純甄也“翻了車”,這本身就是一個值得行業警醒和反思的關鍵點。
另一方面則是從行業競爭的角度看此次的純甄事件,主要影響有兩點:
第一點如果純甄“出事”被廣泛證實,那么受打擊的將是蒙牛整個酸奶業務。因為現在的常溫乳制品消費市場早已趨于飽和,市場可選擇的替代品太多了,比如被大眾所熟知的對標蒙牛純甄酸奶的就有光明的莫斯利安等競品。
所以面對“出過事”且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的純甄和蒙牛,消費者幾乎沒有任何再試錯的必要。可以說,越發存量內卷的市場讓消費者對品牌的容忍度也越來越低。
第二點從純甄子品牌→蒙牛母品牌→特侖蘇、冠益乳等其他子品牌之間的品牌美譽度共享問題。
據向善財經觀察,大(母)品牌和旗下眾多子品牌之間的品牌美譽度是可以共享和相互傳遞的。最直接的例子是國際日化巨頭寶潔,由于寶潔母品牌的市場美譽度足夠高,所以無論寶潔切入牙膏(佳潔士)還是洗衣粉(汰漬)等新的垂直領域,其子品牌都能借著寶潔母品牌的美譽度,愛屋及烏般地實現迅速崛起。
而這一點不只是在蒙牛等乳企巨頭身上能看到,農夫山泉、元氣森林等食品飲料巨頭身上同樣有著相似的品牌“強者恒強”的痕跡。
不過由此反推來看,如果子品牌出現了問題,那么母品牌恐怕也要受到牽連。所以,此次被曝出疑似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看似只有純甄子品牌和常溫酸奶品類,但一同受影響的卻還有蒙牛母品牌。而如果因為純甄酸奶事件,消費者連帶著對蒙牛母品牌形成了不信任、不安全的品牌認知印象,那么這種負面印象又是否會隨著蒙牛母品牌再蔓延至其他子品牌品類領域,比如純奶的特侖蘇、低溫奶的冠益乳?
其實無論怎樣,存量市場的競爭本質就是此消彼長的零和博弈。而盡管液態奶早已成為了蒙牛們的營收基本盤,并且已經很難再擠出更多市場增量了,(據天眼查APP數據顯示,蒙牛液態奶業務2022年上半年營收396.65億元,同比微增0.55%)但這并不意味著蒙牛們就可以在產品層面掉以輕心。
畢竟在蒙牛等巨頭聯手打造的液態奶市場屏障之外,早已擠滿了等待蒙牛們 “犯錯”并“撿漏”的虎視眈眈地窺視者,最近三四線奶制品品牌迎來了一波上市潮。
三
事實上,隨著辛吉飛的“科技與狠活”成為社會現象級話題后,食品安全問題再一次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
此時品牌任何一點小的質量安全“意外”,都可能會給企業帶來比較大的雷。對此,海天已經用了超400億的代價驗證了這一點。
所以對于包括蒙牛在內的所有食品企業來說,不僅要在消費者看得見的地方宣傳投入,更要在看不見的地方最大限度地為消費者做好品控管理。同時還要建立問題溯源機制,一旦意外出現像此次的酸奶異物事件,要及時查明原因,從而避免更大的食品安全問題發生。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