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內假貨泛濫:搜“高仿”彈出百余個結果觀點
在近日舉行的2018微信公開課中,張小龍用較長篇幅提及小程序,稱“希望看到它一步一步成長起來”。
在近日舉行的2018微信公開課中,張小龍用較長篇幅提及小程序,稱“希望看到它一步一步成長起來”。
但遺憾的是,伴隨小程序成長的,是泥沙俱下。記者在小程序搜索“高仿”、“精仿”,顯示出185個結果,這些小程序的開設者多為假貨銷售者,以假表、假包、假鞋和仿名牌服裝為主。
一位IT工程師告訴記者,這類小程序用模板幾個小時就可以完成上線,幾百塊錢就可以做一個。
小程序店主表示,從發朋友圈到開小程序,他們大都只做微商,不開淘寶店。其中一人說:開淘寶一天就被封了4個號因為算侵權,但微信上已經做了5年。
搜索“高仿”、“精仿” 小程序內現185家
近日,看法新聞記者發現,將“高仿”、“精仿”輸入小程序搜索,就會彈出一系列與高仿相關的商家店鋪,如“高X仿鞋”、“高N訪手表”、“原單奢侈品時尚匯”等,點擊開之后就是推廣“精仿”、“高仿”手表、包包等之類物品。
經過記者統計,在微信小程序中輸入“高仿”字樣,彈出104家帶“高仿”的店鋪;輸入“精仿”,則彈出81家帶“精仿”名稱的店鋪。
記者梳理發現,在帶“高仿”、“精仿”字樣的185家小程序店鋪中,售賣高仿手表的店鋪最多,有85家;售賣“高仿”包包的店鋪有60家,還有一些是高仿鞋店鋪、高仿品牌服裝店鋪。
還有不少店鋪,稱其高仿奢侈品包表鞋俱有。
小程序內不能直接下單但留有微信號
記者體驗發現,各類標榜著“高仿”、“精仿”名頭的小程序,大都沒有交易功能。有的可以加入購物車,但你若下單,頁面會彈出提示,要求你加某個微信號。
但在小程序的頁面上,會展示各類商品,并有各種文字介紹,比如“某歐美大牌,明星同款名包名表,請加微信XXXXXXXX”,“大牌男女服裝,首飾,皮帶,請加微信XXXXXXXX”等,在頁面下方也會有客服的微信號碼。
記者發現,此類小程序頁面普遍制作得精美華麗,各類“高仿”、“精仿”商品大多在華麗的歐式建筑等高端場所拍攝,品牌logo十分明顯,給人一種高端有質感的即視感。并且,在很多頁面上,店主堂而皇之地寫道:“歐美大牌,實物拍攝”。
頁面中的文案,也普遍引人注目。比如一款LV皮帶的文案是這樣寫的:“海外原單貨,精品鋼扣與正品零距離接觸,手工縫線完美工藝,高端客戶入”;一款勞力士迪通拿系列手表的文案是這樣寫的:“超薄殼正品尺寸市面上最高版本的超級刻錄”;Prada 0366細紋包的文案是這樣的:此款為最新款,帶有208代工碼,有肩帶高富帥必備……
開設小程序者有個人也有商家
記者點開一家小程序名為“原單奢侈品時尚匯”的店鋪,看到頁面展示有LOEWE、FENDI(芬迪)、LV、JF、Burberry巴寶莉等品牌,其店鋪頁面下端有可撥打電話和微信聊天咨詢功能。
記者注意到,該店鋪名片顯示其主體信息為成華區弘易商貿部,并附相關公眾號為“高端一比一包包名品”和客服微信號,介紹稱“店鋪經營各類品牌包包,名表,衣服等。”
記者點開另一家名為“高A仿奢侈品包表鞋女裝男裝首飾”的小程序,其名片介紹其主體信息為個人,簡介中稱“已通過企業認證,廣場高仿奢侈品一手貨源批發請加客服”。
記者又點開一個小程序“高X仿鞋”,其頭像為newbalance品牌頭像,主體信息為成華區汪卓健康信息咨詢服務部,服務類目為服裝、鞋、箱包。
記者撥通一家“原單奢侈品時尚匯”的小程序店鋪店主電話,發現其歸屬地顯示為廣州。
電話中,店主稱自己所賣貨物都是原單“超A”貨,質量很好,自己在微信朋友圈里也每日更新,有更多貨品可供挑選,并讓記者加其微信。
記者對其中的Prada 0366細紋包詢價。“2400元,不算貴,這是原單貨。原單超A貨是市場里做工最好的品質。”該店主稱。
記者隨即在天貓搜索發現,這款包的正品價均在1萬元以上。
記者問店主這是這么回事,店主表示,天貓的貨是專柜正品。這位店主還借著貶低代購表揚了自己:所謂代購那些,都是低品質賣高價格,我們的貨都是工廠最高品質的原單,除了正品外,原單最好。
