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譜AI “著急”大模型商業化快訊
雖然八字剛有一撇,但智譜AI概念股的光環,已經讓豆神教育連續兩日漲停。
雖然八字剛有一撇,但智譜AI概念股的光環,已經讓豆神教育連續兩日漲停。
10月25日,豆神教育發布公告稱,公司將與北京智譜華章科技有限公司和海南何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成立合資公司專注于AI教育產品的技術研發及銷售。
合資公司認繳注冊資本5億元,其中豆神教育出資比例70%,智譜華章出資比例25%,何尊網絡科技出資比例5%,三方都以現金方式出資。
在公告中,豆神教育也簡要概述了交易目的,以及對公司的影響。“近年,公司在人工智能(AI)領域堅定投入,為持續構建公司AI教育產品的競爭壁壘、專注于AI教育產品的技術研發及銷售,公司與智譜華章、海南何尊確立戰略合作關系,充分發揮各自的資源和技術優勢,實現優勢互補與資源共享。”
雖然合資公司還沒成立,但智譜AI概念股的刺激之下,創業板上市的豆神教育已經在10 月28日、29日的兩個交易日中漲停。不過,這不是本文分析的重點,我們想把目光瞄準智譜華章。
這筆交易對于智譜華章有什么意義呢?
從合作框架協議來看,三方合作擬成立的公司,會專注于AI教育產品的產品和銷售,其中智譜華章會提供大模型等AI技術。
在擬成立的合資公司的出資過程中,智譜華章的出資方式是現金。這意味著,未來合資公司應該會向智譜華章采購大模型等AI技術。
相應地,合資公司的采購會體現為智譜華章的營收。
豆神教育發布的公告,還提到了回購約定。這意味著,未來智譜華章是有權利要求豆神教育進行合資公司的股權回購。如果按照最低回購標準——年利潤2000萬元,PE是 25 倍的收購標準,回購底價就是5億元。
這樣的回購約定意味著,雖然時間周期上可能有波動,但是智譜華章的這筆投資有了兜底。如果合資公司利潤不錯,公司還有可能從股權回購中賺取一定的投資收益。
當然從概率上說,合資公司可能會虧損,永遠不會觸發回購條件。但是理性分析下來,這樣的概率應該較小,否則智譜華章管理團隊很難對董事會和股東有交代。
所以,綜合看下來,這是一筆對智譜華章好處概率更高的投資,近期快速提升了營收,遠期還可能有可觀的投資獲益。
在大模型商業化競爭激烈的今天,這種合作模式有利于智譜華章綁定合作伙伴,加速大模型技術的商業化。
但考慮到目前智譜華章的現金流還主要來自于融資,并且投資重心還是購買算力資源,加大研發投入,這種投資合作的模式廣泛復制可能性并不高。
“著急”商業化
實際上,這種模式之下,智譜華章難掩對于商業化的“著急”之心。
過去幾個月,國內大模型招投標市場增長迅猛,而智譜華章也是參與競爭的重要廠商之一。
智能超參數發布的《中國大模型中標項目監測報告》顯示,2024年1-9月份,智譜華章中標的大模型項目達到22個,中標項目披露的中標金額為2472.3萬元。22個中標項目主要分布在通信、金融、能源、教科等行業,以央國企客戶為主。
從大模型中標項目數量來看,智譜華章可以跟科大訊飛、百度一樣,位列第一梯隊。但是獲得這些項目的過程中,智譜華章付出的“代價”也不小。
一位曾跟智譜華章參與過競標的大模型廠商的高管向智能超參數表示,智譜華章在一些大模型招投標項目中“卷的沒譜”。
這位高管不愿指出具體項目。但是在智能超參數過往統計到的大模型中標項目中,智譜華章確實有項目報價相對較低,甚至有些項目的報價讓競爭對手都感到“不可思議”。
以智譜華章中標的河南移動2024年大模型應用能力研發項目為例。采購公告指出,該項目工作量需要 2935.51 人天,智譜華章中標的投標報價為1969727.21元(不含稅)。如果加上 6% 的稅率,這樣算下來,每人天的價格為 711.26 元,每人月(按 22 個人天計算)的價格約為15650元。
實際上,這個每人月的價格可能都不足以覆蓋一位大模型程序員的月工資,更不要說交付項目還要涉及差旅等其他費用了,明顯會虧本。
此外,在中廣核新能源海上風電機組輔助診斷AI大模型研究采購項目中,智譜華章中標,但是報價也最低的,其報價比同期參與競標的其他廠商要低200萬元以上。理性分析,一個公開競標的規模800萬元左右的項目,利潤達到200萬元的概率近乎為零。
當然,很難評估智譜華章能否在類似的項目中做到不虧本,但是這樣“卷價格”的行為,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其需要急切推進商業化,用快速增長的營收證明自己。
或為下一輪融資鋪路
過去半年,資本對于國內大模型廠商的態度逐漸冷靜下來。如果大模型廠商想要拿到新一輪融資,最重要的就是要證明自己商業化的能力。
作為“六小虎”領頭的智譜華章,被稱為國內最具“OpenAI氣質”的AI 獨角獸公司。但是這樣的行業認識,也隱約地給智譜華章提出了更高要求,技術和商業化都要展現出帶頭大哥的風范。
在技術上,智譜華章確實進展不錯,過去幾個月接連發布了AI生成視頻模型清影(Ying)、情感語音模型GLM-4-Voice 、以及AI助理工具AutoGLM 等。
在商業化上,智譜華章也探索出了幾條路徑,比如面向開發者群體售賣API和大眾消費者訂閱費、銷售大模型一體機,以及推進面向B 端市場的大模型私有化部署項目等。
這幾條路徑中,API售賣已經被國內幾家主要大模型廠商卷到了“地板價”,甚至虧著賣,大眾消費者訂閱費的習慣還沒有養成;在軟硬件廠商的參與下,大模型一體機也有幾十款,殺價厲害。
這些路徑能夠穩步提升大模型廠商們的營收,但是起量相對緩慢。
因此,很多通用大模型廠商也開始把重心放在B端、G端,尤其央國企客戶為主的招投標市場。目前,這個市場上,科大訊飛、百度、智譜 AI、阿里云、騰訊云、火山引擎等廠商是主力玩家。
在B端市場上,智譜華章下得力氣不小。去年3月,智譜華章就招攬高管,逐漸組建了一支上百人的覆蓋售前、售后、解決方案的商業化團隊。
今年7月份召開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智譜AI CEO張鵬透露,目前公司收入主要來自于B端,涵蓋金融、教育、互聯網、零售、汽車、能源、傳統制造等數十個方向,目前客戶超過1000家。
雖然B端市場對于提升大模型廠商的營收規模效果最快,但是競爭也比去年激烈很多。在各家廠商的大模型技術差異化不明顯的情況下,價格已經成為了重要的差異化元素。
現在,擺在致力于打造通用大模型的廠商面前的局面是,如果沿著 OpenAI 的路線推出類似 O1 這樣的推理模型,則需要有更多的算力、人才等資源進行訓練和研發。
但現實是,幾乎全部初創大模型廠商自身造血能力都還不行,接下來想要參與這樣的通用大模型競爭,大概率需要有新的資金注入。但是,想要吸引新一輪的融資,智譜AI們拿出亮眼的營收增長數字,可能才更有說服力。
在集體面臨抉擇的關鍵時期,大模型廠商確實要好好掂量一下“接下來的仗”要怎么打了。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