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騰訊大腿,創業2年就想赴美上市,趣頭條可能要先面臨這3個問題觀點
在這些問題懸而未決的情況下貿然上市,趣頭條顯然有些操之過急了。
3月14日,有新聞報道內容資訊APP趣頭條已經獲得了騰訊領投的Pre-IPO輪融資,金額在億元左右,估值13億至15億美元之間。而且趣頭條被爆年內就要計劃上市,預期估值在30億美金左右,這不禁令小爆驚訝,這家成立只有1年零9個月的創業公司有哪些底氣,讓他們這么敢想?
騰訊最近這輪投資占股20%,截圖來自IT桔子
小爆總結了趣頭條在上市之前,需要回答的3大問題:
問題一:創業2年就要火速上市,趣頭條的數據能撐起自己的估值嗎?
截至2017年12月,趣頭條的DAU已超800萬,月活接近3500萬,騰訊給出了估值13-15億美元。
今日頭條2017年11月份曾表示,其新聞APP的日活躍用戶超過1.2億人,去年12月,曾有科技媒體爆料今日頭條在以280億-300億美元的估值尋求融資。
兩者的日活用戶差距是15倍,而估值今日頭條卻比趣頭條高出20倍,這樣看難道趣頭條的估值還被低估了?
但別忘了,今日頭條旗下還孵化了火山小視頻、抖音、西瓜視頻等多個視頻APP。而且這三個視頻APP日活用戶在春節期間也都突破了1億日活。還是比較恐怖的。
如此看來趣頭條的數據還是略顯單薄了些。
更直觀的對比是趣頭條和探探,因為兩者雖然所屬領域不同,但從活躍用戶數上比較接近,到2018年1月,探探的日活維持在了700萬左右,而趣頭條是800萬+。陌陌給探探開出的收購價是7.35億美元,就這,陌陌還曾被媒體質疑為何要如此高價的收購探探。
以探探為錨點,如果單純的按日活用戶比例來推算趣頭條的估值,都很難超過9億美元。所以目前13億美元-15億美元的估值,趣頭條目前的數據是比較難支撐的。
再看看它從創業到上市的時間,如果按報道中提到的2018年內上市的話,最多才創業2年半的時間,就抱上騰訊的大腿,火速上市了?
如此看來王小川可真是苦逼多了,搜狗上市前估值50-60億美金,用了14年時間,而騰訊輕輕松松給了趣頭條上市前預期30億的估值,而這家公司只用了不到2年半的時間。不僅同樣做信息流,還一直往人工智能概念上貼的搜狗,就這么不值錢?
我們來看看一家創業公司正常的上市時間——
2000年以后上市的公司,從創立到上市所花時間的統計
由上圖可見,一家公司從創立到上市的平均所需時間是8年。2014年聚美優品上市時,只用了4年時間就被媒體大肆吹捧,認為是一個非常少見的成功案例了。到2017年趣店上市時,只用了3年時間,更是讓創業者們看到了抱大腿的好處。
如今趣頭條如果真能2年半就上市,那可真得感謝它抱上了騰訊這個大腿了。
不過火速上市的公司,之后的命運大多都不怎么樣——國內的聚美優品、趣店;國外的Groupon等股價不是縮水10倍,就是市值遭到腰斬:
聚美優品在上市后的4年時間里,從最高的39美元,跌到了如今的3美元左右;Groupon在上市后的7年時間里,從31美元跌到了如今的4.55美元;而趣店則是從去年上市,到如今市值從110多億美元跌到了47億美元。
可見創業公司火速上市可能會有比較大的“后遺癥”。
問題二:從網賺起家到收徒模式,趣頭條的商業模式究竟是不是內容傳銷?
再說說趣頭條的商業模式,是閱讀分成模式。
趣頭條的商業模式(圖片來自網絡)
這樣的模式有好也有壞:好處就是可以低成本獲取用戶,根據IT桔子的數據,趣頭條的總融資額已經達到21.75億人民幣,按趣頭條日活800萬,月活3500萬來算,單個日活用戶獲取成本是272元,單個月活用戶獲取成本是62元,如果不算上騰訊最近的億元投資,也許趣頭條是花了更少的錢,獲得了如今的用戶規模。
當然,也許你會覺得這個用戶成本太高了。但對比一下探探7.35億美元被收購,日活用戶700萬左右,算下來單個日活用戶獲取成本是105美元,合人民幣664元,是趣頭條用戶成本的2.5倍,真是不比不知道啊!
這個模式的弊端也很明顯,就是趣頭條的用戶質量不高。這種模式注定了它最早吸引的一批用戶應該是PC時代的那群想做網賺的人。這批人大部分并非沖著閱讀高質量文章來的,而是抱著“薅羊毛”的心態來的,他們的閱讀大多都是散漫、毫無目的的,這導致了趣頭條上用戶與內容都是低質量的。
目前趣頭條自稱76.4%的用戶來自三四線城市,且有65%的平臺用戶是女性,這樣看來,它未來的競爭對手并非是今日頭條,而是靠女性用戶剁手而生存的淘寶了。
難道騰訊投資趣頭條并非是針對今日頭條而是阿里巴巴?細思恐極。
另外在用戶沉淀方面,趣頭條給出的策略是讓用戶“廣泛收徒”,通過邀請有獎勵,二級用戶正常閱讀也能給一級用戶分成等模式,讓每個用戶成為自己的“線上地推員”,這是被創業公司用來做用戶“黑客增長”的不二法寶。不過這種模式一旦突破三級分銷的模式,就有傳銷的嫌疑了。
小黑裙的分銷模式
此前微信平臺封殺的小黑裙、環球捕手、云集微店等創業項目無一不涉及了此類模式。而且小黑裙也是騰訊投資的創業公司,但微信照樣封殺了。
同樣依靠騰訊流量起勢的趣頭條需要嚴肅的思考如何避開“傳銷”這個坑。
問題三:趣頭條當前最重要的并非上市,而是如何避免曇花一現?
讓我們冷靜思考一下,趣頭條的核心壁壘究竟是什么呢?
比體量和推薦技術它不如今日頭條;比內容質量他也很難超過微信公眾號;趣頭條唯一讓投資人眼前一亮的恐怕就是它的增速了,2017年的DAU同比增長373%,排名第10位。
來自極光大數據
但目前趣頭條的模式是可持續的嗎?
它所面臨的生存環境是嚴峻的,因為外部不僅有今日頭條這種巨頭,還有30多家跟趣頭條類似閱讀分成模式的APP也在競爭中,比如淘新聞、惠頭條等等。
而在騰訊系內部,除了有微信、天天快報這種平臺級的產品,小馬哥的員工們也沒閑著,比如前些日子他們模仿即刻APP的例子就說明其內部一直在做各種嘗試。做信息流的王小川又怎么甘心看到創業2年的趣頭條團隊超過自己呢?
事實證明,趣頭條的商業模式模式在人人都可以模仿的情況下,高增速成為了它唯一能依靠的壁壘。
不過內容質量低、廣泛收徒的問題,是否會在未來遇到監管問題,也是一個未知數;而用戶質量低也可能會直接影響它的廣告變現。趣頭條目前并未公布它們的營收情況。
在這些問題懸而未決的情況下貿然上市,趣頭條顯然有些操之過急了。
一名已經從趣頭條離職的員工告訴小爆,趣頭條的創始人是譚思亮,出身盛大系,是做廣告技術起家的。在他看來,譚做趣頭條創業的目的就是想賺快錢,快速起流量然后變現。
(來源:鈦媒體 作者:IT爆料匯 )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