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互聯網大潮洶涌,金融再進化首當其沖觀點

金融行業的再進化其實是產業互聯網時代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再進化在產業互聯網時代的重要作用,當產業互聯網僅僅只是完成了對行業本身的改造和升級。
文/孟永輝
在產業互聯網逐漸落地的大背景下,金融行業同樣正在發生一場深度變革。這場深度變革以金融科技或數字科技為主要表現形式,帶來的是金融行業的改頭換面。作為經濟社會運行的毛細血管,金融行業的確需要一場新的變革,才能把它的功能和作用發揮到最大。盡管在互聯網時代,互聯網和金融元素的結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金融行業的運行效率,但是,這種缺少本質改變的金融進化非但沒有帶來長久的發展,反而將金融行業帶入到了更深的漩渦之中。
以跑路、暴力催收、虛假標的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的亂象,正是這種現象的直接體現。可見,僅僅只是依靠互聯網的去中間化,并不能夠帶來金融行業的健康發展,反而還將會把金融行業的發展帶入到進退兩難的境地里。只有深度改造金融行業內在的元素、流程,才能讓金融行業的效率提升并不僅僅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具有更加長久的驅動力。于是,一場以金融行業為改造對象的金融科技或數字科技的浪潮開始來臨。無論是以銀行、保險和證券為代表的傳統金融機構,還是以阿里、騰訊、京東、百度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都開始深度參與其中。
玩家們要么是用新技術、新元素來改造金融行業的傳統架構,要么是挖掘金融行業的新功能和新屬性,總之,以金融行業為改造對象的時代正在來臨。以大數據風控、智能語音客服為代表的新技術元素開始在金融行業的傳統流程和環節當中出現,以城市管理、民生服務為代表的非傳統金融功能開始出現,一場由金融內在所引發的全新進化開始上演。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金融科技或數字科技,是產業互聯網時代的重要一環。
金融再進化,產業互聯網的完美閉環
如果我們把互聯網看成是新的“基礎設施”的話,那么,金融則是傳統意義上的“基礎設施”。當作為“基礎設施”的金融行業尚未完成產業化的改造之前,產業互聯網的大廈必然無法真正建筑完成。從這個邏輯來看,實現金融產業化,是產業互聯網時代的完美閉環。
金融再進化讓不同行業有了統一表達的可能性。數字化是金融再進化的一個主要方向。所謂的數字化,其實就是要將傳統金融時代不同的流程和環節用數字化的方式來表達。數字化的貨幣、數字化的結算、數字化的運行都將成為金融行業的標配。當數字化成為金融行業的主要形態,其實,外部行業的數字化升級同樣正在進行。此刻,金融成為串聯起不同行業形態的橋梁和紐帶。
如果金融的再進化僅僅只是局限在互聯網金融式的去中間化,缺少了對金融行業內部元素的改造和重構,那么,金融非但無法承擔起這種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反而還會把金融行業的發展帶入到死胡同。正是因為如此,我們看到那些真正看清了金融再進化方向的玩家才會如此堅決地把金融再進化的方向直接過渡了數字化的方向上。
在這個大背景下,數字科技的概念開始出現。隨著數字科技的成熟和完善,它與外部行業的結合將會成為一種順理成章的事情。原本無法找到統一表達方式的產業互聯網,在金融再進化的方向上找到了可能性。由此,產業互聯網便有望從各自為政的獨立王國,成長為一個各自聯通的有機整體。
金融再進化是產業互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的產業互聯網,其實就是一個以改造傳統行業為主要目標的全新存在。同消費互聯網時代以改造C端用戶的消費和行為習慣不同,產業互聯網時代主要是改造B端用戶的生產方式和供應方式。金融行業作為一個與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都密切聯系的行業,對于它的升級和改造無疑是產業互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果產業互聯網缺少了對金融行業的改造和升級,那么,這種所謂的產業賦能和升級其實是不完整的。從這個角度來看,金融再進化必須也必然是產業互聯網時代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金融行業本身的重要地位之外,金融再進化是產業互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還體現在金融行業本身的特質上。
從本質上來看,金融其實就是數字,只是金融是一種有價的數字而已。金融之所以有價,主要是因為它可以變換成為資產。金融行業的這種天然的數字屬性,其實與即將到來的數字化時代其實是不謀而合的。從這個角度來看,金融的數字化其實產業互聯網的必然延續,同樣是產業互聯網必然要解決的問題。我們看到會有如此多的傳統玩家和科技玩家加入到金融再進化的隊伍當中,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金融行業本身的這種特質所決定的。
金融再進化有助于產業互聯網的全面、多元和高效。作為一種傳統時代的“基礎設施”,金融行業其實本身就與各種行業有不同的聯系。當產業互聯網僅僅只是完成了對行業本身的改造和升級,但是,卻在金融流程和環節出現問題,行業的發展必然會遭遇更多的困境和難題。從這個角度來看,金融再進化有助于產業互聯網的全面、多元和高效。
當金融再進化完成之后,金融的低效和無序才不會是牽絆產業進化的主要障礙,而是可以讓行業在金融的助力之下獲得更加快速、有效地運轉。另外,我們衡量一個行業的發展是否健康和關鍵在于它是不是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業務閉環。在建立業務閉環的過程當中,金融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因此,只有金融行業再進化完成之后,產業互聯網才能真正全面、多元和高效。
從這個角度出發,金融行業的再進化主要是尋找金融行業產業升級與其他行業產業升級的統一。當金融行業的產業升級與其他行業的產業升級可以統一的時候,蛻變之后的金融行業可以繼續承擔起新的“基礎設施”的重要作用,從而可以用金融再進化后衍生出來的新功能,推動其他外部行業更好地發展。
很多人將金融再進化的原因歸結為互聯網金融的沒落,其實,更深層次的原因是金融行業產業升級的必然。當產業互聯網成為一種潮流和趨勢的時候,金融行業的再進化其實是產業互聯網時代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產業互聯網為契機,尋找金融再進化的思路和方法,或許是金融行業迎來新發展的關鍵。
產業互聯網的大潮下,金融再進化的方向在哪?
