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資本瘋狂,終于押金之殤通信
回望共享單車的上半場,共享單車的創業者們做了太多了的預判:共享單車存在區域市場的可能性,免押金流量入口和海外布局,單車的運維成本極低,2017年下半年單車將大洗牌。復盤這些預判,或許能得出不少結論。
一年之前,在共享單車“入局正酣”的時候,就有公共自行車資深人士笑到:共享單車居然還要收押金,真是笑掉大牙。
共享單車的創始人們何嘗不清楚,只不過除了資本熱捧的摩拜和ofo,押金幾乎成為了二三線共享單車的“民間資本”。你看小藍單車、小鳴單車欠下數億元押金,都是在融資受限情況下的無耐之舉。資金決定了投車量,而“投車”是“單車大戰”前期的唯一武器。當然,酷騎單車把押金拿去放貸,就是另一回事了。
因此,押金難退幾乎成了所有倒閉共享單車的引爆點,單車企業沒有了武器,用戶發現被欺騙了。但反觀資本和互聯網圈,卻出奇的冷靜,原因在于這場共享單車的勝負之戰,行業內早已見分曉,資本是續命的唯一來源。
回望共享單車的上半場,共享單車的創業者們做了太多了的預判:共享單車存在區域市場的可能性,免押金流量入口和海外布局,單車的運維成本極低,2017年下半年單車將大洗牌。復盤這些預判,或許能得出不少結論。
一切都是資本
前幾天日小藍單車倒閉,有用戶感慨:最好騎的單車,居然也不行了。但“造好車”,是這場單車大戰的關鍵要素嗎?答案可能不是。
早期的時候,摩拜單車重金造車,成本甚至比ofo高出10倍以上。但摩拜Lite版的投放,宣告了摩拜“精致單車”計劃的放棄。單車質量的選擇,是效率和戰略選擇的體驗。單車大戰越深入,“造好車”的優勢越不存在。資本有能力造一輛好車,也有理由通過一輛不太好的單車,顛覆“好車”。
資本甚至還決定了二三線單車的戰略選擇。死守一線,還是深入二三線,這是一個問題,而守住二三線城市,最佳的退出路徑可能就是被摩拜ofo收購。但至少在目前來看,可被摩拜ofo收購的優質標的并不算多。摩拜單車CEO 王曉峰甚至還在一個公開場合表示過,收購沒有意義,不負責任的單車公司就應該讓其倒閉。在“被摩拜ofo收購”這條路徑關閉后,二線單車的命運開始沉浮,不論小藍、酷騎和小鳴單車,都在窮途末路中積極尋找并購。
大概在2016年末,幾乎所有共享單車創業者都預言2017年末,共享單車將完成大洗牌。只不過沒想到,被洗牌的對象,包括大部分的預言者自身。導致洗牌加速的直接原因,便是資本的支持。2017年共享單車的融資歷程,除了依然高歌猛進的摩拜ofo,下半年能依然被資本認可的只有哈羅單車,當然可能還包括上月拿到加拿大資本的優拜單車,以及本地化運營的1步單車。
資本的斷糧,直接決定了共享單車的“洗牌加速”。
區域市場還有可能性嗎?
拆解區域市場的兩大原因,搶先入場得到區域覆蓋度,和政府的本地化排他合作。
事實證明,區域市場的占領,幾乎是二線共享單車至今得以為繼的唯一原因?;蛟S北方的用戶不太清楚,發軔于上海的“哈羅單車”,至今在諸如無錫、寧波長三角二三線城市有著很好的市場占有率,日單量在數百萬級別。而上海的另一大共享單車“優拜”,也在華南珠海等城市,有著不錯的市占率。這些城市為共享單車的現金流,提供了重大保障。
為什么區域市場暫時得以存在?原因還是用戶對于單車的選擇,永遠存在“距離取向”。同等的單車存在,可能會選擇摩拜ofo,單車當這二者不在的時候,用戶將選擇距離最近的。摩拜ofo無法做到的全區域全時段覆蓋,是二線單車生存的機會所在。而在密度覆蓋和運營管理不輸摩拜ofo的情況下,二線共享單車區域市場占領就此完成。共享單車還有一家叫“1步單車”,偏居西南一隅,在成都等地有著不錯的覆蓋率。
即便風雨飄搖的小鳴單車,曾經也在區域化占領上頗為用力。今年年初主推的“電子圍欄”,深入到三四線城市。小鳴單車前CEO陳宇瑩曾向36氪表示,小鳴單車甚至深入株洲、漳州,通過電子圍欄的精細化管理,取得政府的許可。小明甚至還成立了單獨的電子圍欄公司,但資金限制讓這一切驟然擱淺。
反面案例就是小藍單車,小藍單車李剛曾在36氪發布的獨家來信中坦言:在所有二線共享單車退居二三線的時候,小藍單車依舊鎮守一線,放棄了占領區域化市場的機會。天生驕傲的小藍單車,甚至還將視野瞄向了海外,最早登陸舊金山的小藍單車,最后也是最早被當地政府驅逐的中國共享單車。
區域市場的預言,不管終局是否被驗證成功,但至少是二線共享單車存活的唯一生機。
共享單車堆積如山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免押金、免運維、流量入口和海外布局
共享單車的流量入口,可能是第一個被否定的預判。當ofo接入滴滴支付寶,摩拜接入微信的時候,宣布了兩家直接放棄將app作為流量入口的計劃。
共享單車的橫空出世,本質上是互聯網轉入下半場,流量紅利結束的一大標志。線下流量的獲取成本逼近線上,當然這也可以表述成為“物聯網”和“新零售”的一些標志性商業模式。早期的摩拜和ofo都無法預判這些趨勢,ofo甚至還遲早不愿意推出他們的智能鎖。期望用覆蓋率戰勝摩拜,但事實證明,一切都沒這么簡單。
免押金騎行,支付寶是最大獲利者,用芝麻信用這一產品獲得了上億用戶的信用數據。但直接沖擊的,便是“唯押金”生存的二三線共享單車。這是除了資本壓倒性優勢之外,商業模式上的又一挑戰。至少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免押金騎行的推廣讓二三線共享單車毫無招架之力。
免運維的本意,是造出足夠優質的單車,使單車在周期內免維護。但實際上,免維護在共享單車下半場,成了“放棄維護”。迫于運維成本,二線共享對于已經放棄的城市,直接選擇放棄車輛維修和調度。大家看到的共享單車“垃圾山”,大概就是“免維護”的結果。
永安行創始人孫繼勝曾向36氪表示,永安行有5000名運營管理人員負責全過105個城市車輛的安全檢查、衛生保潔保養和定期的車輛零部件的更新?!疤颖苓@些責任創業企業就會有利潤,承擔這些責任創業企業運營成本太高利潤極低”。孫繼勝的預言最終得到驗證,對于很多共享單車來說,找回、搬運加上維修一輛單車的成本,甚至超過了單車本身的成本。棄置成了最后的選擇。
再說出海,共享單車被認為中國的“新四大發明之一”,是Copy from China 的典型代表商業模式。截止目前,布局過海外的單車除了摩拜ofo之外,還包括小藍單車、優拜單車、永安行,還有一眾單獨出海的共享單車。事實證明,除了拿到加拿大資本的優拜單車,其他幾家皆無功而返。
海外市場的投放可能性,首先在于可推廣的市場規模,和本地化關系。東南亞總體交通環境較差,歐美可投放規模有限,還面對本地化的政府關系關系和運營管理。共享單車在海外,早期都難以完成規模化推廣,沒有本地化基因的共享單車團隊,甚至被本地用戶和政府雙重拋棄。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