看記者還對貨品質量有疑慮,該店主發了貨品的許多實拍細節圖,并保證貨品在出貨前倉庫都會做檢查,沒問題才會出貨,質量是可以保證的,并告訴記者貨品所配送的全套包裝都有。
記者發現有的店鋪賣的“高仿”、“精仿”貨品更為便宜。賣家店主稱,“差的和好的,一摸就不一樣。幾百塊的是差貨,皮質五金都差得離譜。以前我客戶也特意叫我去拿過,拿回去后再也不要差的了。”
店主還說:“我們和工廠合作,用的都是進口皮、進口五金,材質和正品差不多一模一樣,因此貨品皮質、五金、走線做的很好,不是那種粗糙的,基本可以媲美正品。我們就是要做長期合作的客戶,不是這一兩次。”
在另一家小程序店鋪名為“高X仿鞋”內,記者按照提示加了店主微信后,問展示的一雙Adidas 的鞋子多少錢,店主稱價格為260元。
而據市場價,這款鞋的正品價格均在1000元以上。
該店客服告訴記者,所售鞋子是1:1的精仿,并稱自己是福建的廠家,很多批發代理商都從他家拿貨。
店主:只在微信賣開淘寶一天被封4個號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這些店主大都只做微商,主要在微信朋友圈每天更新圖賣貨,沒有淘寶店。
“在微信上做了5年了,沒有淘寶店。之前開過淘寶店,一天就封了我們的4個號,然后就轉微信了。淘寶會查封,因為有人家品牌商標,算侵權啊,全部都會查封。”其中一位店主告訴記者。
另外,用同樣的方式,記者聯系了幾家高仿店鋪的店主,發現其交易模式大都是先付款,微信轉賬或者支付寶的方式先付款,隨后才會發貨給運單號。還有相關店主稱,支付后貨品如有質量問題只能換貨,不能退貨和退款。
已經上線的小程序已有58萬個
2017年1月9日,小程序正式上線。
據百度詞條介紹,微信小程序,簡稱小程序,縮寫XCX,英文名Mini Program,是一種不需要下載安裝即可使用的應用,它實現了應用“觸手可及”的夢想,用戶掃一掃或搜一下即可打開應用。
全面開放申請后,主體類型為企業、政府、媒體、其他組織或個人的開發者,均可申請注冊小程序。小程序、訂閱號、服務號、企業號是并行的體系。
據悉,在2018微信公開課上,微信開放平臺基礎部副總經理胡仁杰稱,小程序2017年1月9日開放,目前擁有1.7億用戶,已經上線的小程序數量有58萬個,小程序第三方平臺數已經超過2300家。
據媒體報道,目前,在地域分布上,小程序不僅為一線城市接受。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的覆蓋數達到50%。小程序后臺開發工具的使用人數(開發者:企業+個人)目前已經超過100萬。
一位業內人士稱,微信小程序是微信“發現”功能下的一個子功能選項,其實是一個簡化版的APP,通過該項功能企業和個人可以迅速了解商家的信息,它他是騰訊近年來主推的一個產品,可以替代一些復雜的APP,直接讓這些功能在小程序上實現。
目前95%的電商接入小程序,不少電商從業者更是把小程序看做是阿里、京東體系之外的又一次創業機會。
賣假貨的小程序幾百到幾千就能做一個
一位IT工程師在接受看法新聞記者采訪時稱,“從技術層面,小程序可以理解為手機端的小網頁程序,用h5生成。用戶不必安裝APP,在微信里就可以快速訪問需要的應用。”
該名IT工程師告訴記者,這類銷售“高仿”、“精仿”商品的小程序,其實只是做了一個靜態的頁面,沒有太多的數據,空間也不需要很多,服務器不需要很大的配置,只是最簡單的功能,網上也有相關模板,幾個小時就可以制作完成上線,幾百塊錢就可以做一個,復雜一點的、功能更多的也只需要三四千元。
記者向騰訊舉報發現沒有小程序選項
記者撥通12315消費者投訴熱線,其客服人員要求出示所投訴小程序商鋪的名稱、地址才可以進行投訴登記。還表示工商部門不針對個人進行投訴登記,只針對商家、企業,如果所購商品是通過個人購買的,那不在監管范圍內,需通過司法途徑解決。
記者隨后又撥通騰訊客服熱線,舉報了記者調查發現的問題,但語音提示由于撥打用戶較多,將在微信客服公眾號對話。
在客服語音提示下,記者進行了相關操作,隨即收到公眾號為微信客服發送的信息稱:尊敬的用戶您好,關于您的舉報問題,請您點擊左下方第一個按鈕->進入【服務大廳】->點擊【騰訊舉報受理中心】根據提示進行操作。