金融再進化在產業互聯網時代的重要作用,讓我們不僅僅只是站在金融行業本身來看待它的再進化,而是要站在整個產業互聯網的角度來看待。當我們真正從產業互聯網的角度來看待金融再進化的目標和方向的時候,它的發展才能跳出狹隘和局限,真正進入到新階段。
改造金融行業的底層運作邏輯和構成元素。所謂的產業互聯網,其實就是就是以產業為主要改造對象的。同消費互聯網時代僅僅只是借助互聯網技術進行去中間化的操作不同,產業互聯網需要的是一種更加徹底的改變。對于金融行業來講,想要承擔起建構產業互聯網完美閉環的任務,必然需要按照產業互聯網的底層邏輯來運作。
首先,我們需要改造金融行業的底層運作邏輯。按照傳統理解,金融行業其實就是承擔的是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的作用。因此,傳統時代的金融行業的底層運作邏輯其實都是被動觸發的。即金融需求方提出需求,金融供給方滿足需求方的需求。這讓金融行業的運作其實一直都處于一種被動觸發的狀態。
產業互聯網時代來臨之后,金融行業的供求兩端的關系和界限開始變得模糊。即我們認為的傳統意義上的需求方不再是嚴格意義上的需求方,供給方同樣也不在是嚴格意義上的供給方。金融行業的運行邏輯開始從一板一眼的模式化的狀態,進化成為可以相關轉化,可以相互賦能的靈活化的狀態。對于金融行業來講,這種新的底層運作邏輯,無疑可以獲得更加高效地運轉。
其次,我們要改造金融行業的構成元素。金融行業的構成元素其實是百年之前形成的,直到現在它的構成元素都沒有發生任何實質性的改變。當產業互聯網時代來臨,數字化、智能化將會取代傳統意義上的實體化、人工化,當金融行業的內在構成元素發生了深度改變之后,它的發展才能真正跳出傳統金融行業的界限,真正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改造金融行業的外在表現形態。其實,金融行業的外在表現形態并不僅僅只是傳統意義上貨幣、保險、證券等類型,而是還有很多新的表現形態。當產業互聯網時代來臨,傳統行業的表現形態正在被人工智能、大數據等諸多新的形態所取代,金融行業必然需要迎合這種發展趨勢,才能讓金融再進化與產業互聯網相輔相成。
我們需要改造金融行業的外在表現形態。數字化是一個主要方向,即讓金融行業相關的資產、流程和環節都進行數字化的處理,從而讓數字化成為金融行業的主要表現形態。當金融行業的外在表現形態從傳統形態蛻變成為新形態之后,它的發展才能真正與產業互聯網相匹配。
除了數字化之外,金融行業的外在表現形態還不僅僅只是停留在投資和理財上。未來,金融行業將會與人們的健康、生活、出行等諸多方面都可以產生深度聯系,金融行業的表現形態將會在這些方面得到體現。當金融行業的表現形態從傳統走向多元的時候,它的基礎性作用才能得到最大的發揮,而不是變得封閉和孤立。
改造金融行業的功能。對于金融行業來講,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投資和理財,這一點在互聯網時代并未發生太多新的改變。一味地把金融行業的功能和屬性局限在投資和理財上,并不能夠給金融行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想象空間。當產業互聯網時代來臨,我們需要改造和挖掘金融行業的新功能。
基于金融大數據的預測和研判,基于金融風控的社會管理,基于金融應用的生活需求和健康管理都是金融行業在產業互聯網時代表現出來的新功能。當金融行業的功能告別了傳統意義上的投資和理財之后,它的發展無疑可以打開一個發展的新天地。
未來,金融行業的功能將會體現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個時候,金融行業的基礎性作用才能發揮到最大,而不僅僅只是體現在傳統的金融邏輯上。當金融行業的功能得到了進一步拓展之后,它的發展才能真正跳出傳統金融的發展邏輯,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當產業互聯網的浪潮洶涌來襲,以金融科技、數字科技為代表的金融再進化開始出現。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金融再進化業已成為產業互聯網時代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站在產業互聯網的起點上,重新審視并看待金融再進化,我們才能找到金融再進化的正確姿勢,最終讓金融行業再度成為產業互聯網時代的擔綱。
作者:孟永輝,資深撰稿人,專欄作家,特約評論員,行業研究專家。長期專注行業研究,累計發表財經科技文章超400萬字。支持保留作者來源的分享,轉載請保留作者版權信息,違者必究。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