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刮來新風向:華僑城為何全力振興康佳?觀點

從康佳自身的投資前景來看,如果華僑城集團對康佳賦能的,華僑城的二級集團也紛紛為云南戰區的發展提供資金支持。
文:劉志剛@互聯網江湖主編
如今,改革開放已經過去四十年,工業化時期的資本積累已經完成。而在后工業化時代,企業的經濟發展模式和經營模式面臨重組。過去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的幾年,許多工業化時期崛起的制造大企由于“船大難掉頭”的緣由似乎不再具有往日的輝煌,然而在技術驅動成為時代“主旋律”的今天,在智能化、產業互聯網等諸多浪潮的驅使下,擁有幾十年制造業功底的家電巨頭也具備王者歸來的希望。
作為國內電視產業一路走來的見證者和親歷者,康佳就是這樣一家企業,在如今這樣一個轉型的十字路口處迎來了新的機遇。近日,網上有消息稱,華僑城集團似乎也流露出今年要大力扶持康佳的態度,那么坊間流傳的到底是謠言還是預言呢?
多方誘因驅使,扶持康佳非空穴來風?
無風不起浪,既然網上有“小道消息”,那么我們不妨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從康佳的投資價值出發,來看這一消息的合理性究竟有幾分。
從外因來看,政策對一個產業發展起風向標的作用。
1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委聯合下發《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指出拉動家電消費是促進商品消費的一個重要抓手。而在3月1日,《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的出臺,更是明確表示支持超高清視頻企業與金融機構加強對接合作,通過市場機制引導多方資本參與,支持行業協會聯合彩電企業開展彩電“汰舊換優”,加大超高清電視推廣力度。
在政策的刺激下,存量電視的更新速度或加快,電視產業在接下來或將迎來新一輪的爆發,康佳有著極高的上升空間。
此外,從康佳自身的投資前景來看,據傳,華僑城提出要全面振興康佳,提高資本運營能力推進子企業二次資本化。對于已經實施混改的五大子企業,將謀求在科創板或海外獨立上市。
這五大子公司中,易平方屬于國企混改,獲得阿里投資,其互聯網業務對康佳營收貢獻突出;KKTV本身屬于受政策鼓勵的實業,背后還有阿里等實力雄厚的投資人;得益于產業自身得到政策支持以及康佳扶持,成立時間尚短的毅康科技中標金額近80億,上升空間極大;白電巨頭新飛在被康佳收購以后開始盈利,并且白電相比于黑電未來盈利空間大且發展穩定;而江西康佳新材料是國內唯一一家第三代納米微晶石生產企業,實力強,而且納米微晶石本身應用領域廣泛,空間大,同樣具備極高想象空間。
如此看來,康佳的五大子公司本身發展勢頭良好,且都具有獨立上市的能力,康佳因而受到資本市場看好也就成為順理成章的事。
康佳最近發布的《關于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提示性公告》中寫道:“本次非公開發行 A 股股票擬由公司控股股東或其控制的子公司全額認購,本次非公開發行將有利于進一步鞏固國有股東對上市公司的控制權。”這一表態也使得華僑城進一步賦能康佳的可信度大大增加。
在投資圈有這樣一種說法,投資有兩種,一種是價值投資,另一種是股權投資。前者是對產業未來發展前景的看好,后者是出于財務收益目的進行投資。對于康佳而言,家電行業接下來的發展具備“股權投資式”價值。從五大子公司的發展潛力看,是具備“價值投資”條件的。因而康佳能夠吸引華僑城的支持其實也是很正常的事。
從內部,也就是華僑城自身來看,基于自身發展需要或許也會加大對康佳的扶持。
對于華僑城集團而言,“五大主業”當中的文化、旅游、城鎮化、金融四業已經破題,無論從集團主業布局還是內外部形勢看,做強做大實體科技產業,則需要調動連續兩年用業績證明戰斗力的團隊——康佳。
士別三日,如今的康佳不再只是制造業底蘊深厚的實體經濟排頭兵,完全有能力承擔“科技”這一重任。目前,康佳電子科技已做到研、產、供、銷、服全鏈條覆蓋,并且不斷在半導體、物聯網、人工智能這三大領域進行深耕細作,未來圍繞智能家居升級業務模式也有著極大的想象空間。
