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行業5年固定資產投資3.9萬億元 2017年“四縱四橫”高鐵網提前建成運營智能
國家鐵路完成旅客發送量30.39億人、同比增長9.6%,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2.7萬公里,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5萬公里左右。
本報記者 張智 北京報道
“四縱四橫”高鐵網正式收官。
1月2日,中國鐵路總公司召開工作會議。會上通報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鐵路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010億元,其中國家鐵路完成7606億元;新開工項目35個,新增投資規模3560億元;投產新線3038公里,“四縱四橫”高鐵網提前建成運營。
據了解,2013年至2017年,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9萬億元,新增鐵路營業里程2.94萬公里,其中高鐵1.57萬公里,是歷史上鐵路投資最集中、強度最大的時期。到2017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2.7萬公里,其中高鐵2.5萬公里,占世界高鐵總量的66.3%,鐵路電氣化率、復線率分別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鐵路技術裝備實現升級換代,動車組上線運營達2522組、較2013年增長149%,電力機車占比達到62%,載重70噸及以上貨車占比達到50%,重型鋼軌、無縫線路里程大幅延長,調度集中系統廣泛運用。形成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創新成果,高速鐵路、既有線提速、高原鐵路、高寒鐵路、重載鐵路等技術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不僅如此,2017年,我國鐵路技術經濟水平全面躍升,技術創新躍上新臺階,高鐵工程建設、裝備制造、運營管理三大領域成套技術體系進一步完善,保持世界領先水平;中國標準動車組命名“復興號”并實現時速350公里商業運營,樹立起世界高鐵建設運營的新標桿;攻克艱險山區復雜工程地質建設難題,蘭渝鐵路、西成高鐵開通運營,破解“蜀道難”取得歷史性突破;運輸服務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網上辦理貨運業務比例超過70%,互聯網售票比例達到70%。
國內運輸方面,鐵路客貨運輸強勁增長,國家鐵路完成旅客發送量30.39億人、同比增長9.6%,其中動車組發送17.13億人、同比增長18.7%,占比56.4%;貨物發送量29.18億噸、同比增長10.1%,其中集裝箱、商品汽車、冷鏈運輸分別同比增長37%、58%、110%。裝備運用效率持續提高,動車、客車、貨車、機車的日產量同比分別增長7.1%、3.6%、9.4%、16.6%。
國際運輸方面,2017年,中歐班列共開行3600列,超過2011年至2016年六年開行數量的總和。中歐班列成為“一帶一路”建設標志性成果。中國鐵路總公司與絲路沿線六國鐵路部門簽署的合作協議納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清單,主導成立中歐班列國際鐵路合作機制和國內運輸協調委員會,推動中歐班列出境換軌三列并兩列,降低運輸成本,提高運輸效率。
改革方面,2017年,中國鐵路總公司確立國鐵企業公司制改革“三步走”目標并強力推進,鐵路局集團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基本形成,新舊體制實現平穩過渡。18個鐵路局改制為集團有限公司;總公司機關組織機構改革順利完成,機關部門、內設機構、定員編制分別精簡10.3%、26.6%、8.1%;6個所屬非運輸企業改革方案已批復實施。
中國鐵路總公司總經理陸東福指出,下一步的改革重點,是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進一步完善客運承運清算辦法,推動形成收入來自市場、服務公平清算、鼓勵做大市場份額的運輸清算體系。
在未來,鐵路目標也清晰明顯。
2018年,鐵路主要工作目標是,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安排7320億元,其中國家鐵路7020億元,投產新線4000公里,高鐵3500公里;完成旅客發送量32.5億人次、貨物發送量30.2億噸、總換算周轉量38900億噸公里;同時,不發生重大及以上責任事故,不發生客車較大及以上責任行車事故。
到2020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覆蓋廣泛、高效便捷、功能完善、世界上最現代化的鐵路網和高鐵網,并與其他交通方式實現有機銜接和深度融合。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5萬公里左右,基本覆蓋20萬人口以上城市;其中高鐵3萬公里左右,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中西部(含東北三省)鐵路11.2萬公里左右,復線率和電氣化率分別達到60%和70%。鐵路成套技術標準體系更加先進成熟、科學完善、經濟適用,高速鐵路、高原鐵路、高寒鐵路、重載鐵路技術世界領先,鐵路速度、密度、重量、效率等主要技術指標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同時,建成科學完備的鐵路安全防范治理體系和技術標準體系,運輸安全可靠性和運輸安全指標領先世界。鐵路企業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水平進一步提升。鐵路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提升。鐵路服務國家戰略和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進一步提升。
在實現以上目標的基礎上,再經過一段時間的接續奮斗,力爭到2025年,鐵路網規模達到17.5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鐵3.8萬公里左右;到2035年,率先建成發達完善的現代化鐵路網,基本實現內外互聯互通、區際多路暢通、省會高鐵連通、地市快速通達、縣域基本覆蓋,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強大運輸保障。
責任編輯:李明徽;主編:陳巖鵬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