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舉牌大戲再現,市場最希望看到的結果是什么?金融
險資縱觀A股市場的舉牌大戲,其舉牌一方多離不開我們熟悉的身影。
險資縱觀A股市場的舉牌大戲,其舉牌一方多離不開我們熟悉的身影。前有險資轟轟烈烈的舉牌潮,而在此期間萬科寶能系的股權之爭大戲也引起了全市場的持續跟蹤;后有證金公司頻繁的“準舉牌”動作,而隨后不少證金持股4.99%的現象,也引起市場的高度關注,而其最終對上市公司“舉還是不舉”,至今仍有不少的熱議。與此同時,還牽涉到私募基金、產業資本,乃至部分牛散,而隨著這系列投資群體的不定時舉牌動作出現,也給市場帶來了不少的看點,獲得舉牌的上市公司也獲得了市場的持續關注。
實際上,談及舉牌的經典案例,莫過于15、16年的險資密集舉牌潮。在此期間,備受關注的,當屬最為激烈的萬科與寶能系的股權之爭,而隨后還牽涉到恒大系、安邦系等險資機構的參與。如今,雖然萬科股權之爭事件已有初步的結果,且已經完成了公司董事會換屆改選的艱巨任務,但萬寶之爭仍然存在懸念,而寶能系的最終結局如何,仍然有待破解。
值得一提的是,在險資密集舉牌的背后,卻逐漸引起了監管的重視。從去年系列的監管動作出爐,到險資機構紛紛進行業務的整改,甚至逐漸下架部分不符合監管要求的產品,以滿足“保險姓保,回歸本源”的發展目標,這系列現象也恰恰體現出監管趨嚴,險資機構加速轉型滿足監管需求的真實寫照。受此影響,近年來險資機構的舉牌動作明顯收縮,甚至陷入熄火的狀態,而更多險資機構也逐漸轉變為理性的長期財務投資者。當然,險資新規下,監管趨嚴,也并不意味著險資機構舉牌的動作就完全熄滅,而近日平安人壽及其一致行動人舉牌工行的H股,也是最近一段時期內險資舉牌的少數案例。
股票市場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險資機構的舉牌意愿大為降低,但這并不代表A股市場的舉牌現象就全面熄火。與市場預期不同的是,在今年以來的舉牌熱潮中,上市公司獲得舉牌的需求卻明顯增加,而舉牌方則多以產業資本為主,其中就包括格力電器、大北農、新華聯、紫光集團、中植產業投資等,而其舉牌比例多以5%至10%之間。由此可見,從今年尤其是今年下半年以來,A股市場的舉牌現象也明顯增多,而從市場整理的數據來看,舉牌方已然從之前的險資機構逐漸轉變為產業資本等實力資金機構。
中國股市舉牌大戲再現,這說明A股上市公司的投資魅力依存,而持續穩定的股市波動水平,也給了一些實力資金機構不少的舉牌信心。
對于一家上市公司來說,獲得外部資本的舉牌,乃至接連舉牌,可以認為是一把雙刃劍,利弊不一。但,對于市場而言,卻因舉牌而多了一個獲得市場炒作的契機,而上市公司也因為被舉牌而得到了更多市場資金的關注。
事實上,談及有利之處,上市公司獲得舉牌,且并未觸及到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權、話語權的基礎,則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市場關注度,并通過吸引更多實力資金機構,來達到提升上市公司影響力、激活股票價格的影響,且利于引起上市公司對控制權、話語權的重視程度,提升上市公司大股東高管的增持或回購意愿。此外,還會因為舉牌事件,而促使雙方獲得更多的資源互補,乃至強強聯合,而對于行業互補性較強的上市公司來說,舉牌后的有益之處還是不少的。至于投資者而言,最為受益的,當屬上市公司的價格獲得上漲的預期。其中,以此前轟轟烈烈的萬寶股權爭奪風波為例,在寶能系接連舉牌的過程中,萬科股價獲得了顯著地激活,而其所對應的股票市值也因接連的舉牌現象獲得了提升。
證券市場
但,談及弊端之處,則在于部分資本的無序舉牌、任性舉牌,從而影響到上市公司正常的運行秩序,且可能干擾到上市公司原有穩定的經營狀況。退一步來說,若外部資本通過接連舉牌,乃至發起了要約收購,那么則可能影響到董事會的正常決策,甚至上市公司的控制權、話語權也很難獲得保障,乃至拱手相讓。
由此可見,在股市波動率不高,穩定性較強的運行環境下,市場中適度的舉牌現象還是利于活躍相關上市公司的股票價格,甚至引發舉牌概念股的熱炒。但,無論是對監管者,還是對上市公司自身而言,更擔心的,還是無序舉牌、任性舉牌的行為,而此前部分資金機構通過資產負債錯配、高杠桿無序舉牌的行為來達到快速舉牌乃至快速進駐董事會的目的,這顯然不利于市場的健康運行,且可能會加劇市場脫實向虛的風險。由此一來,對于這種無序舉牌的行為,帶給市場更多的是驚嚇,而不是驚喜。
對于投資者來說,投資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歸根到底還是要實現更好的投資回報率,而上市公司因外部資本的舉牌而獲得價格的炒作,這無疑是投資者最希望看到的結果。換一種角度思考,對于部分第一大股東長期持股比例偏低、且股權結構分散,控制權意識不強的上市公司來說,在市場舉牌熱潮再度回暖之際,確實需要增強控制權的意識,并積極通過增持等手段來提升自身的持股比例,同時更需要注重投資者的投資回報預期,而不是盲目任性的融資圈錢,這樣才會獲得投資者的尊重,并最終形成共贏的局面。反之,若沒有這樣的危機意識,且忽視了投資者的投資回報需求,那么對于外部資本的入股舉牌乃至接連舉牌的沖擊,也是對這類上市公司最好的警示。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