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睿玩七年電競“惜敗”,嗶哩嗶哩站在減員關口快訊
“我們會繼續努力,明年再戰!BLG”。在BLG惜敗T1之后,嗶哩嗶哩CEO陳睿表達了“再戰”的決心。
文/瑞財經 許淑敏
“我們會繼續努力,明年再戰!BLG”。在BLG惜敗T1之后,嗶哩嗶哩CEO陳睿表達了“再戰”的決心。
盡管BLG戰隊遺憾未能重鑄“全華班”榮耀,但能夠闖進S14總決賽,亦是BLG戰隊實力最好的證明。
賽后,BLG電子競技俱樂部微博發文稱:今日雖有遺憾,但心中的信念從未動搖。該微博直接收獲了幾萬點贊。
在押注電競業務七年以后,嗶哩嗶哩憑借BLG戰隊再度收獲了一波熱度。
對于B站而言,經歷了上市以后“去游戲化”的業務結構調整后,游戲業務板塊營收占比日漸下滑。近年來逐漸重拾游戲業務,卻面臨著外部環境變化、內部調整不斷等各種壓力,始終未見太大起色。
眼下,不管是電競業務還是游戲業務,B站都需要繼續推動發展。而陳睿,正是推動嗶哩嗶哩電競、游戲等業務發展的關鍵人物。
01
電競布局
在英雄聯盟S14(2024全球總決賽)開始之前,B站上面發布了一段應援視頻。
何同學、影視颶風、徐桑等多位知名up主,以各自獨特的風格為BLG應援助威,他們“希望主隊BLG能正面擊潰T1戰隊”、“希望全華班能夠在賽場上取得最佳的戰績”。
關注英雄聯盟賽事的所有人,都在希望BLG戰隊能夠重鑄全華班榮光。
“看了這么多年S賽,今年應該是最激動的一次”,不少人這樣感慨。這是時隔11年,國內再次“全華班”戰隊進入世界賽決賽,盡管此前也有三支中國賽區的戰隊拿到世界賽冠軍,但基本都有外援。
因此,大家對BLG戰隊抱有較高的期待值。
但最終BLG戰隊以2 - 3的比分惜敗T1戰隊,T1戰隊的Faker成為英雄聯盟世界賽首位五冠選手。
BLG戰隊仍然需要繼續磨練,陳睿也表達了“再戰”的決心:“我們會繼續努力,明年再戰!BLG”。
作為嗶哩嗶哩旗下的電競戰隊,BLG戰隊自2017年12月成立以來,便被寄予厚望。
彼時,B站宣布成立電競俱樂部BLG,而BLG所屬英雄聯盟戰隊將在原LPL戰隊IMay的基礎上組建,代表嗶哩嗶哩征戰S8賽季。
此后幾年,BLG戰隊以種子選手的姿態,迅速積攢人氣、熱度,拿到了2018年LPL春季賽六強、2019年LPL夏季賽四強、2022年德瑪西亞杯冠軍等多個榮譽。
對于B站而言,透過BLG戰隊全面進軍電競行業,分得一杯羹。運營戰隊的同時,B站還拿下了一些賽事直播權和點播權。
2018年2月,上海嗶哩嗶哩電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同年10月,B站內部人事郵件顯示,B站正式成立嗶哩嗶哩電競公司,陳睿被任命為公司董事長,戰旗TV前CEO陳悠悠則被任命為公司總裁。
除了BLG戰隊,B站還成立了守望先鋒戰隊Hangzhou Spark杭州閃電隊。
此后幾年,嗶哩嗶哩電競發展的主要業務包括俱樂部、賽事運營及制播、藝人經紀和主場運營等,比如2020年8月,嗶哩嗶哩官宣正式獲得獲英雄聯盟賽事三年獨家直播版權。
電競項目需要長期運營且投入資金不少,雖然能夠帶來一定的熱度,但始終面臨著盈利、變現的問題。
天眼查顯示,嗶哩嗶哩電競共有3段融資歷程,時間分別是2018年、2020年、2021年。其中最新的是2021年的戰略融資,投資資方包括浙江創想文化基金領投,天府文投和博瑞傳播,投資額1.8億元。當時,嗶哩嗶哩電競估值約8.3億元。
根據披露,上海嗶哩嗶哩電競信息科技注冊資本為223.9525萬元,法定代表人為陳睿,股東共有12位,其中上海嗶哩嗶哩動畫有限公司、陳睿、陳悠悠分別持股29.4705%、25.0412%、8.9662%。另外,嗶哩嗶哩創始人徐逸持股3.4353%。
上海嗶哩嗶哩電競信息科技對外投資了杭州干杯電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干杯電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這兩家公司。