記者這時發現,舉報對象只能輸入微信號、QQ號和公眾號,沒有小程序選項,記者只得對售假者的微信號作出舉報。
舉報頁面下方有提示:提交則表示同意《騰訊舉報受理中心協議》。《騰訊舉報受理中心協議》顯示,騰訊和第三方對可能出現的糾紛在法律規定和約定的范圍內各自承擔責任,騰訊不保證通過第三方提供服務及內容的安全性、準確性、有效性及其他不確定的風險,由此引發的任何爭議及損害,與騰訊無關,騰訊不承擔任何責任。
打假人王海向網信辦舉報微信放任小程序售假
記者從著名打假人王海處了解到,他目前已向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舉報微信平臺放任售假小程序運行,請求依法查處微信平臺的違法違規行為,整頓相關業務和搜索功能,對涉嫌刑事犯罪的行為及時移交公安機關處理。
王海認為,根據《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第15條規定: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不得制作、復制、發布、傳播含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內容。
律師觀點:“高仿”的本質是抄襲構成侵權
北京中倫文德律師事務所知識產品法律研究中心劉玥律師在接受看法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高仿”的本質基本就是抄襲和模仿,而且越高仿,抄的就越接近原產品,因此通常會構成侵權。高仿他人產品,情節輕微的,要承擔民事責任,如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
劉律師稱,高仿產品通常都是模仿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產品外觀和功能,在進行外觀模仿時,通常會復制被模仿產品的商標,而通常這個商標都是已經注冊的,因此,“高仿產品”通常都會侵犯被模仿產品的商標,侵犯其注冊商標權。
另外,高仿產品通過模仿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產品,甚至追求達到以假亂真,以達到最終吸引消費者的目的,如果他人產品外觀設計已被授予外觀設計專利權,則高仿產品可能構成外觀設計專利侵權。
“高仿產品還可能侵犯他人的著作權。例如,有些美術作品是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和功能性的,因此,對這樣的藝術作品進行高仿,毫無疑問會涉及到侵權,因為具有實用性或功能性的藝術作品在我國是獲得著作權保護的。”劉律師說。
相關法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3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500元的,為500元。
根據經營者違法情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還可對其進行行政處罰,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并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等。
根據刑法規定,銷售假冒注冊商品的商品,銷售數額在5萬元以上的,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數額在25萬元以上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來源:法制晚報)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