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危機來襲,今日頭條能否獨辟蹊徑華麗轉身?觀點

失去了算法作為產品基礎的今日頭條,而本身就以不道德和低俗的內容起家今日頭條卻失去了其賴以生存的以算法為基礎的產品邏輯,就在張一鳴幾乎不得不放棄今日頭條這個產品之時。
昨晚,因騰訊視頻下架博物館相關視頻抖音發布了一條“致歉聲明”。這已經是今日頭條這個月以來第四次與騰訊展開交鋒了。
最早的一次交鋒是5月7日深夜,今日頭條大當家張一鳴在微信朋友圈發文慶祝抖音國際版“Tiktok”在2018第一季度在蘋果商店下載全球第一,并在評論區用“奧威爾式”的語調劍指騰訊,表示“微信的借口封殺,微視的抄襲搬運擋不住抖音的步伐”。對此,馬化騰在評論區直接開懟,認為“可以理解為誹謗”。
在此前,一篇《騰訊沒有夢想》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刷屏時,張一鳴曾評論稱:騰訊是一家極其優秀的公司,Pony也是我最敬佩的CEO。隔了一天,張一鳴就對這家自己認為“極其優秀”的公司改變了看法,與馬化騰直接開懟。
值得注意的是,張一鳴并沒有在微頭條上慶祝,反而在微信朋友圈發布消息。而近日以來,今日頭條見諸報端的內容,基本上都來自張一鳴和張楠的朋友圈,這種熱點話題制造方式讓不少自媒體趨之若鶩。
如果將張一鳴夸騰訊的那條朋友圈看作是他真實的內心表達,那么后一條貶騰訊的內容也許是不得已而為之。其中原因還得從業界大環境和今日頭條自身的小環境說起——畢竟今日頭條在冰山下隱藏的三大危機,在輿論上捆綁巨頭、爭搶話語制高點,或許能獨辟蹊徑化解危機。
社會道德規則正在瓦解今日頭條的產品基礎
兩年前,張一鳴在采訪中為今日頭條的產品算法機制辯護時稱:“把權力讓度給算法,讓算法來識別你的喜好,推薦你可能感興趣的內容,這種方法能大大提高信息分發的效率。” 然而,張一鳴曾經引以為豪的“技術沒有價值觀”經營理念,此時卻成為今日頭條走下去的最大阻礙。
今日頭條一直把自己定位成AI技術公司,用算法做內容推薦,但是“算法推薦”的信息有多不靠譜,多么無底線,廣大網民特別是孩子們的家長感同身受。大量低俗甚至垃圾信息,以新聞的名義,打著“算法推薦”的招牌,蜂擁而進南來北往、男女老少的網民手機頁面。其實,算法后面,是網絡商家的精心設計,什么低俗離奇就推什么,只要有粘度有流量,就代表著廣告商的青睞,代表著滾滾而來的利益。
在這種產品形態下,張一鳴所迷信的算法終究抵不過律法。兩年后的2018年,今日頭條的算法遭到了監管層的挑戰。面對著主管部門的強力監管,與輿論“中國一半傻子在抖音”的諷刺,今日頭條實實在在遇到了成立至今最大的坎兒。今日頭條恰如一輛高速行駛的列車,被緊急叫停,少了速度的高鐵,和綠皮火車無異了。
失去了算法作為產品基礎的今日頭條,打開它的首頁,儼然就是人民網加搜狐新浪千龍網的混血兒。可以說,監管層只是讓今日頭條在符合社會道德規則的基礎上運行,而本身就以不道德和低俗的內容起家今日頭條卻失去了其賴以生存的以算法為基礎的產品邏輯。
這是今日頭條遇到的第一大危機。
微視復出擠壓頭條系生存空間
打開首頁與新聞客戶端無異,今日頭條就失去了成長的條件,就在張一鳴幾乎不得不放棄今日頭條這個產品之時,頭條系幾乎將未來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抖音身上。
吃過算法被監管的虧之后,張一鳴在抖音上開始嘗試討好政府,在今年4月一舉推出了數個與政府的合作項目。然而好景不長,以亞文化命名并充斥各種亞文化內容的抖音,在面對政府合作時,終究是“熱臉貼冷屁股”。坊間傳言,一些政府單位因擔心與抖音的合作影響政府形象,紛紛將抖音的合作邀約拒之門外。
早在2013年騰訊就推出了微視,并在3年后低調推出短視頻產品“閃咖”。這樣看來,騰訊的短視頻布局從行業來看還是很早的,但因為種種原因,一直也不溫不火。
今年4月初,微視進行了首次重大更新,并推出巨額補貼。一張關于“微視短視頻項目說明書”的截圖在各微信群中流傳,該說明書中提到,微視為阻擊抖音在微信朋友圈的傳播和加大力度投入內容建設,將用現金補貼的方式引入優質達人內容。
隨著微視加大補貼力度,微視與抖音的短視頻之戰也正在升級,以至于給整個頭條系帶來極大的生存壓力。
而頭條、抖音的硬傷則加速了微視后發先至、彎道超車的可能。抖音上諸多短視頻玩法均需要背景音樂陪襯,比如經典段子“確認過眼神,我遇上對的人”插曲就來自簽約華納的林俊杰《醉赤壁》,而一旦擁有華納、環球、索尼三大數字音樂版權的騰訊對抖音發起版權追責,勢必會對抖音的運營造成一定影響。
這是今日頭條的第二大危機。
估值下跌獨角獸變“跛腳獸”
在遭遇最強力監管、核心產品遭受生存空間擠壓之后,今日頭條這頭獨角獸正在變成跛腳獸。
阿里巴巴似乎是最早預見頭條危機的巨頭之一。今年3月份,業界盛傳阿里投資頭條,而阿里巴巴王帥則對此傳聞回應稱:……缺少媒體集團的基因和興趣規劃。想也沒有想,做肯定也做不好,所以早就斷了(投資頭條)這個念想。
一邊是巨頭對投資頭條沒興趣,一邊是巨頭擠壓賽道,加上監管與社會輿論的多重壓力,近日,今日頭條的估值開始下跌。5月7日下午,全天候科技報道稱,今日頭條正在展開新一輪融資,投前估值為350億美元。
事實上,在今日頭條3月中旬的融資傳言中,估值遠高于當下——彼時估值400億美元-600億美元。一個多月時間,今日頭條估值下降了100億美元,很有可能是全面整改所致。期間,今日頭條App、抖音App、西瓜視頻App都不能幸免,而擁有2億用戶的內涵段子App甚至直接永久關停。
如此看來,嚴峻的生存壓力下,今日頭條的創始人張一鳴不得不獨辟蹊徑轉移危機。通過微信朋友圈喊話馬化騰,而不是在微頭條上發表,多少有點“釣魚”的味道——這是向投資人交代、向用戶交代、向員工交代的最佳方案。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