按理說,圍繞著電競業務,B站能夠從整體上帶動平臺上游戲、直播等業務變現。
不過,在嗶哩嗶哩2024年中期報告上,并未找到電競相關業務具體收入的信息披露。嗶哩嗶哩電競收入如何,依然還是未知數。
02
調整變動
前不久,嗶哩嗶哩電競總裁陳悠悠在對外采訪當中透露自己離職這件事:“在2023年的時候也面臨著一個重大的改變,我在上半年提了離職,因此后邊一直是在做交接的過程?!?/p>
去年,嗶哩嗶哩旗下的杭州閃電隊已經解散。
嗶哩嗶哩電競業務的發展,也經歷過不少曲折,曾幾次傳出裁員的消息。
2021年底,社交媒體就曾傳出B站電競部門大裁員的消息,主要涉及賽事運營和直轉播內容制作等方面的人員。
再到2022年初,網傳B站裁員10%-15%,幾乎涉及所有事業部,其中也包括電競部門。而裁員原因,主要歸結為游戲業務盈利未能達到預期。
2021年,B站員工人數達到1.2萬人,但2023年底只剩下8801人。今年上半年仍持續減員,截至2024年6月30日,B站員工人數8137人。
三年半時間,B站減員接近4000人。
游戲業務,其實是B站這幾年調整的關鍵所在。
原本依靠著游戲代理業務成功登錄資本市場的B站,如今游戲業務高光不再。
回顧2014年,B站開啟游戲聯運和代理發行業務,陳睿加入以后,拿下了《Fate/Grand Order》的國內獨家代理權,大大增加了B站的營收規模,確立了B站在游戲市場的地位,最終推動B站于2018年成功上市。
彼時,B站還被稱為“披著二次元外衣的游戲公司?!?/p>
只是上市之后,B站轉了舵,漸漸降低游戲業務的比重。2019年-2021年,B站游戲收入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53%、40%、26%。
但B站隨之又意識到游戲業務的重要性。2022年底,陳睿親自聽取游戲業務的匯報,“進一步加強游戲業務,落實‘自研精品、全球發行’的游戲業務戰略 "。
緊接著,B站游戲板塊發生變動的消息不少。陳睿去年表示,“游戲業務已經砍掉了一些不符合市場要求、不能掙錢的項目,未來會把資源集中在更有市場競爭力的項目上?!?/p>
他說,B站在游戲賽道有天然優勢,需要把優勢轉化為現實。
但目前還未見到成效。接管游戲業務一年多以后,陳睿并沒有扭轉游戲業務營收占比下降的趨勢。
2023年,B站游戲業務收入40億元,同比減少20%,直接拖累了全年營收水平。財報稱,“2023年全年游戲營收減少主要由于新游推出數目減少及若干游戲的營收減少所致?!?/p>
截至2023年及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B站移動游收入分別占總凈營業額的19%及17%,依舊呈現下滑狀態。
截至2023年及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概無單一移動游戲為B站總凈營業額貢獻超過10%。
今年以來,陳睿轉而開始押注SLG(策略類游戲)品類。在嗶哩嗶哩2024年半年度報告上,近期推出的新游戲(包括我們的首款策略游戲《三國:謀定天下》的出色表現帶動下,移動游戲收入在第二季度恢復同比增長,該游戲吸引了數以百萬計的玩家,展示ACG游戲品類以外的運營能力。
但在網易、騰訊、靈犀登游戲公司的擠壓之下,B站想要推出爆款游戲的難度系數逐漸加大。
盡管游戲市場格局已經改變,但B站依舊要鞏固游戲市場的份額,以此扭轉盈利連年虧損的窘狀。
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3年,嗶哩嗶哩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72億、-6.16億、-12.89億、-30.12億、-67.89億、-74.97億和-48.22億元。今年上半年,嗶哩嗶哩歸母凈利潤為-13.57億元。
七年半時間,嗶哩嗶哩虧損已經超過245億元。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