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到新年“賣萌”其實也是“賣慘”觀點
市場不會因為易到的賣萌而生憐憫之心,而等待押金退還的用戶更不會因為賣萌而心軟。這樣的賣萌,其實也是“賣慘”——通過切割更徹底地“去樂視化”,才是根本目的。
市場不會因為易到的賣萌而生憐憫之心,而等待押金退還的用戶更不會因為賣萌而心軟。這樣的賣萌,其實也是“賣慘”——通過切割更徹底地“去樂視化”,才是根本目的。
徹底“去樂視化”,才是易到根本目的
剛剛過去的元旦,易到用車發布了一封“新年賀詞”。這封公開信講述了自己投身樂視、遭樂視拋棄、韜蘊資本接盤的始末。它以小朋友的語氣一一講述事件,語氣賣萌。在文中,易到將自己投身樂視比做進了全托班,賈躍亭以“jia老師”的形象出現,他讓小易用買100送100的方式鍛煉身體,結果病倒了。 從商業角度來看,回顧易到這些年坎坷經歷,確實讓人不勝唏噓。如果論起商業模式的創新,易到其實是網約車的最早起跑者。這一領域的巔峰期不過區區數年,而在資本的風云變幻中,也正是這區區數年,易到從創業新秀變成樂視泡沫中的一朵水花,最終以公司命懸一線、創始人退場結束了上半場。
互聯網時代,商業越來越快,而其中哪怕是出現一個微小錯誤的抉擇,其蝴蝶效應也可能無限放大,甚至很可能就會把一家冉冉升起的獨角獸公司推向萬劫不復之地。這對于創始人和管理團隊是莫大的考驗。 但市場競爭的優勝劣汰規則是殘忍的。市場不會因為易到如今的賣萌而生憐憫之心,而等待押金退還的用戶更不會因為賣萌而心軟。這樣的賣萌,其實也是“賣慘”——通過切割更徹底地“去樂視化”,才是這一賣萌的根本目的。
商業模式創新拗不過資本的對賭和內耗
而對如今的接盤方來說,收下這樣一家曾在鋼絲上行走的公司,也有必要切割清楚歷史,才能開始新的征程。但對于易到而言,凡事皆有因果,如果回顧數年前周航和樂視之間的相愛相殺,或許如今再看更有警示價值。 2015年10月,樂視以7億美元入股易到用車,占據70%股權,成為易到的控股股東。當時輿論已經一片嘩然,樂視危機在當時已然略有浮現。據新京報當時報道,在那之后,樂視的高層全面接管易到,作為創始人的周航也日漸喪失了對于易到的控制權。2016年6月,易到完成了公司法人的變更,標志著周航的退出。
商場如戰場,將領的穩定重要性不言而喻——對于一家成長期的公司來說,創始人和核心團隊的穩定是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必須要素。這本應該是管理層一個必要的信念,也是不能被用來交換資本的底線。 以網約車為發軔的共享經濟發展到今天,也把資本的游戲玩到了巔峰極致。從當年的網約車燒錢大戰,再到后來的共享單車天量投放以至于阻礙城市管理,還有在樂視旗幟下的易到充值返現,不過是這一切毫無顧忌的充分表現而已。
對于新經濟來說,它確實發現了經濟轉型中消費升級、美好生活需要的痛點。但是,對于互聯網新經濟的政策鼓勵和輿論寬余,是寄希望于其開放的商業模式、活躍的資本補給能夠推動經濟結構優化,推動創新產品的發現。如果只是爭相陷入資本的對賭和內耗,所謂的商業模式創新,最終也只會是一地雞毛而已。 易到要在公開信賣萌之后卷土重來,顯然得走出這一桎梏。
【來源:新京報】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