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華為光環,榮耀之路艱難?觀點

失去華為光環的榮耀,又是否能“榮耀”如初?
2020年11月17日,華為正式公告出售榮耀手機,華為的榮耀業務已經確定收購方案,不久之后將從華為剝離。12月19日新榮耀傳來消息,全新的榮耀商城即將在2021年1月正式上線,屆時用戶可以到各大APP應用商店進行下載。
據第三方數據發布的2019年度業績數據顯示,2019年,在中國整體大盤下滑近10%的背景下,榮耀在中國市場份額整體達到13%,成為排名第四、增長第二的手機品牌。
早年榮耀橫空出世,榮耀智能手機的外觀設計精美、超高性價比贏得市場的青睞,但華為出售榮耀,深圳智信新全面接手榮耀品牌相關業務資產,華為完全退出。失去華為光環的榮耀,又是否能“榮耀”如初?
脫離華為,前途未卜
華為出售榮耀,斷臂求生。脫離了華為,榮耀的品牌價值大打折扣。深圳智信新雖為新東家,但品牌影響力遠不如國貨華為。單就品牌影響力而言,榮耀肯定不再有優勢。
除了品牌影響力,在渠道、技術方面,榮耀也將遭遇新挑戰。華為出售榮耀的官方申明,本次出售榮耀,是打包出售,沒有任何附加條件。透露著榮耀將會丟掉原本的渠道優勢。再者,在核心技術方面,華為有著權威的科技,孤立無援的榮耀在芯片上難以有重大突破,技術瓶頸足以讓榮耀止步不前。
以史為鑒,努比亞當初的情況像極了今天的榮耀手機,失去了大品牌的支撐,努比亞正默默退出手機界,而后無人問津。榮耀起點高,背靠著大品牌華為,華為近年來的成績有目共睹,在眾多手機賽道中角逐,驟然脫離,諸多方面缺乏成熟的制度,儼然實在逼一個孩子一夜成長。
在江湖老劉看來,榮耀背靠華為,起初消費者是依賴華為大品牌繼而選擇榮耀手機,而今,榮耀失去華為品牌價值,影響力必然大大降低。榮耀走自己的路,但是脫離華為之后,整體系統仍有欠缺,短時間內甚至不能恢復原樣,榮耀難以成就業界地位,前途坎坷,前景難料。
競爭白熱,腹背受敵
據新華社報道,工信部新聞發言人聞庫12月24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透露,目前,我國5G終端連接數已超2億。今年1月至11月,國內市場5G手機出貨量達1.44億部。5G元年旗開得勝,手機市場因開辟5G賽道備受關注。
2013年,榮耀從華為旗下正式獨立出來,榮耀的誕生據說是為了“狙擊”小米。榮耀一開始就被華為看好,進行全方位布局。榮耀被大力扶持發展,自身也足夠“爭氣”,創下了屬于自己的輝煌。不管是手機質量還是銷量,以及消費者的評價,都讓榮耀嘗到了甜頭。
盡管都披著“榮耀”的皮,但此時的榮耀不再是原來的榮耀,過去的輝煌以后還會延續嗎?縱觀手機市場,低迷的市場氛圍遇上疫情步履艱難,5G為市場注入新鮮血液,開始漸漸回暖。手機市場大浪淘沙,適者生存,智能手機技術的更新迭代,缺乏技術實力的手機品牌陸續退出了歷史舞臺。
如今國內手機市場的舞臺留下的都是業界精英,它們是后起之秀,來勢洶洶。華為自身高端機加上自身獨有的魅力贏得了多數消費者的青睞。小米背后有狂熱的“米”粉。OPPO、VIVO憑借著廣告營銷出圈。榮耀脫離華為之后,競爭對象變得“高大”,自己反而變得“弱小”,榮耀真的能再次成為手機市場的“后起之秀”嗎?
縱觀國外市場,蘋果的影響力不容小覷,難以撼動。三星的全球地位以及歷年來給出的漂亮成績單,難以追趕。榮耀以自己“親民”的價格以及時尚、個性的外表出圈,背靠華為有著自己的品牌價值,但是在國際上,難以占得一席之地。
在江湖老劉看來,手機市場低迷,5G暫時喚醒市場,,各大手機廠商不斷加碼贏得市場份額。榮耀脫離華為,品牌影響力不僅減弱,不得不面對外部白熱化競爭,國內國際的市場打壓肯定是殘酷的。更為致命的是缺乏核心技術,榮耀未來之路迷霧重重,但愿它不會迷失。
榮耀的命運由新公司的股東們掌握著,一旦股東談崩,榮耀也將分崩離析。榮耀未來之路迷茫,前行步伐被拖緩,行業之巔的地位也岌岌可危。未來,榮耀能否占領行業高地,能否再次榮耀成為業界輝煌,是能用時間和實力來證明,我們拭目以待。
江湖老劉,TMT行業觀察者,知名IT評論員。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