產業的政策風向加持,再加上康佳自身的投資價值以及最新公告里面的內容,華僑城重倉康佳這一消息的可信度其實還是蠻高的。
大型央企與實體制造業排頭兵,演繹一出名角、大腕齊聚的精彩“雙簧戲”,看起來倒像是一對不錯的CP組合,如果華僑城集團對康佳賦能的“小道消息”為真,那么雙方能否都取得彼此想要的結果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成功經驗加持振興指日可待
成功不能模仿,但成功的經驗往往具備普適性特征,對于其它領域的正確應用往往能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從多個維度來看,如果華僑城真的要加大對康佳的扶持力度,那么振興康佳的目標很有可能實現。
去年,華僑城推出了“云南大會戰”。華僑城舉全集團之力重點突破,動員各戰區、各兵種企業“認領項目”。用活“戰區+兵種”新機制。梳理“戰區搭建平臺、獲取資源,兵種落地產品、開拓市場”的方法,建立協同機制和內部交易機制,華僑城的二級集團也紛紛為云南戰區的發展提供資金支持。
最終,華僑城集團旗下云南集團、世博集團、文投集團簽約金額逾千億,實現項目在云南“全域” 全覆蓋,成果十分顯著。
華僑城“云南大會戰”的成功,那么今年華僑城很有可能將把大會戰的成功模式應用于振興康佳,一旦落實,這勢必會對于康佳帶來非常大的幫助。
首先是資金問題,華僑城集團有1400多億凈資產、4400多億總資產,每年200億以上利潤,再加上“云南大會戰”時表現出的強勁勢頭,完全有能力支持康佳二次輝煌。
除此之外,華僑城還具備領先的產業協同和區域聯動,各個戰區和兵種也將為康佳提供強大的助力。
對于任何一個企業而言,資源永遠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而生態資源不同,它往往具備資源整合的組合效應,這種資源無疑是有價值、稀缺、不可模仿和難以替代的。華僑城集團的各個戰區和兵種也可以幫助康佳優化資源配置、降低生產成本、促進先進技術的研究和達到了開發,這就構成了康佳參與行業競爭的核心競爭力。今年如果能有華僑城集團這樣的強援支持,未來康佳將釋放更大的潛力。
完善人才培養機制:打造搶占未來先機的取勝之匙
在過去的2018年,許多企業開始入局產業互聯網。然而,產業互聯網所涉及到的領域技術門檻都非常的高,要復雜得多。它實際上不是一個單獨的問題,是整個生態系統的問題。為組織提供動力就要從多個環節入手,只有這樣,產業價值鏈才能實現升級的【鏈式效應】。
科技很重要,但產業互聯網需要的不只是科技,還需要沉淀幾十年的實體經濟功底。而且,作為制造業排頭兵,康佳在制造業有關的基因正是它優勢的體現。除此之外,在數年前家電行業整體大環境出現頹勢的時候,康佳就及時選擇了多產業協同發展戰略,并且對內部管理進行了改革,篩選出有干勁、有想法的全新70后高管團隊,創造了有利于轉型發展的內部基因,確立了要成為一個科技創新驅動的平臺型公司的核心定位。
正如國家強調的那樣:“人才市場第一資源”,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列車滾滾前行,技術賦能成為商業社會主旋律的當下,以人為本的理念依舊是根本。
如今的康佳還不斷進行技術和產品的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管理創新,甚至包括了公司文化的創新,建立了完善的人才隊伍和制度體系,這也使得其具備了發力高端技術的基因基礎。
從內部管理環境到企業發展戰略,這都為加大和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奠定了基礎。據悉,2019康佳將通過實施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引入高端人才,以獨特的激勵機制培養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推進“人才強企”,打造新康佳。
由此可見,如今的康佳,在發力產業互聯網方面已經具備了三大明顯優勢:實業管理經驗、科技人才隊伍、流程制度體系。這也是適合產業互聯網發展的最佳形態。
科技自媒體劉志剛,訂閱號:互聯網江湖,微信號:13124791216,轉載保留作者版權信息,違者必究。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